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44年的一个清晨,湖北襄阳一个普通农家小院里,突然闯入了一队日伪军。他们端着枪,在一名臭名昭著的汉奸带领下挨家挨户搜查。当他们闯入周家时,发现东屋里躺着一个病人。日军用枪指着病人,大声喝问。眼看这个"病人"就要被日军带走,一场悲剧即将发生。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物出现了,一个让汉奸闻风丧胆的名字被提起。令人不解的是,为何这个名字能让嚣张跋扈的汉奸突然变得如此惊恐?又是什么样的力量,能让一个铁杆汉奸主动为新四军伤员开脱?这个看似不可能的转折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一、周家收留伤员
1944年2月15日,襄西指挥部第33团在穿越汉水、宜水一带时,遭遇了日军的伏击。当时,新四军正在执行一项重要任务,要将一批军用物资转移到鸦雀岭根据地。这批物资中包含了大量的医疗用品和弹药,是根据地急需的补给。
在渡过沮水时,日军突然从上游方向发起进攻。第33团在掩护物资转移的过程中,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战斗持续了整整两个小时,新四军成功保护了大部分物资安全转移,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在这场遭遇战中,共有七名战士负伤。其中包括担任通讯员的周庭俊,他在传递军令时被流弹击中腰部。由于部队必须继续西进,无法带着重伤员快速行军,团首长决定将伤员临时安置在当地群众家中。
周兴发一家住在湖芦荡旁的周家台子,是当地的老农户。周兴发平日里靠着贩卖土货为生,在村里颇有声望。他听说新四军需要帮助,毫不犹豫地同意收留了腰部负伤的周庭俊。
起初,为了躲避日军的搜查,周兴发将周庭俊藏在自家后院的地窖里。这个地窖原本是用来储存红薯和大白菜的,周家特意清理出一块地方,铺上干草,又在角落里放了一个木桶用作便器。
地窖里潮湿阴冷,而且空气不畅,对伤患的恢复很不利。但在最初的半个月里,周庭俊不得不一直藏在这里。每到深夜,周兴发的妻子梁红英才敢摸黑送些吃的下去,顺便帮他换药。
为了照顾周庭俊的伤势,梁红英想尽办法。她每天都会煮一些容易消化的饭菜,还特意从集市上买回几味草药,熬成药汤给周庭俊服用。周兴发的母亲更是从自己的老棉袄上拆下棉花,给周庭俊做了一个软垫,减轻他躺卧时的疼痛。
直到三月初,日军的搜查行动逐渐减少,周家才敢将周庭俊转移到东屋养伤。东屋的条件要好得多,不仅有一张正经的床铺,还能适时透透气、晒晒太阳。为了掩人耳目,周家对外说这是他们的亲戚,从江口做了手术回来养病。
二、日伪军突袭
1944年3月19日上午,周家台子村突然响起了急促的狗吠声。紧接着,一队约二十多人的日伪军出现在村口。走在最前面的是身着黑色长衫的郝皋松,此人在襄西一带臭名昭著,不仅帮助日军搜捕抗日分子,还经常勒索乡民,欺压百姓。
郝皋松这次带队来到周家台子村,是因为得到密报,说有新四军的伤员藏匿在这一带。日军为了打击新四军的地下网络,专门组建了一支"清乡队",由郝皋松负责带队搜查可疑人员。
当时,周兴发正赶着去草铺赶集。日伪军进村的消息很快传开,街坊邻居们纷纷关紧门窗。梁红英站在院门口,看着日伪军挨家挨户搜查,一户接一户地逼近周家。
清乡队的搜查极其粗暴。他们不由分说就踹开村民家的门,翻箱倒柜,搜查地窖和粮仓。但凡发现可疑的痕迹,就要严刑拷打屋主。有一户人家因为地窖里发现了几件旧军装,全家老小都被拖出来盘问。
轮到周家时,郝皋松带着四名日军士兵闯入院内。两名士兵守在院门口,另外两名跟着郝皋松挨个房间搜查。当他们推开东屋门时,发现周庭俊正躺在床上。
日军士兵立即用枪指着周庭俊,命令他起床。因为腰伤未愈,周庭俊动作迟缓,这引起了日军的怀疑。一名日军士兵上前检查,发现周庭俊的腰部有伤。这种伤势与他们此前接到的情报极其吻合。
就在日军准备动手时,周家老太太冲了进来。她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地求情,说这是自己的小儿子,刚在江口做完手术回来。梁红英也赶紧编造说辞,说是尿结石手术,还特意指着床边的药包和医院收据作证。
这时,街坊邻居们也都围了过来。他们七嘴八舌地为周家说话,有的说认识周庭俊多年,有的说亲眼看见他去江口做手术,还有人提到周家老太太守寡多年不容易。人群渐渐将郝皋松围在中间。
郝皋松虽然凶狠,但也不敢贸然得罪太多村民。正当他左右为难之际,人群中突然有人提到了刘其祥的名字。这个名字一出,郝皋松的脸色顿时大变。他慌忙跑进屋内,对着日军士兵连连摆手,用蹩脚的日语解释说这是"大大的良民"。
三、洪帮与地下抗日网络
在襄阳一带,洪帮是一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组织。抗战爆发后,以刘其祥为首的洪帮成员,逐渐发展成为一支重要的抗日力量。刘其祥原本是洪帮在襄西地区的堂主,1938年日军侵占襄阳后,他开始秘密组织帮众收集情报,协助新四军的抗日行动。
1943年末,刘其祥建立了一个覆盖襄阳、宜城、枣阳三地的地下情报网。这个网络以当地的商铺、茶馆为联络点,借助走街串巷的小贩和货郎传递消息。洪帮成员白天做生意,暗地里却在为新四军搜集日军的军事情报。
为了掩护这个地下网络,刘其祥还在襄阳城内开设了一家"裕泰杂货店"。这家店不仅是情报传递的枢纽,还成了新四军伤员的临时安置点。店铺后院的地下室经过特殊改造,可以同时容纳五六名伤员。
周家台子村距离襄阳城约三十里,正好位于新四军和洪帮地下网络的交通线上。村里的周兴发就是这个网络中的一员。他每天推着小车去草铺赶集,实际上是在为地下网络传递情报。他的货担里总会夹带着一些写有密码的纸条,这些纸条记录着日军的调动信息。
刘其祥的情报网不仅为新四军提供军事情报,还在必要时组织营救行动。1943年冬天,就曾成功解救过三名被日军俘虏的新四军战士。当时,刘其祥派人假扮成日军的翻译官,趁着押送途中制造混乱,将这三名战士救出。
在周家台子村,像周兴发这样的地下网络成员还有好几个。他们表面上都是普通的农民或商贩,实际上却组成了一个严密的情报传递链。每当新四军需要帮助时,这些普通百姓就会默默行动起来,或是提供藏身之所,或是传递重要情报。
为了确保网络的安全,刘其祥制定了严格的联络规则。每个成员只知道与自己直接联系的两个人,上线负责传递上级指令,下线负责执行具体任务。即便网络中有人被捕,也不会暴露整个组织。这种环形联络方式,让日军始终无法摸清地下网络的全貌。
在襄西地区,洪帮的力量逐渐渗透到了日伪政府内部。一些看似忠于日军的汉奸,实际上是刘其祥安插的暗线。这些人在关键时刻常常能够化解危机,营救被困的抗日人员。而郝皋松之所以对刘其祥的名字如此忌惮,正是因为他曾亲眼目睹过洪帮是如何处置背叛者的。
四、郝皋松的秘密
郝皋松在襄阳地区担任日军清乡队长期间,曾经历过一件足以致命的事情。1943年夏天,他奉命押送一批抗日分子前往襄阳城内的日军特务机关。押送途中,他命令手下对这些抗日分子实施毒打,导致其中两人当场死亡。
这件事本该成为他在日军面前邀功的资本,但几天后,他收到了一封来自洪帮的警告信。信中不仅详细记录了他的所作所为,还附上了他与家人的日常活动记录。更令他震惊的是,信中提到了他曾经参与过的一桩见不得人的勾当。
1942年底,郝皋松与日军特务共谋,诬陷了当地一位富商为抗日分子。这位富商被捕入狱后,他们瓜分了对方的家产。然而,富商的真实身份是刘其祥的同族兄弟。洪帮经过详细调查,掌握了这起案件的全部证据。
从那以后,郝皋松开始收到一系列警告信。每封信都准确记录着他的行踪,甚至连他在家中的私密谈话也一字不差地记录在案。有一次,他在家中的饭碗里发现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他前一天与日军队长密谈的内容。
这种无形的压力让郝皋松日渐惶恐。他发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洪帮的监视之下。更令他害怕的是,当时已有多名与他身份类似的汉奸相继遇害。其中就包括隔壁县的清乡队长张明德,此人在一个雨夜被人割断了喉咙。
1944年初,郝皋松终于接到了来自刘其祥的密令。他被要求在执行清乡任务时,必须暗中配合洪帮的行动。如果发现新四军的伤员或地下工作人员,就要想办法解救。作为交换,洪帮承诺不会追究他之前的罪行。
为了自保,郝皋松不得不接受这个条件。他开始在执行任务时暗中放水,有时故意带错方向,有时故意延误时间,给抗日分子以逃脱的机会。他还经常向洪帮通报日军的行动计划,使得许多原本可能暴露的地下网络成员得以及时转移。
这天在周家台子村,当村民提到刘其祥的名字时,郝皋松立即意识到周庭俊的真实身份。按照与洪帮的约定,他必须设法保护这名新四军伤员。于是,他马上转变态度,主动向日军士兵解释这是一个"良民",并催促部队尽快离开这个村子。
临走时,郝皋松还特意在周家多停留了一会儿,大声宣布这家"清白无辜"。这样做既可以打消日军的疑虑,又能向洪帮表明自己确实在执行约定。当天晚上,他又派人送来一份证明,证实周庭俊确实是因病住院,这为日后可能的盘查提供了掩护。
五、营救行动
经过这次突袭事件后,周家台子村的地下网络意识到情况已经不太安全。3月21日深夜,周兴发借着送货的机会,将情况报告给了襄阳城内的裕泰杂货店。刘其祥立即做出决定,必须尽快将周庭俊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为了确保转移行动万无一失,刘其祥制定了一个周密的计划。首先,他让裕泰杂货店的伙计打探到日军近期将在襄阳城举行一场军事演习。这场演习会调动大量驻军,势必会减少各个检查站的兵力。
3月25日凌晨,一辆装满白菜的马车停在了周家门口。赶车的是洪帮成员李德山,他平时在襄阳城经营一家马厩,经常往返于城乡之间运送蔬菜。李德山事先已经打通了几个重要关卡,这些关卡的把守人员不是洪帮的自己人,就是收了好处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为了以防万一,刘其祥还在沿途安排了几个接应点。每个接应点都由当地可靠的村民看守,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就会燃放爆竹示警。这种示警方式在当时很普遍,日军不会产生怀疑。
清晨五点,周庭俊被小心翼翼地安置在马车上,用白菜遮挡严实。马车刚出村口不久,就遇到了第一个检查站。站岗的正是郝皋松的手下。按照之前的安排,郝皋松特意调走了几名日军士兵,只留下认识李德山的伪军。
就在马车即将通过检查站时,意外发生了。一队日军突然从东边的小路转出来。这是一支临时调动的巡逻队,他们正要去增援演习地点。李德山不动声色地摸了摸藏在裤腿里的手枪,但很快发现这支巡逻队行色匆匆,只是随意扫了一眼马车就继续赶路。
接下来的路程更加惊险。在距离襄阳城还有五里地的地方,一个暗哨点传来了示警。原来日军在城门口临时增设了检查站。李德山立即调转马头,改走一条偏僻的小路。这条路是洪帮专门开辟的秘密通道,虽然崎岖难行,但可以绕过城门直接进入城内。
下午两点,马车终于抵达了裕泰杂货店。店伙计们装作在卸货,迅速将周庭俊转移到地下室。当天晚上,刘其祥又派人将他送到了城外的一个秘密据点。这个据点是新四军与洪帮之间的中转站,专门负责转移受伤的战士和地下工作人员。
这次营救行动的成功,不仅挽救了一名重要的地下工作人员,更显示出洪帮地下网络的强大能力。从周家台子村到襄阳城,短短三十里路程,动用了数十名地下工作者,涉及了村民、商贩、伪军等各个层面的人员。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构成了一个严密的营救网络。
就在周庭俊安全转移的第二天,日军果然再次对周家台子村进行了搜查。但这时,他们搜查的已经是一个空屋子。而郝皋松面对日军的质问,只是出示了那份证明,说周庭俊已经去江口复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