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监狱奇才,枪毙前一晚发明神器,从死刑犯变成拿工资的科学家

柏拉图得诉说 2024-10-07 18:12:28

“学好数理化,走进监狱都不怕”。

他绝对是我国“最牛死刑犯”,三次被抓,两次成功越狱。

从22岁开始犯罪,没钱就去骗银行,没车就去盗警车,被抓就自己撬手铐逃跑。

死刑前一夜,他发明出了神器,不仅躲过枪毙还申请了专利,之后他更是凭借天才的头脑不断减刑。

出狱后他名利双收,摇身一变成了高高在上拿国家工资的科学家,出狱五年完成4项专利。

拥有绝对的天才头脑,李红涛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又重新拾起?

感情纠葛引发的犯罪之路

作为浙江大学电子系的毕业生,年轻时的李红涛和同班女友一起来到昆明安家,本该开启美好的人生篇章。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红涛在一家咖啡馆里结识了一位名叫小雨的在校女大学生。小雨青春靓丽,充满活力,与李红涛成熟稳重的气质形成鲜明对比。

两人很快陷入了热恋,常常在校园里漫步,畅聊人生理想。李红涛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重新找回了青春的激情。

然而当妻子偶然发现李红涛手机里与小雨的亲密短信时,她崩溃了。

就在李红涛陷入感情漩涡无法自拔时,一个看似能够解决问题的机会出现了。他的大学同学王明找到他,提议一起创业开公司。

然而,由于缺乏资金,李红涛铤而走险,伪造某单位的银行印鉴,从银行将这个单位的钱转入预先用假名开立的账户。

他安慰自己,等公司运作起来就立即还钱,不会有人发现的。

第一次成功骗汇8万元后,李红涛似乎尝到了甜头。他开始幻想着用这笔钱不仅可以创业,还能挽救自己摇摇欲坠的婚姻。

然而,当他准备第二次骗汇10万元时,事情却出了岔子。银行工作人员起了疑心,仔细核对后发现了问题。

李红涛的同学王明当场被抓获,而李红涛本人也在第二天落入法网。在被押送途中,他竟然还在哼着歌,心里已经在盘算着逃跑的方案。

三次越狱:从诈骗犯到死刑犯

李红涛的第一次越狱堪称教科书级别。1992年4月18日,也就是被抓的当天,他趁民警吃饭时成功脱逃。

李红涛点点头,装作一副认命的样子。

然而,就在民警转身的瞬间,李红涛迅速起身,悄无声息地跟在小张身后。

当小张锁上牢房门准备离开时,李红涛突然加速,从小张身边一闪而过,冲向了走廊尽头的安全门。

逃脱后,他并没有慌乱,而是冷静地回到家中,准备好逃亡所需的物品,然后乘火车逃到贵阳。

在火车上,李红涛伪装成一位商务人士,西装革履,手里还拿着一份报纸,看起来与其他乘客毫无二致。

这辆车成为他逃亡路上的重要工具,但也差点成为他的催命符。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由于车技不熟练,李红涛连人带车翻进了路边的沟里。

就在李红涛以为自己命不久矣的时候,一位路过的农民发现了翻车的奥迪。这位好心的农民不顾大雨,冒险爬下沟渠,将昏迷的李红涛救了出来。

醒来后的李红涛发现自己躺在一间简陋的农家小屋里,身上盖着厚厚的棉被,一位老农正在为他熬制中药。

李红涛心存感激,但他知道自己不能久留。休息了一晚后,他婉拒了老农的挽留,继续踏上了逃亡之路。

然而,李红涛并不满足于此。他在一家饭店门口看到一辆警车,竟然大胆地将其偷走。开着警车,他用24小时就从南宁开回了昆明。

回到昆明后,李红涛并没有躲藏,反而多次去看望他的婚外女友小雨,这种行为既大胆又鲁莽。

他甚至在校园里公开与小雨约会,仿佛忘记了自己是个在逃犯。小雨不知道李红涛的真实身份,只是单纯地享受着这段刺激的恋情。

1992年6月19日,李红涛在女友就读的大学校园内被第二次抓获。

当警察出示逮捕证时,小雨震惊地看着李红涛,眼中充满了不可置信和失望。这一刻,李红涛意识到自己不仅失去了自由,也永远失去了小雨的信任。

这次被捕后,李红涛表现得异常坦率,不仅交代了诈骗的细节,还主动供述了出逃和盗窃汽车的经过。

在收审所里,李红涛度过了漫长的四五个月。

他曾警告办案人员,如果三个月内不处理他的案子,他可能会再次逃跑。这个威胁被当作玩笑一笑而过,却深深刺激了李红涛的自尊心。

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李红涛再次策划越狱。这次,他不仅自己逃脱,还策动了另外两名在押犯。他们花了几天时间,用自制工具挖通了监所墙壁。

然而,命运再次眷顾了李红涛,他成功逃脱,而其他两名同伙却被抓获。

死刑判决与意外转机

第三次被捕后,李红涛被押解回昆明市第一看守所。

李红涛不厌其烦地向管教民警提出做实验的要求。起初,管教们都认为这是李红涛又一个逃跑的诡计。

看守所领导经过认真研究,冒着风险同意了他的请求。他们甚至为李红涛提供了一间专门的监舍做实验。

就在这时,1993年11月1日,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李红涛作出一审判决:以诈骗罪、逃脱罪、盗窃罪,数罪并罚,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这个判决对李红涛来说并不意外,但它无疑给他的实验增添了紧迫感。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奇迹出现了。看守所领导再次允许李红涛进行第二次实验。

更令人惊讶的是,看守所所长孙尔云亲自邀请云南省电器科学研究所的专家到看守所,对李红涛进行现场指导。

专家们起初对这个死刑犯的发明持怀疑态度,但当李红涛详细解释他的设计理念时,他们惊讶地发现这个想法确实有独到之处。

在专家们的指导下,李红涛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他日夜不停地工作,修改设计,调试参数。

所长孙尔云连夜写了一份请求暂缓执行死刑的报告,经过层层审批,最终获得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同意,暂缓执行死刑。

这个决定不仅挽救了李红涛的生命,也为中国的司法实践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案例。

从死刑犯到发明家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看守所为李红涛申请专利,甚至带他到电器研究所测试数据,完善模型。

这种做法在当时无疑是极为罕见和大胆的。每次外出,李红涛都会被戴上手铐脚镣,由多名警察严密看守。

但他并没有再次逃跑的念头,而是全身心投入到研究中。

0 阅读:0

柏拉图得诉说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