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四野南下途中,一对兄妹站在路口,声音嘶哑地问道:“俺爹叫马尚德,他当年也是红军,你们认识他吗,他还活着吗?”
1928年春天,河南确山一户贫苦农民家中,时年23岁的共产党员马尚德将被组织派往东北地区工作,他辞别老母妻子,抱着一对儿女亲了又亲,依依不舍地做着告别。
马尚德的一对儿女,马从云、马锦云兄妹此时还不满月,对“父亲”没有概念,这番告别场景,是多年后母亲跟他们讲的。
1929年,马尚德母亲去世,临终前,老太太还在喃喃说道:“尚德,我的儿,你在哪儿啊!”
奶奶去世后,从云、锦云兄妹靠母亲郭氏一人拉扯大。那个年代社会动荡,外有日寇入侵,内有苛捐杂税,郭氏身体不好,吃尽苦头,才将两个孩子拉扯成人。
1945年,郭氏病重,与奶奶一样,母亲临终也没等到父亲,她把兄妹二人叫到床前,颤抖地从枕头下拿出一张马尚德读中学时的照片,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找到父亲。
日本投降后,父亲没回来;解放战争打响后,父亲依然没回来。眼看全国就要解放,兄妹二人心中隐约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1949年3月11日,四野南下,丛云、锦云兄妹二人听说部队经过河南确山,便跑到部队必经之地,拿着父亲照片,逢人就问:“请问您认识马尚德嘛!”
路过的战士们接过照片摇了摇头,兄妹二人又补充道:“你们真不认识嘛!他也是兵,早早就加入了共产党!我们就想知道他还活着吗?”
“党的队伍那么大,上哪里找一位战士呢?再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们都换了好几茬人了!”听到有的战士这样说,兄妹二人彻底寒了心,在路边无助地哭起来。
这时一辆军车在兄妹二人身边停下,车上下来一位首长,关切地询问兄妹二人遭遇什么变故。
听到兄妹二人是来找父亲,首长拿着马尚德照片思索良久,对两人摇了摇头说道:“看来要让你们失望了,我对这个战士没有任何印象,不过我可以给你们打听打听!”
当时条件下,在茫茫部队中找一位二十年前入伍的普通战士无异于大海捞针。但如果从云、锦云兄妹知道马尚德的化名,那就好找多了——因为他们父亲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
1929年,马尚德被刘少奇看中,被派往抚顺任特别支部书记,期间他随母姓化名为张贯一,到抚顺矿场工作,并逐步取得矿工们信任,成功领导罢工运动。
1932年,组织派杨奠坤到吉林领导武装力量进行抗日斗争。在一次战斗中,杨奠坤受伤,被送回哈尔滨治疗,时任满洲省委代理书记的马德尚前来接替杨奠坤工作。
杨奠坤之前在吉林武装队伍中威信极高,别人都叫他“杨政委”,为便于开展工作,马尚德决定也改为“杨”姓。
由于“奠坤”两个字在当地发音很像“靖宇”,巧合的是“靖宇”在朝鲜语中更有“驱除外敌”的意思。
考虑一番后,马尚德正式改名杨靖宇,负责东北抗联组建工作,带领东北军民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间。
1940年2月,杨靖宇在一次战斗中遭叛徒出卖,被日军包围。面对日军诱降条件,杨靖宇不为所动,孤身一人继续与日军周旋,最终在断粮第五天时,身中数弹,英勇牺牲。
残忍的日军割下杨靖宇的首级,随后又对他进行遗体解剖——日军想搞明白,在天寒地冻的东北地区,杨靖宇是怎么在断粮缺水状态下坚持这么久的?
解剖胃部时,日军发现杨靖宇的胃已经缩成一团,再仔细一看,杨靖宇胃部竟还有未消化的棉絮和草根!尸检结果汇报到日军队长处,这个杀人不见血的刽子手也对杨靖宇敬佩不已……
直到1950年,就在马从云、马锦云兄妹认为再也找不到父亲时,黑龙江省委领导敲响兄妹二人的家门。
原来,新中国成立后,黑龙江省委决定修建烈士纪念馆,他们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杨靖宇烈士的头颅,打算将其陈列在突出位置,可在介绍这位烈士生平时,省委却无从下手。
在杨靖宇泛黄破旧的履历上,只简简单单写了他的原名叫马尚德,生年、籍贯、婚否都已无从可考。
黑龙江省委请求军队方面查找相关线索,之前那位见过杨靖宇一对儿女的四野首长激动地直拍大腿,赶紧将照片和线索寄到黑龙江省委……
1953年,从云、锦云兄妹来到东北烈士纪念馆,他们终于见到父亲的头颅,兄妹二人抱着罐子失声痛哭,纪念馆的工作人员看到这一幕也无比动容,纷纷落泪。
1958年2月,当地政府为杨靖宇烈士举行隆重地安葬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敬献花圈。
杨靖宇虽然牺牲了,但东北抗联的大旗却没有倒下,在白山黑水之间,活跃着一群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坚决与日寇斗争到底。
杨靖宇以身殉国,他不惧艰难、迎难而上、勇于牺牲的精神至今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人民英雄杨靖宇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