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公元前176年的某一日清晨,汉文帝刘恒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了母亲薄太后的长乐宫内请安。
谁知文帝刚跪下去,啥话还没说呢,正在梳妆的薄太后就一把扯过侍女手中的头巾(本来是要给薄太后戴的),朝着汉文帝的脸上扔了过去···
汉文帝有点懵;然而,更让他更汗颜的还在后头。
随即,薄太后厉声质问道:我听说绛侯(周勃)因为谋反被下狱问罪了?!我就奇怪了:当年,“诸吕之乱”时,周勃手握玉玺,掌控着大汉军队,都没有造反;现在,他回到了封地,没权没势了,却要造反?这是什么道理?!
熟知汉史的朋友都知道:在平定“诸吕之乱”、进而拥立文帝后,太尉周勃或许有点骄狂,但是,他肯定是没有造反之心的。
而他之所以下狱,完全是因为汉文帝想要“杀鸡给猴看”,让满朝臣子分清楚“大小王”。
眼见一向和善、温婉的母亲,竟然发了这么大的脾气,汉文帝知道此事要“见好就收了”。于是,他赶紧回话:“我也觉得绛侯没有谋反之心,等到狱吏查验完毕,朝廷就会立马释放他。”
就这样,功高盖主、被帝王忌惮的周勃,在一只脚已经踏进鬼门关的情况下,愣是被薄太后给救了回来。
文帝朝,太后以冒絮提文帝,曰:“绛侯绾皇帝玺,将兵於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文帝既见绛侯狱辞,乃谢曰:“吏方验而出之。”於是使使持节赦绛侯,复爵邑。
纵观整个西汉史,“太后”绝对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权力寡头。在很多时候,她都有着可以与君主抗衡的实力与地位。
比如,影响了西汉历史走向的吕太后;辅佐了“文、景、武”的窦太后;还有那位间接帮助王莽结束了西汉王朝命运的王政君;她们都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女强人。
而我们今天所要聊的这位薄太后,虽然在明面上拿不出什么大的“丰功伟绩”,可以与上述几位一较短长。
但是,青史君却觉得:她其实才是西汉历史上最为出色的“太后”,因为,只有她配得上“母仪天下”这四个字。
貮
薄太后的前半生简直就是“人间惨剧”。
她的父祖原本生活在吴国故地(后属楚国);战国末年,秦国南下攻楚,为了躲避战乱,薄太后的父亲便逃到了早已经被秦国征服的魏国。
毫无疑问:薄父是一个比较有能力的人——逃难的他,不仅没有被饿死,反而在魏国找到了一个妻子,更为厉害的是:他的岳父家还是以前的魏国王室。
后来,薄太后出生;就在一家人都以为日子会越来越好之际,薄父却病逝了。
薄太后,父吴人,姓薄氏,秦时与故魏王宗家女魏媪通,生薄姬,而薄父死山阴。
几年之后,寡母孤儿好不容易从悲痛中走了出来,结果又碰上了秦末诸侯争霸的乱世…
为了生存下去,薄母只好将自己唯一的女儿,献给了当时的魏王豹,做小妾。
颠沛流离、幼年丧父、孤苦无依、被作为筹码……薄太后的童年,怎是一个“苦”字了得?
然而,自强不息者,命运总会给其留有机遇!
虽然,薄太后的命运比较凄惨,但是,她却生的天生丽质。
有一次,天下闻名的相士许负应魏豹之请,来到王宫给一众人等看相;在见到薄太后的第一眼,许负就被那张“国泰民安”脸所折服,并断言:此人会诞下天子!
当时,正值楚汉争雄的关键阶段,本来魏王豹已经和刘邦达成了协议,要联合起来对付项羽了。
在听到许负的这句话后,魏豹有点飘了——薄氏会诞下天子,那么身为薄氏的丈夫,自己肯定也是有“天命”的。于是,魏豹就撕毁了之前和刘邦签订的协议,准备单干。
结果,魏豹没有等来自己的天命,却看见了刘邦的“四十米大刀”——最终,魏豹被刘邦所杀,而他的妻妾,包括薄太后在内,都充入汉宫。
叁
由于早年间的遭遇太过惨淡,所以薄太后这个人最大的性格特点就是:低调!
在被纳入汉宫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薄氏并没有得到刘邦的宠幸;但是,她依然毫无怨言。
直到有一次,刘邦宠幸了同样是魏豹后宫姬妾的管夫人和赵少儿——这个两个女人在闲谈之间说起了,她们早年间同薄太后的约定:先贵,无相忘!
性格中的豪侠之气,让刘邦对于这个可怜的女人心生怜悯,于是“召而幸之”。
不管是嫁给魏王豹,还是之后被纳入刘邦的后宫,史书中对于薄太后前半生的描述,一直有一种被人“推着走”的感觉。这种叙述,常常使我们产生一种错觉:薄太后此人太过“平凡”。
但是,种种迹象表明:薄太后此人实乃“大智若愚”;她的聪慧非寻常人可比!
在被刘邦召见之初,薄氏便一改往日的少言寡语,主动对着刘邦说道:昨天夜里,臣妾梦见有苍龙窝在臣妾腹部,(想不到今天,就得到了陛下的宠幸)。
刘邦听后很是高兴,最终,在老刘的卖力播种下,有了后来的汉文帝刘恒。
汉王心惨然,怜薄姬,是日召而幸之。薄姬曰:“昨暮夜妾梦苍龙据吾腹。”高帝曰:“此贵徵也,吾为女遂成之。”一幸生男,是为代王。
而薄太后的聪慧不止于此。
在戚夫人与吕后争宠的那些年,汉宫中的很多年轻姬妾,都有样学样地不把年老色衰的吕后看在眼里。
可是,薄氏却不一样,虽然,彼时的她已然诞下子嗣,有了在后宫立足的根本,但是,她依然“谁也不得罪”,只作自己的本分!
最终,在刘邦驾崩后,曾经得罪过吕后的那些美人姬妾,全部惨死;而一向恭顺、低调的薄氏,却受到了吕后的特别宽宥——不仅没有受到处罚,反而得到了可以和儿子刘恒一起去封地安享晚年的极好待遇。
从公元前196年刘邦驾崩,离开长安,到公元前180年“诸吕之乱”发生,薄太后在代国整整待了16年。
史书中关于这16年的记载几乎没有;但是,在公元前180年秋月的那一天,代王刘恒却因为“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而被大家一致认可,进而拥立为帝。
刘邦驾崩之际,汉文帝不过7岁左右;并且,据可靠记载,那些年刘邦最为在意的孩子是赵王刘如意,对于刘恒,他是没有怎么用心教育的。
据此,我们可以毫无争议的断言:开创了“文景之治”,被后世之人公认为圣君的汉文帝的人格、心性的成长与塑造,几乎全是薄太后一人之功。
比如,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功高盖主的周勃之所以在受到君主忌惮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全身而退,何尝不是薄太后用她那仁厚博爱的母性力量,安抚住了汉文帝性格中刘(邦)氏家族的“冷酷一面”?
在薄太后过世之后,她的孙子汉景帝、重孙汉武帝,就是因为身旁没有一位“母仪天下”者,所以,尽管他们的功业很大,但是名声却不如汉文帝。
结语:
纵观薄太后的一生,青史君看到的是这么几个词:自强不息、秀外慧中、母仪天下。
幼年丧父、一嫁丧夫、再嫁失偶,却没有自怨自艾;不受帝王宠爱,依然坦然处之,是为自强不息。
天生丽质者身处后宫,却独善其身,没有陷于无尽的“妇人之妒”;丈夫做“甩手掌柜”,自己却依然注重子嗣教育,最终培养了一代圣君,是为秀外慧中;
历经苦难却保持善良,能够时刻以自己的言行,拉回“失控的君主”,护佑臣民,是为母仪天下。
毫无疑问:薄太后,这个将把一手烂牌,打出“王炸”的女人;这个逃过吕后清算,培养出一代圣君的女人;远比史书所记载的,更为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