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队伍出发前的一个夜晚,一位英勇的女红军胸前背后驮着两个刚出生的婴儿,跃上战马,从瑞金出发赶到百里外的会昌城,把两个孩子托付给堂嫂抚养。她告诉堂嫂:“这个孩子姓林,刚出生十四天,是我自己的儿子;这个刚出生三天的孩子姓邓,也是红军的后代……”后来,这两个孩子的两位红军妈妈,都先后在战斗中牺牲了。
时间过去了15年,1949年,会昌解放的第7天,一位军人持公文来到会昌县人民政府,请组织上协助寻找林伯渠、邓子恢同志长征前留在苏区的两个孩子。两个孩子分别在当年那个女红军的堂嫂和另一位贫农家中找到了。一个已是烟厂的学徒工;另一个当了“裁缝”。
两个穷孩子换上新衣裤。他们明白了;他们的父亲是林伯渠、邓子恢——两位深受人民尊重的共产党领导人。
根据当事人的回忆和指点,邓子恢同志认下了“小裁缝”,新取了个名字叫邓苏生;林老认下了“烟厂徒工”,新取名“林秉苏”。开始,两个孩子各随自己的父亲住在两地,1953年,邓子恢调任中央,家居中南海,两个赣南“灰小子”又生活在一起了。
这时,他们都长成了19岁的棒小伙儿,可是,中南海的战友们发现事情有些不对了—一林秉苏白皮肤大眼睛,人们异口同声说:“这孩子怎么越长越象邓老?”邓苏生呢?人们越看越像当年林老已牺牲的那位夫人。朱总、彭总、杨尚昆等老同志都风趣地和林秉苏开玩笑:“秉苏,你到底是林老的儿子还是邓老的儿子呀?”后来一调查,果然是弄错了。于是,1954年两位革命老人更换了儿子。
邓子恢
按说,两个孩子也应该重新“更名改姓”了,可是他们都久久没有这样做。秉苏依然姓“林”,因为他已同林老一家相亲相处;而苏生呢,还姓“邓”,他说:“两家老人都说过,我们都是革命的后代,叫什么名字,在哪家生活都是一样的,名字不过是个符号。”他俩谁也没有改姓名。十年以后,邓子恢同志因推广农村生产责任制受到不公正的批评,处境十分困难。此时此刻,他的亲生儿子默默地思考着是与非。决然把自己的名字“林秉苏”三个字改为“邓瑞生”,以此表达对父亲的崇敬和热爱。也因为这个原因,林伯渠同志的亲生子苏生,却丝毫不顾忌什么,坚持姓“邓”,他至今大名“邓苏生”。
1963年,邓苏生以优秀成绩毕业于北京政法学院法律系。小伙子写得一手好字,作文章也很漂亮,按条件完全有理由留在北京。但他没有忘记当年收养他的赣南阿妈,平时省下生活费寄给她,老人家经常悄来他爱吃的土特产。他的分配志愿是江西、福建。终于,苏生被分到赣南当了司法下部,娶了会昌县一名女社员为妻。
从那时到现在,邓苏生事事不愿显露自己,更不愿抛头露面把父亲林伯渠的赫赫威名亮出来。邓老的儿子邓瑞生是湖南湘潭电机厂的工程师,妻子是位中学教师。邓瑞生不留北京到湖南是一举两得,妻子能和母亲团聚,他去会昌看望收养他的赣南阿妈也更近便。他也从来没有亮过父亲邓子恢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