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刘氏家族是四川最大的家族,这个家族出现了“四川王”刘湘、“西康王”刘文辉、“大地主”刘文彩等人,其中刘湘控制着川东地区,刘文辉控制着川西地区。
刘湘和刘文辉关系比较复杂,虽然刘文辉比刘湘小两岁,但刘文辉却是刘湘的幺叔,而且刘文辉能够壮大离不开刘湘的帮助,早期二人联手打败了熊克武、杨森等强敌。外部的敌人打败了,接着就是家族内斗,刘湘把刘文辉打败,巩固了“四川王”的位置,而刘文辉战败后就到川西开始发展。
刘湘
刘文辉的家族观念很强,他把好多子侄安排到部队里面,使部队成为“刘家军”,巩固自己在西康的统治,这些人的代表有刘元璋、刘元瑭、刘元琮、刘元瑄等人,清一色都是川军的高级将领。
刘元瑄是刘文辉大哥的儿子,成年后就在幺叔手下当兵,通过幺叔的培养,他的官职也一步步升高。“二刘之战”结束后,刘文辉战败退往西康,刘元瑄升为了旅长,之后率兵和红军战斗后。
抗日战争爆发,刘元瑄也想率兵到前线抗日,但刘文辉只想保存实力,所以刘元瑄只能到处去学习深造,没有和日本人打过仗。解放战争时期,刘文辉把第二十四军军长位置给了刘元瑄,随着解放军进入四川,刘元瑄跟随刘文辉率部起义,因此他也是刘氏子侄中结局最好的。
1911年,刘元瑄出生于四川大邑,父亲刘文渊是刘文辉的大哥,刘文渊在清末参加过科举考试,民国成立后担任过四川咨议局议员,和四川检察厅长等职务,刘元瑄是刘文渊的长子。
刘文辉的侄子特别多,而且大部分都在他的部队当兵,其中刘元璋、刘元瑭、刘元琮、刘元瑄四人官职最高。除了刘元瑄外,另外三个都是刘文辉二哥刘文远的儿子,由于刘文辉的儿子年纪很小,所以他对侄子们很用心培养。
刘元瑭打仗不错,但野心太大,为了当军长,居然带着一个团去投奔蒋介石,让刘文辉彻底失望;刘元琮仗着刘文辉的关系,在四川做着武装走私鸦片等勾当,所以在四川的名声很差;虽然刘元瑄能力一般,但却很听刘文辉的话,而且性格也比较温和,因此刘文辉就把刘元瑄当接班人培养。
刘元瑄小时候在老家私塾读书,十四岁的时候考入成都的一所中学,在幺叔刘文辉的影响下,刘元瑄对读书没有兴趣,一心想在部队当兵。
1927年,刘文辉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军军长,于是刘文辉在四川成立了第二十四军军政学校,刘元瑄和刘元琮同时被送去学习。在那里学习一年后,刘元瑄分配到宜宾,在护商队任队长。
1928年8月,刘元瑄在第二十四军第十八团当中校营长。
1931年3月,刘元瑄升为第十八团上校团长。
“二刘之战”结束后,刘文辉战败退往西康地区,在撤退的时候,刘元瑄率兵保护刘文辉的安全,等部队到达雅安后,刘元瑄升为川康边防军第十三旅旅长,率兵驻守在汉源。
1934年,蒋介石在庐山开办军官训练团,刘元瑄前去学习了两个月。
刘文辉
1935年,红军长征路过四川,和刘元瑭的部队在会理交战,刘文辉害怕红军进攻西昌,于是让刘元瑄率兵支援西昌,归刘元璋指挥,不久红军撤离会理继续北上,这才使西昌解除防备。薛岳率领中央军追击红军,蒋介石命令第二十四军配合,但刘文辉选择保存实力,让刘文瑄的第十三旅驻守清溪,没有和红军发生战斗。
红军撤离四川后,刘文瑄的部队驻守在名山,部队改编为第一三二师第二旅。
1936年,刘元瑄前往南京陆军大学将官班学习半年。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刘元瑄担任第二十四军第四零八旅旅长,被授予陆军少将军衔,手下有两个团的兵力。
1938年3月,刘元瑄到陆军大学特别班第四期深造。从陆军大学学习完后,刘元瑄很想率兵抗日,而四川属于大后方,加上刘文辉也只想保存实力,所以他只能返回四川的驻地,通过报纸来了解前线的战况。由于刘元瑄看的都是共产党发行的报纸,导致有些人误以为他是中共地下党,每次有抗日相关的新闻,他都会认真翻阅,因此他开始渐渐了解共产党。
面对侄子的进步行为,刘文辉没有制止,反而很支持他,因为他觉得只要是反蒋力量都能合作,以此来保存地盘。
1940年,刘元瑄担任第二十四军独立旅旅长,手下有三个团的兵力。
1942年,刘元瑄在在中美合办的军官训练学校受训两月。
1944年10月,刘元瑄升为第一三六师师长。
虽然刘元瑄没有率兵抗日,但他经常到处去学习,感受到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面对侵略者的入侵,只想在窝里斗。在抗日战争期间,刘文辉在西康地区抵制蒋介石的吞并,抗日结束后,也拒绝帮蒋介石打内战,刘文辉和刘元瑄的思想是一致的。
抗日战争结束后,刘元瑄的部队驻守在西昌,为了同蒋介石的西昌行辕作斗争,他办了个《新康报》,邀请进步朋友陈落、唐会昌、罗西玲等到报馆工作,他们之间经常谈及革命道理,分析时局的发展,对其思想转变起到重要作用,后来罗西玲担任他的秘书。
刘文瑄老宅
1946年初,国民党整编部队,取消了军一级的番号,第二十四军成了整编第二十四师,但部队规模还是和从前一样,刘文瑄担任整编第一三六旅旅长。
1947年,在刘文辉的指示下,刘元瑄又创办进步报刊《西方日报》于成都,自任董事长,由他的秘书许成章任总经理,报社人员均为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聘请陈落任总编,杨正南任主笔。
1947年7月,刘文辉有了让权的想法,但又怕刘元瑄太嫩了,所以只让刘元瑄担任代理整编第二十四师中将师长,部队的实际指挥权还在刘文辉手里,这让刘元瑄很郁闷,觉得幺叔对自己还是不放心。
1948年初,在第一三六师副师长肖绍成的介绍下,与中共地下组织川康边区临时工委取得联系,先后在成都、雅安同临工委领导人李维嘉等人接触,后被吸收参加“新民主主义同志会”。
王陵基
“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的主力被消灭,这时候追随蒋介石的王陵基,在四川到处捕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因此不少人逃往雅安,刘元瑄利用自己的权力保护这些人。
1949年夏天,四川省政府主席王陵基把《西方日报》的总经理逮捕,还把报社给关闭,编辑部的部分人员即转移到雅安,继续办《新康报》,直到解放。9月,经过肖绍成、李安澜介绍,由李维嘉同意吸收刘元瑄参加中国共产党,但因为手续不规范,所以没有被承认。
1949年12月,刘元瑄跟随刘文辉率部起义,宣布西康军政起义,全省和平解放,并成立“西康省临时军政会议”,刘文辉为主席,刘元瑄任副主席,代行主席职务。刘元瑄负责组织与指挥第二十四军部队配合解放军,阻击胡宗南部队南逃。
胡宗南
1950年2月,共产党的工作团来到第二十四军,刘元瑄积极支持部队改造。6月,第二十四军和解放军第六十二军,刘元瑄被委任六十二军副军长、西康军区副司令员和西康省民政厅长等职。
1956年,刘元瑄离开部队,担任过四川省体委副主任、省民革副主委、省政协常委、省政协副主席和全国政协常委,省民革主任委员等职。
1996年,刘元瑄去世。
声明: 历史公共信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