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一家5代人住日军炮楼58年,因墙体太厚,耗费20年才通上暖气

百谈史踪影 2024-11-04 14:14:43

前言

在青岛李沧区,永安路39号,矗立着这样一座神奇的建筑——一座日军炮楼,它不仅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也见证了一个家庭五代人的悲欢离合,更见证了新中国从一穷二白到繁荣昌盛的伟大变迁,这座炮楼,究竟藏着怎样的故事?

战火硝烟中的炮楼:承载着历史的印记

1938年,侵华日军占领青岛,为了巩固统治,他们在李沧区修建了一座变电站,并在其旁边建造了一座炮楼,用于监视和防御,这座炮楼,是日军侵略的铁证,也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炮楼的墙体异常厚实,最厚处达72厘米,由石头堆砌而成,坚固异常,易守难攻。

密布的射击孔,仿佛仍在诉说着战争的残酷,它冷冰冰地矗立在那里,记录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也默默注视着时代的变迁,谁又能想到,这座象征着侵略和战争的冰冷建筑,日后竟会成为一个家庭温暖的港湾,延续五代人的生活轨迹?

这座炮楼,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时代的符号,它见证了日军的侵略,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苦难,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成立和发展。

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炮楼依然矗立,它像一位沉默的老人,静静地注视着时代的变迁,也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它不再是战争的工具,而是历史的见证,是和平的象征,它提醒着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勿忘国耻,砥砺前行。

这座炮楼的命运,与孙从孝一家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战后,炮楼并没有被拆除,而是被保留了下来,并最终成为了孙从孝一家五代人的家。

从战争年代的艰苦生活,到改革开放后的幸福生活,这座炮楼见证了孙从孝一家五代人的生活变迁,也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故事,也是一个时代的故事。

战后生活:一家人的艰辛与希望

1962年,对于孙从孝一家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这一年,他们搬进了这座日军炮楼,在此之前,孙从孝一家12口人挤在一间20平米的职工宿舍里,生活十分拥挤,父亲在当地的国企工厂工作,单位分配了职工宿舍,但狭小的空间根本无法容纳这么多人。

为了解决住房问题,单位最终将这座炮楼分配给了孙从孝一家,面对这座曾经的战争堡垒,孙从孝一家内心五味杂陈,这并非他们理想中的家,但现实的压力让他们别无选择。

炮楼内部空间有限,设施简陋,与舒适的住所相去甚远,墙壁上残留的弹孔、斑驳的墙面,无不提醒着他们战争的残酷,然而,对于这个大家庭来说,能够拥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已经弥足珍贵。

搬进炮楼后,孙从孝一家开始了漫长的改造之路,他们粉刷墙壁,修补地面,安装窗户,努力将这座冰冷的炮楼改造成一个温暖的家。

由于炮楼墙体厚实,窗户又小,屋内采光不足,到了冬天,屋内更是阴冷潮湿,为了取暖,一家人只能挤在三楼的瞭望台上,生起煤炉子,抵御严寒,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一家人相互扶持,共同克服困难,在炮楼里,他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亲情的可贵。

生活虽然艰苦,但孙从孝一家并没有放弃希望,他们努力工作,勤俭持家,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生活,在炮楼里,孩子们逐渐长大,成家立业,一代又一代人在这里延续着家族的血脉,也延续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炮楼,成为了他们共同的记忆,也成为了他们精神的寄托。

改革开放后的生活:美好生活的新起点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也吹进了孙从孝一家居住的炮楼,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孙从孝一家人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孙从孝在工厂里兢兢业业,成为了一名老员工,工资也逐渐提高,家里的其他成员也陆续参加工作,为家庭带来了稳定的收入,生活条件的改善,让孙从孝一家看到了希望,也让他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手里有了积蓄,孙从孝开始对炮楼进行更大规模的改造,他先是在三楼隔出了一室一厅,后来又改造了楼下的公厕,安装了自来水管和电线。

尽管炮楼的墙体厚达72厘米,给暖气管道安装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但孙从孝并没有放弃,经过20多年的努力,在政府和供暖公司的帮助下,孙从孝终于在2012年成功地为炮楼通上了暖气。

生活条件的改善,并没有让孙从孝一家忘记过去的艰苦岁月,他们依然保持着勤俭持家的传统,也更加珍惜彼此之间的亲情,他们用攒下的钱去旅行,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也去东南亚国家感受异国风情。,旅行,不仅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也让他们更加热爱生活。

2015年,孙从孝单位分的楼房拆迁,他家获得了50万元的拆迁补偿款,拿着这笔钱,孙从孝在李沧区环湾大道附近买了一套新房,终于住进了梦寐以求的电梯洋房。

虽然搬进了新房,但孙从孝一家对炮楼依然充满了感情,他们经常回到炮楼,与老邻居聊天喝茶,回忆过去的生活,炮楼,已经成为了他们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炮楼里的故事:五代人的生活变迁

这座历经战火洗礼的炮楼,见证了孙从孝一家五代人的生活变迁,从孙从孝的父辈开始,他们就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经历了战争的苦难,也迎来了和平的曙光,炮楼,不仅仅是他们的住所,更是他们家族历史的见证者,是他们共同的记忆。

孙从孝的父辈,经历了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饱尝了颠沛流离的苦楚,新中国成立后,他们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为新中国的繁荣昌盛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勤劳朴实,吃苦耐劳,在艰苦的环境中养育了孙从孝兄弟姐妹。

孙从孝是家里的老大,他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他努力工作,照顾弟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他的妻子魏爱琴,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女性,她默默支持着丈夫,为家庭付出了全部的爱。

孙从孝的子女,在炮楼里度过了他们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他们见证了家庭生活的变迁,也感受到了父母的辛劳和付出,他们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用自己的努力改变着家庭的命运。

孙从孝的孙辈,出生在新时代,他们没有经历过战争的苦难,生活条件优越,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他们对炮楼的故事充满了好奇,也对祖辈的经历充满了敬佩,五代人,在同一座炮楼里,经历了不同的时代,演绎着不同的故事。,他们共同的家园,串联起了家族的历史,也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

结语:

青岛李沧区永安路39号的这座日军炮楼,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时代的符号,一个家庭的象征,它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也见证了和平的珍贵;它见证了一个家庭的艰辛奋斗,也见证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孙从孝一家五代人,在这座炮楼里,演绎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也书写了时代的变迁,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要珍惜和平,努力奋斗,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这座炮楼,将继续矗立在这片土地上,默默地诉说着历史的故事,也静静地守护着人们的幸福生活。

信息来源:环球网 2017-11-25————老人住日军炮楼55年 借弹孔钻出暖气管道

信息来源:青岛新闻网 2017-11-25————青岛这家在日军炮楼住了55年 打通弹孔装暖气

信息来源:海报新闻 2020-08-27————青岛“特殊”居民楼:原系日本炮楼!男主人见证五代人生活点滴

0 阅读:141
评论列表
  • 2024-11-05 11:28

    装不上暖气是因为墙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