新中国成立后,重庆修建了一座革命烈士陵园,其中有一个人的身份很特殊,就是周总理的父亲周贻能。
周总理听说后,立刻让人给重庆方面发电报,说我的父亲不是革命烈士,不能安葬在革命烈士陵园,应该迁出来。
重庆方面回复说,周贻能同志在抗战时期为党做过很多工作,而且是在抗战时期去世的,理应安葬在革命烈士陵园。
但是,周总理没有同意,还特地派了一个人去了一趟重庆,亲自传达周总理的指示,一定要把周贻能的遗体迁出来。
那么,周贻能到底应不应该算革命烈士呢?
周贻能的前半生是颠沛流离的,为了养活一家人,四处打工,到过湖北、黑龙江、辽宁、北京等地,但都因性格老实,在事业上吃不开,生活一直很艰难。
而周恩来,因为一直忙于革命,没时间照顾父亲,直到1938年,周恩来在武汉主持工作期间,才把父亲接到了武汉,父子团聚。
后来,武汉沦陷,周贻能又跟着儿子去了重庆,在这里度过了一段安稳的晚年生活。
当时,周贻能已经60多岁了,但是仍然闲不下来,经常帮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当然,大家也都知道他是周恩来的父亲,而且年纪也大了,都没有给他安排什么重要的工作,只是让他看守仓库,打扫一下卫生。
1942年7月10日,周贻能因病去世,享年68岁。
从这个情况来看,重庆方面把周贻能的遗体安葬在革命烈士陵园,也是合情合理的,毕竟周贻能确实为抗战事业做过一些事,不管贡献大小,都可以算革命烈士。
但是,周总理却坚决不同意。
如果是其他烈士,周总理不会说什么,但就因为周贻能是自己的父亲,他才不允许这么做,因为这涉及到党的形象的问题。
因此,在周总理的要求下,周贻能的遗体从革命烈士陵园迁了出来,安葬在了一座普通的小山上,而且按照周总理的要求,没有树立墓碑,跟普通人的坟墓没什么两样。
再后来,国家提倡火化,号召“死人要给活人让路”,周总理又响应号召,让人去把父亲的遗体火化,装在坛子里埋掉了。
这就是周总理的高风亮节,不光对自己严格要求,对自己的父亲也是同样如此,不允许任何亲人搞特殊。
其实,周总理与父亲的感情是非常深的,尤其是周总理因长期忙于革命事业,对父亲的照顾不够,因此心里对父亲也是有愧疚的。
当年周贻能去世时,周恩来正在住院,刚刚做了一次手术,组织上担心他的身体情况,就决定先不告诉他这个消息,等他出院后再说。
结果,周恩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了这个消息,罕见地发了火,批评邓颖超说:“别人不了解我,你还不了解我?你为什么也要瞒我!”
周恩来不顾医生和大家的劝阻,立即办理了出院手续,火速赶回家里,扑在父亲身上,哭着喊道:“父亲,孩儿不孝啊!孩儿不孝啊!”
在那几天,周恩来不顾自己刚做完手术的身体,一直为父亲守灵,大家劝他多休息,他哭着说:“我是个不孝子,父亲的最后一面也未能见到,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为他守灵。”
据周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周总理在建国后经常会随身带着一个皮夹子,里面有一张父亲的照片,足见他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但即便如此,周总理也不允许父亲搞特殊,即使他符合烈士的条件,也不能安葬在革命烈士陵园,体现了周总理严于律己的高风亮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