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来了,你会记笔记吗?

科技一点鑫得 2024-03-07 13:40:56

“ 不写,就无法思考。--卢曼(1992,53)”

你是如何做笔记的?

知乎上关于笔记软件的话题特别多,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款新的笔记软件,笔记软件如此受关注,说明很多人都有做笔记的习惯,因为各行各业的人都有知识和经验需要沉淀。

我曾经也非常热衷尝试各种笔记软件,我体验过的笔记软件包括但不限于印象笔记、为知笔记、思源笔记、Obsidian、RemNote、Notation、OneNote。然而,我发现不管是哪一款笔记软件,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我做的笔记就开始变得混乱起来,随着笔记内容的增多我发现当需要查阅某个知识点时根本找不到对应的笔记,很多时候往往都不知道通过什么关键词去搜索,辛辛苦苦建立的知识库就这样躺在硬盘里,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这个时候,我想当然地认为是笔记软件的问题,于是就开始搜寻下一个笔记软件,寄希望于下一款笔记软件能解决我的痛点。

偶然的机会我在微信读书刷到了《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这本书,一下子就被它吸引住了,因为我发现这本书解答了我为什么总是不停地更换笔记软件的困惑,答案就是应该改变做笔记的方法,而不是更换工具。

以前我做的笔记方式其实就是知识的搬运工而已,网上看到值得记录文章时就把它们copy过来,然后按照分类放到指定的目录中。这样做笔记最终生成的只是散乱的知识库,知识之间没有任何关联,就只能像字典一样用到的时候查一查而已,对我自身知识体系的建立几乎起不到什么帮助。一直以来,我就困惑工作了这么多年,为什么总觉得我的经验都是零散的,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涌现出个人的独特思考。导致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缺少了思考这个环节,只有自己把理解的知识写下来才算真正的思考,仅仅通过阅读觉得自己理解了是没有用的。

《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一书推荐使用卡片笔记法来进行写作,卡片笔记法并没有什么高深之处,它只是为写笔记的方法注入了灵魂:思考,这与只是做资料收集的记笔记方法有本质的不同。

卢曼卡片笔记写作法

《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一书提到的卡片笔记法并不是本书作者所创,它是德国社会学家尼古拉斯·卢曼创造的一种独特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和写作方法,所以完整的叫法应该是卢曼卡片笔记写作法。

尼古拉斯·卢曼是一位高产的学者,一生共出版了超过了58本专著,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上乘,对社会科学和相关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卢曼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社会系统理论、法学、教育学、经济学等众多学科,他能将这些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并形成自己独特的系统化理论体系。

卢曼倡导使用卡片笔记法来管理个人知识,他将这一方法视为其学术生涯中的关键工具,认为它极大地促进了他的思考过程和创作效率。他一生积累了超过9万张卡片,并且几乎所有著作都是直接从这个系统的卡片中提炼出来的。卢曼认为,通过卡片笔记写作法,可以更好地进行碎片化信息的收集、整合和创新性思考,使得复杂的研究工作变得有序且高效。这种方法帮助他实现了高产,即便研究领域广泛,也能始终保持思想的清晰度和深度。

卡片笔记写作法核心特点单一主题:每张卡片只包含一个主题或一个想法的完整表达,保持简洁和独立性。这就和编程领域推崇的单一职责原则是一个道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卡片的主题和想法必须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因为写就是思考。连接想法:想法或知识是有关联的,一张卡片通过编号与其他卡片关联,形成非线性的知识网络。相互交织的知识网络有助于揭示不同知识领域的交叉点,促进跨界思考和创新。无层级分类:不同于传统的文件夹或目录结构,卢曼采用一种基于主题相关性的扁平组织方式,允许灵活重组和拓展知识体系。使用标签来代替目录分类,因为一个笔记可以打多个tag且很容易修正,而目录一旦确定则很难更改,支持双链的笔记软件几乎都支持按照tag进行索引笔记。持续迭代:笔记系统是一个动态的有机体,不断加入新卡片并修订旧卡片,促进知识的深化和扩展。也就是说笔记不是写好就不管它了,而是要时常回顾,思考并修正卡片之间的链接,久而久之你的笔记就会成为你思考的结晶,笔记系统本身帮你存储了大脑中的知识结构,这与搜集方式建立的知识字典有本质的不同。如何开始写卡片笔记

再次强调一下,卡片盒笔记法并没有什么高深之处,它只是为写笔记的方法注入了思考这个灵魂,也就是说你需要自己写笔记。

那么如何开始写卡片笔记呢?卢曼所在的时代决定了他只能使用纸质的卡片,而如今借助支持双向链接的笔记软件可以帮助我们自动管理卡片笔记之间的链接,从这一点来讲,效率会提高不少,但是写电子卡片笔记与纸质方式并没有本质改变。《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这本书中将卡片盒笔记划分为闪念笔记、文献笔记、永久笔记三种类型:

闪念笔记:随时通过纸笔、手机、电脑等一切随时可以利用的工具记录灵光一闪的想法,不及时记下来可能很快就记不起来了;文献笔记:把通过阅读过程中觉得值得记录的内容,通过自己的语言进行转述,把阅读参考的书目、文章等出处标注清楚,书目要精准到第几页,方便以后查阅;永久笔记:闪念笔记或文献笔记经过再加工、润色,转到永久笔记进行存放;转到永久笔记时需要思考笔记之间的联系,审视整个笔记,为笔记创建合理的链接;

还有一种项目笔记,它是为了某种目的(如写某一主题的书),从记录的永久笔记、文献笔记中筛选出合适的笔记,经过整理加工而成的笔记,项目笔记的成品一般是论文、著作等完整作品;卢曼就是基于他做的卡片盒笔记写出一部又一部有影响力的著作。可见,只要平常做好卡片笔记的积累,想要写一本书、一篇论文,都是信手拈来的事。

一张卡片笔记只记录一个单一的想法,这是相对容易做到的,而写一本书或论文,从构思到成稿要付出大量工作,是相当有难度的。把完成一本专著转化为组织一个个卡片笔记的过程体现了化繁为简的思想,在计算机领域中也就是分而治之的思想,把复杂的事情拆分成简单易做的事情几乎是做一切事情的法宝。

下图是一个卡片笔记的示例,唯一编号用来与其他卡片建立链接,标签tag用来为卡片内容进行分类、标注和索引,从而实现跨主题、跨领域的信息关联和快速检索。标签功能使得卡片之间能够以非线性的方式相互链接,形成一张复杂的、有组织的知识网络。

通过组织主题相关的卡片笔记就可以发展出完整的书籍、论文等著作。

总结

我使用卡片笔记法写笔记大约有两年的时间了,从自身的感悟来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卡片笔记法重塑了我,因为一旦开始写起来(不写,就无法思考),一点一滴的改变就会悄然发生。

刚开始确实不太适应,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写,只能强迫自己去把值得记录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后写下来,而且每个笔记只写单一的主题,这一点也大大降低了起步的难度。这么做了几次之后很快就适应了这种全新的记笔记的方式,最大的收获就是卡片笔记写作法让我养成了写作的习惯。由于每个笔记都是自己写的,而且每次将闪念笔记或文献笔记转到永久笔记之前我都会思考与其他笔记的关联,并做出修正,这其实就是在逐渐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神奇的是当积累足够多的笔记后,我真的不再有查阅不到某个笔记的困惑了,因为笔记所代表的知识已经结成了一张大网,从任何一个点出发都可以找到任意一个。

当然做笔记的过程中仍然会遇到不少问题,比如新写的卡片笔记不清楚该打什么标签、也不知道应该和哪个卡片建立链接。不过,这完全不必担心,卡片笔记写作法就是一个持续迭代的过程,现在不清楚的地方,随着知识网络的扩展和思考的深入,可以通过不断地进行修正逐步补充和完善。而传统的以目录结构组织的笔记一旦确定,要想改变就比较困难了。使用卡片笔记写作法,我们不必拘泥于使用哪款笔记软件,掌握核心思想才是关键,这样我们建立的卡片笔记就像拥有了智能,可以不断地进化、生长。

如果您有和我曾经做笔记一样的困惑,希望卡片笔记写作法为您的2024带来新气象、新征程!

0 阅读:0

科技一点鑫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