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柠 时也运也
近几年数十名干部的输送,“金融副省长”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放眼今年年内,金融业已输送两员“金融副省长”:分别出身银监系履新湖南省副省长的王俊寿和年初在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任上调任陕西省副省长的李钧。
《行长速览》了解到,上周开始便有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高管陆续接受考察,此次或将再度选拔出两名“金融副省长”。目前来看,四大行中一位副行长基本上已确定选派,只待官宣。
这样想来,2023年1月也是一次从两家国有大行分别提拔一名“金融副省长”,分别为赴任河南省的时任建行副行长张敏和赴任海南的中行副行长陈怀宇。
据《行长速览》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任的“金融副省长”至少有14名(如下图,如有遗漏欢迎留言补充),其中多数都兼任省级党委金融办主任、金融工委书记。
而从大行视角来看,五大国有行及两大政策行迄今已至少走出19名金融副省长,其中由中国银行副行长调任金融副省长的有三位(朱鹤新、刘强、陈怀宇),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任上履新的有三位(康义、郭宁宁、蔡东),中国工商银行两位(李云泽、谭炯),中国建设银行三位(张立林、王浩、张敏),交通银行三位(王江、吴伟、蔡允革),中国进出口银行两位(宁咏、李钧),国家开发银行两位(丁向群、马欣)。
注:梳理逻辑为金融副省长调任前的职务,并非履历上长期供职单位
不难发现,这些“金融副省长”被选拔之时都是行内的少壮派“中流砥柱”。此外,经梳理,上述人员学历上近八成最高学历达博士水平,专业上大多系出经济金融类,在硕博阶段,也有不少是管理学专业,毕业院校亦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清华、复旦、人大、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学府。
事实证明,近两年回归的“金融副省长”都成为金融业重要领导干部。新近就有个典型案例,就在10月22日,在地方工作七年的“老中行”、同时也是金融业少有的中央委员丁向群回归,虽并非回到其成长起来的银行业,到任的机构也是保险业龙头——中国人保。
今年的另外一起“金融副省长”重磅回归则是吴清。2月, 时任上海市委副书记吴清回归掌舵中国证监会,接棒易会满。再有比较典型的便是“李局长”,2023年5月,“老建行”李云泽从四川回归金融业,掌舵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这样来看,一局一会的“一把手”均刚从金融副省长任上回归,实际上央行的重要干部亦有从地方回归而来的,国家外汇管理局现任局长朱鹤新2016年出任四川省副省长,2018年回归金融业到任央行。
可见,“金融副省长”回归到监管系统作为“裁判员”是一个常见路径,另一大路径便是副省长们的“老本行”——银行家。比如,国家开发银行现任行长谭炯此前曾贵州省副省长;中国银行现任董事长葛海蛟也是去年刚从河北回归...
归去来兮,无论金融副省长们如何流动,本质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让金融发挥作用,无论是促进地方的高质量发展抑或是防范地方金融风险。只不过现阶段来看,地方政府亟需专业人才梳理财经条线。民生证券研究院曾发布研报称,在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的变局之期,各地有金融履历的领导统筹协调相关工作,无论是对于短期效果还是中长期机制的构建都意义重大。
此外,“金融副省长”现象背后,除有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外,也成为金融干部锻炼提升的新赛道。在基层历练过、熟悉央地金融监管的金融副省长们,对于金融业的真实情况以及与民众的关系有了近身观察,对于金融的人民性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他们不断被赋予更为重要的岗位,也将更有利于顺畅地推进新一轮央地金融监管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