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栏山一中语文贯通培养|一节课,一种责任,埋下一颗种子

魅力学校 2024-06-13 08:29:32

2024年6月3日牛栏山一中开展了送课进首师大顺义附小暨“小初高贯通培养”主题研修活动。这是继送课到东风小学之后,语文贯通培养的系列实践活动。参与此次活动的有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高中语文教研员杨曦老师,小学语文教研员闫兴河老师;首师大顺义附小教育集团任志梅校长、首师大顺义附小向阳分校李朝霞校长、张杰副校长、赵倩主任。牛栏山一中张华礼校长、初吉祥主任、梁宇老师、赵彩玲老师、张震老师、杨剑锋老师。活动由首师大顺义附小张杰副校长主持。

正如初吉祥主任强调,贯通培养的系列实践活动目的有三。第一,高中教师能从课堂上切实感受到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认知水平、阅读习惯及课堂状态,为贯通培养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提供实践经验。第二,不同学段的课堂教学实践,可使老师们直观地看到不同学段学生学习习惯的问题,知识结构的局限等,进而调整本学段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学习方法指导,更好地完成学段衔接和提升学科素养。第三,通过活动,希望附小的优秀学生能对牛栏山一中学校和教师形成良好的印象,并增进两校教师之间的交流,便于以后进行更丰富深入的贯通培养活动。

秉承着“小初高语文贯通培养”的活动初衷,此次研讨分为三个环节,即授课、点评、研讨,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第一个板块由牛栏山一中杨剑锋老师和首师附小六年级学生共同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杨老师运用“情感错位”理论来解读《背影》,带领学生体会父亲眼中的儿子以及儿子眼中的父亲。首先,让孩子运用矛盾句式来引导学生感知父子关系;其次,用多组文本变形对比分析父子情感的错位,如动词的替换、色彩的反差、性格的差异等;进而引导学生挖掘文本密码,剖析父子矛盾的深层原因,体味父亲来信的背后暗含着父亲的妥协;最后,在读者与作者的认知矛盾中,补充相关资料。

授课结束后,大家就“小初高语文贯通培养”和本节课的内容,展开研讨。

首先是高中教研员杨曦老师点评。杨曦老师表示《背影》不是一篇好教的文章,结合小学所学的《匆匆》和初中《背影》两篇课文的学习提示不同,强调学生两年后面临的思维挑战巨大差异,而杨剑锋老师让学生读文章,再思考,提问题,深追问,并进行能力上的铺垫非常有必要,杨老师紧扣文本语言,让学生识别、挖掘、填充文本空白,教学生提炼解读父亲形象的方法,从不同角度让学生体味到父爱的矛盾性与多重性,更让学生理解朱自清为何要写这样的父亲,感受经典文本的时空超越性——不仅要学会如何读写人记事的回忆性散文,更要学会在经典阅读中去思考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再次是小学教研员闫兴河老师点评。闫老师表示很佩服杨老师接受挑战的精神,因为高中老师给小学生上课,学情的不清楚,教学材料的不确定加大了上课的难度。而杨老师这节课在具体语境中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并抓人物动作语言来感受人物心理、情感特点、品质形象。杨老师打破常规内容,让学生在动笔中立足整体思考,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也让在座的老师看到小初高的教学不同维度,进而审视教学,向下思考则需固化小学阶段优秀做法;向上贯通,则可打开语言学习的视角,开阔眼界。

第三个环节是两所学校的校长畅谈了“小初高贯通培养”的想法。牛栏山一中张华礼校长首先强调我们既要关注学段,又要敢于面对挑战。今天的活动在孩子的心目中,埋下一颗文学的种子。朱自清的文章,除了《背影》,还有《匆匆》《儿女》《绿》……可以让孩子进一步拓展阅读并进行主题汇报,其人、其文风、其品格也就随之而来、由心而行。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思考、不观察、不体会是是难以感受到深层次的父爱的,父亲又和我们发火的背后,可能是生活负重前行的无奈表达,父亲表面为你,实际为家,还可能是为国。因此老师们在贯通培养的实践中还可以围绕朱自清、鲁迅、茅盾等作家,开展多维度的专题阅读,让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在当代人心中传承下去。

随后,首师附小任志梅校长围绕五个词——“荣幸”“荣光”“引领”“引导”“引申”分享了她的思考。此次活动是孩子的“荣幸”之事,高中老师给小学生上课,让他们觉得“我行,我能”,给孩子注入一种动力。同时也是教师的“荣光”,在师生的交流中,让老师读懂孩子在哪里,读懂孩子的内心所想。第三是“引领”,用经典引领孩子成长,用文化引导孩子成长,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在后续阶段中,师生要继续把对父爱的表达融入到生活情境中。

而更深层的是“引导”,语文教学改革走向何处去,贯通是需要的是理念到行为的落实,是教学设计、活动开展、学习规范,可以让学生去读自己的诗歌,形成情感、能力、成果的贯通,达到全员动员,把家国情怀的种子,渗透到日常行为中。最后更有“引申”,小初高的贯通培养是立体的,有不同学段的融通,还可有不同学科的融通,如诗歌、体育、美术的关联,学生的情感有了,责任感有了,那么学习也差不了。

正如张华礼校长所强调的:一节课,一份情怀。今天的活动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责任的体现,而贯通培养实践探索的扎实推进、阅读手册的研究编写、课程建构的体系思考,对于我区建设教育强区有重要意义!

一个人,一群背影,在师生间埋下一颗文学的种子。

一节课,一种责任,在活动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语文贯通培养的思考永不停止,实践永远在路上!

0 阅读:2

魅力学校

简介:发掘弘扬优质教育,助力教育腾飞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