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记载,绞胎瓷始于唐代。流行几百年后,到宋代靖康之变后中断。其制作方法是利用两种以上不同颜色陶瓷泥料揉合在一起,然后拉坯成型,其器形坯胎上有类似“木纹或行云流水”式的花纹图案,形成粗细不等、长短各异的自然条纹,光怪陆离,美不胜收。
宋代绞胎瓷留下的实物相对多一些。而唐代的绞胎釉瓷器,主要在北方巩县窑、当阳窑等几个窑口生产,目前国内遗留下来的比较完整的实物不是太多,大量标本现在都流失到了国外。所以,国内关于唐代绞胎瓷的很多问题,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文人收藏,本不太爱收藏瓷器。因为不好保存,又占地方,实在没地方放。所以,几十年来,文人收藏的瓷器不多。但见唐代绞胎瓷漂亮,所以也还是忍不住捡了两个。今天给大家看看:
一个唐代巩县窑的绞胎唇口壶。保存比较完整。蛤蜊光明显。美国芝加哥博物馆收藏有一个有类似的藏品。
一个晚唐甚至到五代巩县窑绞胎碗。碗沿有小缺。其余完整。平底,但造型已经略有斗笠状。故断为晚唐或者五代的绞胎碗。应该是茶盏吧。
两个绞胎瓷,大体都算唐代的绞胎瓷。把玩之余,文人也发现了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特别提出来与同好们一起交流:
1、胎体的接胎现象。由于唐代绞胎瓷都是以片状的胎泥手工塑型的,所以,必然会有拚胎、接胎现象。仔细辨别器物绞胎花纹的连续性,不难发现。下面的红圈之处,就是两件器物的接胎痕迹。
2、釉面开片特点。绞胎釉釉面的开片,与唐三彩类似,细密网格状开片,开片周边外翘,甚至有剥釉现象。个人怀疑,黄釉绞胎瓷的施釉,与唐三彩的黄釉,差别不大。
3、底足垂釉与积釉现象。唐代,施釉一般不到底。至少底足都是露胎、不施釉的。不施釉的地方,偶然有垂釉与积釉现象。下面截图,特别注意碗底的积釉情况——积釉基本呈黑色。这不是本器独有,曾见其他博物馆藏品中,也有类似的积釉特点。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网络的好处就是大家可以交流。文人对瓷器是二把刀,欢迎行家们大家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