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为何选咸丰而不是奕訢当皇帝,如何立奕訢,清朝能否更长寿

清水空流 2022-10-02 08:05:05

先确定一点,道光立谁为皇帝,结局都一样,因为封建制度已经和这个时代脱节了,即便是道光不死,他祖父乾隆复生也无法阻止满清的覆灭,如果仅就道光立嗣这件事情来说,只能说不当,不能说有错,因为当皇帝和当辅政的亲王是两码事。

1850年2月25日,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大清入关后的第六个皇帝爱新觉罗·旻宁驾崩,临终前,他召见宗人府、御前、军机、内务府十位大臣,宣布了他人生最后一个、也是极其重要的决定——皇位的继承归属。道光帝的遗诏是: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皇六子奕訢为亲王,一份御书,尤其是事关皇位江山传承的御书上写了两个名字,在满清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而就是这样一份独特的御书,真实反映了道光帝在皇位继承人选择上的纠结心态。这应该是他人生中做出的最艰难的选择。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一匣双谕”。

奕詝是道光第四子,在出生六天后,道光的五皇子诞生、两年之后,老六奕訢出生,其母静贵妃博尔济吉特氏,咸丰与奕訢都是博尔济吉特氏所养。道光立咸丰就最关键一点就是他是嫡出,而奕訢是庶出。但实际上,咸丰并不具备特别的优势,后来咸丰登基以后行为也说明,他一个合格君主,昏庸好色,目光短浅,在这一点上他远远不如奕訢。再就是咸丰三岁就驾崩,子嗣还不旺。仅仅留下一个不到七岁的孩子,如果他能活到奕訢这个岁数,也许有些事情可以改变,国有长君,社稷之福。历史上多少王朝的衰败,都是因为主少国疑,人心浮动,造成朝政混乱。尤其是国家处于动荡时期。

道光应该在立太子的问题上很是踌躇,迟迟没有下定决心,而之所以最后立咸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母。咸丰的生母是孝全成皇后。咸丰的母亲钮祜禄氏很不简单,也很有野心、她比道光小26岁,道光二年入宫为嫔,3个月后升全妃、一年后以钮祜禄氏17岁稚龄超越所有老资格嫔妃成为仅次于皇后的皇贵妃。她并不是母凭子贵爬到这地位的,慈禧上位完全是因母凭子贵当上皇贵妃的。她完全是因为道光对她的宠爱得以当上皇贵妃的。在她生下咸丰的第三年,也就是在的母亲道光十四,道光帝下诏立她为皇后。但在她死后,道光再也没有设立皇后,只是由奕訢母亲博尔济吉特氏摄六宫事。她死后其子奕詝能顺利击败其他皇子最终继承大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道光对钮祜禄氏爱屋及乌的原因。

道光之所以放弃能力出众的奕訢,反而选择了平庸的奕詝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有着强大的家族背景。奕訢的母亲是蒙古人,而咸丰的母亲钮祜禄氏是满人,而且与嘉庆帝的孝和皇后是同族。而奕母族就差一些,但他的能力显然要高于咸丰,无论是文治方面,还是武功方面。但咸丰有一个好老师,一顿忽悠,让道光觉得这个儿子很仁孝,说白了,咸丰唯一比奕强的,就是他会演戏。咸丰在生前成功地把奕訢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也说明其心胸过于狭窄。

从子嗣的排序来说,当时皇四子奕詝已经是实际的皇长子,具有先天的法定优势,道光自己就是以满清唯一的皇长子继位的,自然不想破坏这个规矩。有清一朝虽然在储君的问题屡屡出现争 斗,但结果上看,基本上都符合立嫡立长的原则。再从道光晚年的执政风格来看,道光的晚年,尤其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执政风格愈加保守,习惯得过且过,不愿变革祖制。皇六子奕訢气魄果敢,显然不符合道光的脾胃,而奕詝的谨慎持重正符合道光的脾胃。在他看来,咸丰老成持重,宽厚仁孝,符合儒家道德规范的帝王。

可以说,道光帝最终安的这个选择却影响了大清乃至整个中国近代史的走向,历史证明,道光帝着实看走了眼,咸丰作为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他能力欠缺,是清朝皇帝中政治才能最低,身体素质最差的皇帝,也是最倒霉的皇帝。咸丰在位期间,成为第一位逃离京城的皇帝。刚过而立之年便撒手人寰。最后就是慈禧登上历史舞台,掌握中国政权47年。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1 阅读:24

清水空流

简介:历史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