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不断做选择的过程。
有些选择很容易,比如喜欢吃米饭,那么在米饭和面条之间,选米饭就好了;
习惯简单休闲的穿搭,那么在休闲款和修身款衣服之间,选休闲款就好了。
可有些选择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比如:毕业时,是该留在大城市还是回老家;
找工作时,是该选稳定性强的还是成长空间大的工作。
其实这些困惑,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自我认知的模糊。
比如,没有想清楚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自身有哪些优势以及如何扬长避短。
而自我认知的模糊,又和被动的认知方式分不开,比如下面故事中的主人公。
有这么一个男人,在外人看来简直是人生赢家:
他从事着金融证券经纪人工作,不仅收入颇高,而且妻子漂亮,儿女双全。
谁知,某一天他突然选择放下了令人羡慕的一切,开始了浪迹天涯的绘画生涯。
即便背负着抛妻弃子、冷血无情的骂名,他也义无反顾地坚持自己的选择。
哪怕整天身无分文、穷困潦倒,也毫不在乎,甚至还乐在其中。
是不是觉得这个男人的做法难以理解,不可理喻?
这个故事源于作家毛姆的经典作品《月亮与六便士》,相信即便你没读过,也一定听说过。
而且这个故事并非纯属虚构,而是以画家高更的一生为原型来创作的。
故事中,主人公看似是突然选择离开,只留下了一封信给妻子。
但如果了解了他的过去,就会发现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并非一时冲动。
主人公从小喜欢绘画,可是他的父亲告诉他:男孩子将来长大了要养家糊口。
而画家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职业,常常让一家人饿肚子,从事金融行业才是好的选择。
于是,他放弃了自己的爱好,听从了父亲的建议,此后,一直活在父母的期待中。
虽然心里会时不时蹦出来一个声音:我不快乐,不过因为声音太小并没有引起他的注意。
后来这个声音越来越大,直到让他痛苦不堪,才意识到:
眼前令人羡慕的一切,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于是,就做出了那个惊呆众人的决定:放弃所有,开始了浪迹天涯的绘画生活。
在他的经历中,你看到我们都是如何了解自己的了吗?这个方式可以总结为:
被动地和环境碰撞,然后在获得反馈后,一点点了解自己。
比如,在长期轻松地完成销售任务后,发现了自己善于沟通的优势;
在勾心斗角的部门待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了自己不善于社交的劣势;
在国企工作了几年,发觉了自己不喜欢按部就班一眼望到头的生活。
就这样,逐渐分清了哪些是虚荣心,哪些是他人的期待,哪些是自己真正的需要和渴望。
正如山本耀司曾说:“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那么,心理学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心理学认为,人的内心住着两个自己,一个是“真实自我”,一个是“虚假自我”。
“真实自我”能表达和体验真正的感受和喜好,不用刻意掩饰和压抑。
“虚假自我”是指别人眼中的我,也即世俗标准下的我。
生活中,“虚假自我”通俗的标准就是功成名就,家庭美满。
“真实自我”关注内心真实的感受,“虚假自我”关注外部的看法。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如果长期被外界的眼光要求,而忽视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那么逐渐就会把“虚假自我”等同于“我”,认为自己想要的就是世俗标准的成功。
当然,这时候“真实自我”并没有消失,只是被困住手脚失去了自由而已。
当“虚假自我”实现,“我”从“虚假自我”脱离出来,“真实自我”就得以重获自由。
《月亮与六便士》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如此,他功成名就,家庭美满。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让他的幸福感剧增,反而让自己痛苦不堪,迷茫困惑。
于是他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发现自己竟然和“真实自我”失联了许久。
在一瞬间,他突然下定决心追随内心,做回真正的自己。
可假如“虚假自我”迟迟无法实现,也就是无法获得世俗标准的成功时呢?
毕竟情绪总需要宣泄,而大多数人也没有故事的主人公这般幸运。
那么,被压抑太久的“真实自我”,就会出现攻击性。
可能是向外攻击,对他人进行攻击,表现为常常暴跳如雷,一点就着。
比如,别人犯了一点错误,就怒火中烧,指着对方说,你怎么这么差劲,这都做不好。
也可能是向内攻击,对自我进行攻击,让自己陷入精神内耗。
比如,还没开始,就觉得自己一定会失败;遇到一点困难,就焦虑不安怀疑自己;
犯错后,脑子里一直重复犯错的过程,责备自己;
哪怕一天什么也不干,也觉得累,休息很久也无法缓解这种疲惫感。
这种情况下,想要让“真实自我”重获自由,一个好的方法就是:
重视自己内心的感受,以情绪为线索,挖掘出自己真实的需求,从而摆脱“虚假自我”。
你的心中可能会有疑惑:情绪有这么大力量吗?
答案很肯定,因为脑科学的研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以为大脑做决定时依靠的是理智,实际上很多时候却是本能和情绪。
回想一下,当你感觉到紧张时,大脑是不是会一片空白,突然间什么也想不起来?
这是因为在进化之手的力量作用下,本能和情绪能够更快地做出反应。
我们那极具智慧的大脑,其实是由三重大脑组成,而非一重。
它们分别是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性大脑。
几亿年前的爬行动物时代,大脑只有本能脑,本能脑只能做出本能反应。
比如,遇到危险就逃跑,看到猎物就进行捕食,看到心仪的异性就求偶。
后来进化出哺乳动物,大脑里发展出了情感区域,科学家称之为“情绪脑”。
有了情绪的加持,哺乳动物可以对危险做出更快的反应,对猎物产生更强的欲望。
比如,感受到恐惧可以迅速逃跑,感受到兴奋可以专注捕食。
这样就可以,在资源匮乏的自然环境中更好地生存下来。
直到距今几百万年前,人类才从哺乳动物脱颖而出,并形成了一个新的脑区“理智脑”。
理性的力量,让我们行动时能够立足长远权衡利弊,做出最优选择。
不过对我们的祖先来说,长期生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才是头等大事。
而和理智脑相比,本能脑和情绪脑能够根据环境更快地做出判断,采取行动。
从而让自己活下来,因此它们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哪怕时至今日,也仍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只不过,本能脑和情绪脑判断利弊的标准,和我们想的不一样。
在情绪脑眼里,判断一件事值得去做的唯一标准,就是情绪体验。
当感受到愉悦美好,就愿意去做一件事;当感受到痛苦恐惧,就拒绝去做一件事。
因而,从情绪入手,倒推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深入地了解自己,不失为简单有效的方法。
具体该怎么做呢?
我的建议是从写情绪日记入手,进而发现自己的“情绪周期”。
当然,写情绪日记,不用像写日记一样,每天都写,而只是在情绪起伏较大时记录。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客观地观察和审视自己,毫无压力。
而发现“情绪周期”是指,去挖掘在哪些情况或情景下,反复出现的情绪。
当找到这些情绪后,逐一找出深层次的原因,对自己的了解就会越来越清晰。
我们可以从以下情绪开始寻找,自信、自在、痛苦、烦躁、失落等。
自信和自在情绪中,往往藏着你的优势、擅长的部分或想要的生活;
痛苦、烦躁、失落情绪中,藏着你的劣势或不想要的生活。
拿我自己举例,多年前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我被闺蜜拉着去拍艺术照。
化妆师给我们化了妆,做了造型,换上了漂亮的裙子。
我俩瞬间改头换面,从路人甲变成了时尚女郎,走在路上高回头率很高。
只是我浑身不自在,一路都在躲闪他人的目光,仿佛做错了事的小朋友。
而反观旁边的闺蜜,乐滋滋地享受着这种被人注视的感觉。
之后公司年会组织表演节目,当我被迫上台表演,再次成为焦点时。
这种感觉又不期而至,眼睛不知道该看哪,手不知道该放哪,总之浑身不自在。
两次相同的情景让我意识到:被人注视类型的工作不适合我。
比如,主持人、模特、歌手、培训讲师等工作。
而在工作的工程中,我同样发现了自己经常容易烦躁的情景:
当工作的内容比较机械死板,也就是不用动脑子,只是简单的重复。
我就容易变得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出错,情绪上也特别烦躁。
比方说,核对大批量采购的办公用品,每种办公用品数量都需要一一确认时。
但是沉浸在有创造性的工作中,我的情绪上就很享受,注意力也会高度集中。
比如,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出一份个性化的方案。
这一发现,让我意识到:总体偏机械单调的工作不适合我,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更适合我。
就这样,通过一点点挖掘自己的“情绪周期”,我逐渐找到了自己喜欢和想要的工作。
可以说,探索情绪是重新认识自我的一条隐秘之路,只是被我们忽略了。
实际上,了解自己共有三种方法:
在和别人的比较中,从别人的评价中,从自己的经历中。前两种方法都比较被动,特别是在“自我”不够稳定时,很容易迷失在世俗的标准下。
而从自己的经历中了解自己,是主动的,是可以和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对话的。
这种方式比较直观,而且更加忠于真正的自己。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句名言:世界上最难认识的就是你自己。
原因可以用一句诗来解释: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但我们越是了解自己,越能看清前方的路,越能找到要去的方向。
无论怎样选择,这都是我们人生中不可绕过的重要课题。
正因为如此,及早重视并趁早去做这件事,更加有利于自身的提升和发展。
最后,真心希望我们都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共勉!
我是墨菲和鱼,一个专注自我提升和自我治愈的小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