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庆的唢呐声中,一顶披红挂彩的花轿来到女孩家门口。然而,将要做新娘的女孩却逃婚了。
逃婚的女孩叫毛彦文。
毛彦文的“男神”是她表哥朱君毅。可她苦等6年后,表哥却娶了别人。毛彦文伤心之余,转身嫁给了民国总理熊希龄。然而,3年婚姻过后,她又成了形单影只的一个人。
01
毛彦文出生于浙江一个富商家庭。在当地,毛家是有名的大户人家,毛彦文是家里的长女,从小养在外婆家。
毛彦文是由姥姥一手带大的。
在姥姥家,毛彦文和表哥朱君毅一起长大。朱君毅很照顾这个小表妹,他比毛彦文大4岁,性情温和。
青梅竹马的表兄妹长大了,毛彦文的眼里只有表哥朱君毅。
可当时女孩的婚姻由父母做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每个女孩的宿命。毛彦文的父亲,给她订好了一门亲事,男方姓方,方家也是当地的富户,可谓是门当户对的好姻缘。
父亲眼里的好姻缘,毛彦文并不认可。她不嫁,说什么也不嫁,花轿到门口了也不嫁。母亲怕出事,也心疼女儿,只得找借口让方家的花轿先回去了。
当年,退婚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双方都没面子。
毛彦文的父亲出面,好说歹说,许了对方很多好处,才退了这门亲事。之后,朱君毅请出自己的老爸来毛家提亲,毛彦文的父母同意了。
毛彦文心满意足地,等着嫁给表哥朱君毅。
朱君毅清华毕业后赴美留学。二人鸿雁传书,毛彦文一个月给表哥写2封信,朱君毅也按时回信。几年后,他的回信慢慢变少了。
6年后,朱君毅学成回国,在东南大学教书。毛彦文为了能经常看到他,就转学到了南京金陵女子学院。
可朱君毅却提出退婚,理由是双方没有感情。事实却是,他移情别恋了。
毛彦文伤心不已,却毫无办法,同学朱曦、熊芷都来安慰她。
1929年,毛彦文为了疗愈情伤,决定去美国留学。毛彦文是个颇有才华的女子,得到了密歇根大学的全额奖学金。
密歇根大学位于风景优美的安娜堡,历史悠久,是一所久负盛名的公立常春藤学校。
这所大学、这个地方,能治愈毛彦文的情伤吗?
02
在密歇根大学,毛彦文攻读教育学。她的英文名字叫海伦。
这里风景优美,是美国的宜居之地。毛彦文久久地徘徊在校园里,回想起她的童年、少年,每个瞬间,都有表哥朱君毅的身影。
“表哥已经娶了别人,娶了他心仪的女子”,她不止一次这样告诉自己。这是个自尊自爱的女子,她想办法让自己平静下来,接受现实。
在遥远的异国他乡,毛彦文治愈着自己。
1932年,毛彦文学成归国,就职于复旦大学。她和好朋友朱曦、熊芷又聚到了一起,三个姐妹相谈甚欢,花常来常往。
当时,熊芷的母亲已经去世,她要经常陪伴孤单的父亲。朱曦提议,把毛彦文介绍给熊芷的父亲认识。
熊芷的父亲是熊希龄。
当时,毛彦文心如止水,她不想再碰触感情。
朱曦是熊希龄的内侄女,她一心想促成毛彦文和熊希龄的婚事。熊希龄得知毛彦文的情况之后,对她很满意。他知道,这是个新式女子。当年毛彦文退婚闹得沸沸扬扬。
朱曦、熊芷两个女孩一心想当月佬。
一个彩霞满天的黄昏,熊芷特意来找毛彦文。她神色庄重地说:“加入我们家吧!全家都欢迎你。”
毛彦文有感于老同学的诚意,答应考虑一下。
她只想过安稳地生活,本想一个人度过此生。两个好朋友的热心张罗,德高望重的熊希龄一片赤诚,让毛彦文的内心泛起了涟漪。
熊希龄也是个热心教育的人,他一手办起了香山慈幼院。这里收留的都是无家可归的孩子,给孩子们稳定的生活、良好的教育。
在慈幼院里,毛彦文和熊希龄找到了共同的话题。
他们谈教育、谈学生,也谈中国的未来。熊希龄的宽广、厚重,让他有别于毛彦文之前熟悉的任何人。
毛彦文的清秀、率真,让熊希龄眼前一亮。
二人本来相距甚远,不会有任何交集。兜兜转转半生,在时空变换中,他们有了交流、有了相处的可能。
03
毛彦文决定嫁给熊希龄。
1935年2月9日,上海教堂里,正在举办他们的婚礼。婚礼庄严而隆重,如云的宾客都是见证者,花篮摆满了半条街。
熊希龄是那个时代的英雄。
他是湖南人,曾入选翰林院、在湖南推行新政,是个勇于创新的改革派。1912年,担任国务总理。后致力于教育、慈善事业。
熊希龄和毛彦文很合拍。
他要的是伴侣、事业接班人。毛彦文流离半生,要的是生活安稳和足够的安全感。二人正好互补。
他们婚后的生活很幸福。
熊希龄带着夫人去看山川湖海,橘子洲头的壮阔、古木参天的岳麓山让二人流连忘返。在湘西凤凰,他讲小镇由来已久的传说。
湘西凤凰是他的故乡。
这个历史悠久、古韵丰厚的小镇,承载着他儿时的欢笑、少年的豪情。回忆曾经的时光,他不胜感慨。
就这样,二人过了2年多岁月静好的生活。熊希龄的家国情怀感染着毛彦文。
那是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卢沟桥事件之后,日军企图成立第二个伪满洲国。事败之后,他们的长江舰队逃离了长江口。
1937年8月的一天,有两个名叫大山、斋藤的日本人企图开车进入虹桥机场,遇到机场工作人员阻拦。但二人的态度非常嚣张,他们大喊着,非要往里冲。
机场的工作人员弄不懂他们要干什么,双方语言不通,只能竭力劝阻他们往回走,用手势比画、指着他们身后的方向。
但这俩人丝毫不听工作人员的话。他们嘴里“叽里咕噜”说着,还大声叫着,引起了现场的混乱。候机的群众都人心惶惶的。
双方就这样“鸡同鸭讲”地僵持着。二人态度粗野,蛮横地往里冲,机场工作人员极力阻拦。持久的喧哗声引来了周边的驻军。
最后,这俩人被灭了。
事发第二天,中日双方开始交涉。但没谈拢。
在当时的局势下,这件事就像一把燎原的火,点燃了整个中华大地。
04
熊希龄带着夫人到了香港,他想安顿好毛彦文再返回内地。
但在忧国忧民、舟车劳顿之下,他的身体撑不住,病倒了。毛彦文心焦得不得了,赶忙请医调治,怎奈一直不见好转。
他知道自己时日不多。
病榻上,他交代夫人,要她尽力把慈幼院办下去,给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们一个好的未来。毛彦文含泪答应了。
1937年12月,心系祖国、心怀大爱的熊希龄先生与世长辞。
毛彦文伤心得无法用语言表达。
她回想着二人相处时的点点滴滴,近三年的时间里,她感受着先生的人格魅力,折服于他的宽广、厚重。先生是她一生仰视的人。
她觉得,和先生相处的三年时间,值得用一生来回味。
毛彦文继续着,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她用心管理慈幼院30多年,培养了一大批各行各业的人才,把这件功德无量的事,做到了极致。
她把这些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来抚养、培育,让他们成才。
1963年,毛彦文的表哥朱君毅离世了。
6个月后,毛彦文得知了这个消息。她沉默良久,想起了童年、少年时的点点滴滴。那时,二人一起上学、一起玩耍,表哥护着她,她依赖着表哥。灰色的时日里,表哥是一束光,照亮了往昔的岁月。
儿时的情分是难忘的。
思忖良久,她提笔写下了一篇长文:悼君毅。
文中,她回忆了那些闪亮的日子。表哥的身影是清晰的,回望来时路,那些琐碎的温暖和感动让她觉得内心是安宁的、富足的。
毛彦文觉得,自己是个有福气的人。
1987年,90高龄的毛彦文,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写了《往事》。
此书中,她追忆了自己的父母,少年的玩伴。记述了赴美留学中的好友,以及“朱曦充红娘”“熊芷代父求婚”。
其中写道,她和熊希龄先生行至海滨,二人在“水声潺潺,月如明镜”的夜晚依偎私语。此情此景,足见二人伉俪情深。
05
毛彦文是个奇女子。
她少年悔婚,在那个年代是大新闻。年纪稍长,又被表哥退婚,让她久久不能释怀。近中年时,嫁给国务总理熊希龄,过了几年岁月静好的日子。
后来,她做慈善、写书,用一生的时间成就了传奇《往事》。
作者:赵华
参考资料:《往事》毛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