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畅游孔府,好奇询问曲阜书记孔子玉:你和孔子是一家人吗?
1952年秋日,一位特殊的客人来到了孔子故里曲阜。这位身着黄呢子大衣的客人,正是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在参观孔府的过程中,毛主席饶有兴致地询问着当时的曲阜县委书记孔子玉各种问题。当谈及孔府的历史渊源时,毛主席突然问道:"你和孔子是一家人吗?"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引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究竟这位姓孔的县委书记与至圣先师有何渊源?他又是如何在新中国成为曲阜县委书记的?毛主席为何会对此产生兴趣?让我们跟随着这段尘封的历史记忆,一探究竟。
一、毛泽东与曲阜的历史渊源
1920年4月11日,二十七岁的毛泽东从北京前往上海的途中,特意选择了一条绕道曲阜的路线。这次造访并非临时起意,而是经过精心策划的行程。在抵达曲阜之前,毛泽东已在北京期间,通过李大钊介绍,结识了多位研究儒学的学者。这些学者向他详细介绍了孔子及其思想,引发了他对曲阜这座文化古城的浓厚兴趣。
当时的曲阜,虽然已经不再是鲁国故都的繁华景象,但"三孔"建筑群仍然保持着庄严肃穆的气势。抵达曲阜后,毛泽东首先参观了孔庙。在大成殿前,他仔细阅读了殿前的御制碑文,这些碑文记载了历代帝王对孔子的追封。随后,他又来到杏坛,这里相传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在杏坛驻足良久,毛泽东还向当地的解说员详细询问了孔子教育弟子的方法。
在参观孔府时,毛泽东特别关注了藏书楼。当时的孔府藏书楼收藏了大量珍贵典籍,其中不乏历代学者对儒家经典的注解。毛泽东在这里停留了较长时间,翻阅了多部古籍,并不时询问陪同人员有关典籍的来源和内容。
最后一站是孔林,这里是孔子及其后裔的陵寝所在地。漫步在这片古老的墓园中,毛泽东向随行人员了解了孔子后裔的历史沿革。当得知孔府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并且在清朝时期仍享有特殊待遇时,他对这种特殊的历史现象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这次参观给年轻的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之后的日记中,他详细记录了这次参观的经历,并对孔子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思考。特别是孔子"有教无类"的理念,以及重视实践的教学方法,都引起了他的关注。这些思考也影响了他后来对教育问题的看法。
这次曲阜之行,不仅使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他日后处理传统文化问题积累了第一手的经验。正是这次经历,为他32年后重访曲阜埋下了伏笔,也为他日后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奠定了基础。
二、从济南到曲阜的专列之旅
1952年10月27日,结束了在济南的考察工作后,毛泽东主席决定前往曲阜。专列从济南站缓缓启动,沿着胶济铁路向东南方向驶去。这条铁路是德国人在1904年修建的,当时主要用于运输胶州和济南之间的物资,如今却承载着新中国领导人重访孔子故里的重要使命。
列车进入泰安境内时,已是下午时分。专列在泰安站短暂停靠,毛主席在罗瑞卿、杨尚昆等人的陪同下,在站台上散步。泰山的雄姿映入眼帘,让毛主席停下了脚步。这座被古人称为"五岳之首"的山峰,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巍峨。
就在这时,一位老火车司机从机车上下来向毛主席致意。这位司机名叫张德山,是济南机务段的老工人。当得知张德山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开过火车时,毛主席特意同他交谈起来。张德山向毛主席介绍了当年在敌后运送物资的经历,以及铁路工人如何配合八路军破坏日军运输线的往事。
重新登上专列后,毛主席在会客室里与随行人员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历史对话。谈话从泰山的历史延伸到了整个山东的文化渊源。当列车经过邹县时,毛主席特意提到了这里是孟子的故乡,并将话题引向了儒家文化在山东的传播。
在谈话间隙,专列路过了枣庄煤矿区。透过车窗,可以看到矿区的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紧张地生产。这时,高克亭向毛主席汇报了山东工业发展的情况。毛主席对山东的工业化进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特别询问了老工业基地如何与新建工厂相结合的问题。
列车继续向南行驶,途经微山湖时,毛主席谈起了这里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战略地位。微山湖区曾是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战士在这里与敌人周旋。随行的许世友将军也补充了一些当年在微山湖区作战的经历。
快到兖州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专列上的灯光亮起,照亮了会客室内热烈讨论的人们。毛主席此时提出了一个问题:"兖州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地方?"这个问题引发了新一轮的讨论。有人提到兖州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重要城邑,也有人谈到这里是北宋大文豪苏轼曾经做过知府的地方。
就这样,在历史与现实交织的谈话中,专列最终驶入了兖州站。站台上,早已等候多时的曲阜地方干部们列队欢迎。此时的毛主席,已经为即将到来的孔府之行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孔府参观中的三个特殊时刻
从兖州抵达曲阜后,毛泽东主席首先来到了孔府。这座始建于宋代、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庄重。迎接队伍中,有一位年过七旬的老艺人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这位名叫王德修的老人,是孔府里的御用厨师,曾为末代衍圣公孔德成掌勺多年。
第一个特殊时刻发生在大堂之上。王德修向毛主席介绍了孔府"六十四道菜"的由来。这套菜系始于明朝,每道菜都有其典故和寓意。当王德修说到"一菜一故事,一碗一乾坤"时,毛主席饶有兴致地询问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龙凤呈祥"。这道菜用山东特产的胶东大公鸡和淮扬河豚制作,象征着南北饮食文化的融合。王老还特意提到,这道菜在清朝年间,曾被选入《天府珍馐》,作为孔府最负盛名的菜品。
第二个特殊时刻出现在奎文阁前。这座建于明代的藏书楼,是孔府最重要的文化场所之一。当地的文物保管员向毛主席展示了一本珍贵的《四库全书》抄本。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版本与其他抄本略有不同,书页的空白处还有历代衍圣公的批注。毛主席仔细翻阅了其中的《论语集注》部分,并对书中的一些特殊标注提出了问题。
在穿过曲阜县博物馆时,毛主席注意到了墙上挂着的一幅清代山水画。画作的右上角有一行小字:"继往开来"。这四个字引发了毛主席的兴趣,他向随行人员询问了这幅画的来历。原来这是乾隆年间一位进士送给当时衍圣公的贺礼,画中的山水取景正是曲阜本地。
第三个特殊时刻发生在毛主席即将离开孔府时。他走到一处影壁前,提笔写下了"继往开来"四个大字。这个场景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这四个字不仅呼应了此前看到的那幅画作,更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新态度。当地的文物工作者立即请来专业人员拓印下来,这幅字后来被镌刻成碑,至今仍保存在曲阜。
就在书写完毕之际,一阵悠扬的古琴声从远处传来。原来是孔府的老艺人赵兰庭在演奏《高山流水》。这位八十多岁的老艺人,是孔府最后一位专职琴师。当得知赵老已经在孔府弹琴六十余年时,毛主席特意走近倾听,并详细询问了这首曲子的来历。赵老告诉毛主席,这首曲子最早记载于《史记》,讲述的是伯牙子期知音的故事。
四、孔子玉书记与毛主席的对话
在孔府参观过程中,曲阜县委书记孔子玉一直陪同在毛主席身边。当走到孔府的崇圣祠时,毛主席突然转向孔子玉,问道:"你和孔子是一家人吗?"这个看似随意的问题,引出了一段别具意义的对话。
孔子玉向毛主席介绍了自己的家世。他出生在曲阜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祖上虽然姓孔,但并非孔子嫡系后裔。在解放前,他家与其他贫苦农民一样,在孔府庄园里佃种土地。1937年,年仅16岁的孔子玉就参加了抗日武装。在战争年代,他随八路军转战鲁南,从一名普通战士逐步成长为基层干部。
听完孔子玉的自述,毛主席又询问起曲阜解放后的土地改革情况。孔子玉详细汇报了1948年曲阜土改的经过。当时,孔府拥有大量土地,分布在曲阜周边数十个村庄。土改工作队进驻后,首先对孔府的土地进行了清查登记。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不少珍贵的历史文物,其中包括大量古籍和碑刻。
谈话间,两人来到了孔府大院的明伦堂。这里曾是孔府学堂的所在地,许多学子在此研习经典。孔子玉向毛主席介绍说,解放后,这里被改建成了曲阜第一所完全小学。原来的藏书也都移交给了县图书馆,供群众阅览。
毛主席对学校的情况特别关注,详细询问了学生人数和师资力量。孔子玉报告说,目前学校有学生三百余人,其中不少是当地农民的子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保留了一些传统文化课程,比如每周都有诵读经典的课程,但内容已经做了适当调整。
在参观即将结束时,毛主席问起了曲阜的文物保护工作。孔子玉介绍说,县里专门成立了文物保管所,负责"三孔"的保护工作。在整理文物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不少珍贵的历史资料,包括明清两代皇帝赐给衍圣公的诏书和御制诗文。这些文物不仅记录了孔府的历史,也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玉还特别提到了一件事。在清理孔府文物时,工作人员在一间密室里发现了一批民国时期的档案。这些档案记录了抗战时期日本人来孔府"参访"的详细情况,以及当时衍圣公府对此的态度。这些材料后来都被整理归档,成为研究这段历史的重要资料。
对话最后,毛主席询问了曲阜的经济发展计划。孔子玉汇报说,县里正在规划建设新的工业区,同时也在探索如何将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结合起来。他提出,要把曲阜建设成既能传承文化又能发展经济的现代化城市。
五、孔庙祭祀仪式的意外发现
1952年10月27日下午,在结束了孔府的参观后,毛泽东主席来到了孔庙。恰逢孔庙的老管理员赵庆元正在整理文物档案,其中一份清代的祭祀记录引起了特别的关注。这份记录详细记载了乾隆皇帝亲临曲阜祭孔时的情形。
赵庆元向毛主席展示了大成殿内的祭器陈列。这些青铜礼器大多源自明清两代,但其造型和纹饰却遵循着周代的古制。在整理这些文物时,工作人员在一件貌不惊人的铜鼎底部,发现了一个暗格。打开后,里面竟然藏有一份康熙年间的祭祀礼单。这份礼单不仅记录了当时使用的祭品种类,还详细说明了每种祭品的来源和准备方法。
在大成殿的东侧,一位名叫孔祥礼的老人正在教导年轻工作人员辨认殿内的楹联。这位老人是前清秀才,曾参与过孔庙的祭祀活动。他向毛主席介绍说,孔庙的祭祀仪式历来有"三献"之规:即初献、亚献、终献,每一献都有特定的礼乐相配。在整理祭祀文物时,他们在乐器室发现了一套完整的明代编钟,这些编钟上还刻有详细的音律说明。
走到大成殿后殿时,文物工作者张明久向毛主席汇报了一个重要发现。在整理一个旧箱子时,他们找到了一本残破的手抄本,记载了元代至明初期间孔庙祭祀仪式的变迁。这本手抄本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仅记录了官方的祭祀规程,还详细描述了民间百姓参与祭祀活动的情况。
在东庑下,一群文物修复人员正在对一块残损的石碑进行修复。这块石碑立于明永乐年间,上面刻有当时的祭祀乐章。修复工作中,他们在碑座下发现了一个铜匣,里面装有一份清代光绪年间的祭孔文书。这份文书记载了当时参与祭祀的官员名单,以及各地进贡的祭品清单。
来到孔庙大门外的泮池边,当地的老人王德昌讲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在抗战期间,为了保护孔庙的文物,当地百姓将大量珍贵的祭祀器具藏在了泮池底部特制的暗格中。这些文物在解放后被完整地取出,其中包括一套用于记录祭祀仪式的竹简。
在参观即将结束时,文物保管员在整理一座佛龛时,意外发现了一份残缺的《祭孔礼仪图》。这套图样绘制于明代中期,详细展示了祭祀时的场地布置、人员站位和礼器摆放位置。图中还特别标注了不同时期祭祀仪式的细微变化,成为研究古代礼制的重要资料。
这些新发现的文物和档案,不仅补充了孔庙祭祀史的空白,也为研究中国古代礼乐制度提供了新的史料。随着整理工作的继续进行,更多的历史细节正在被逐步揭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