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似乎有点大水漫灌的迹象了。
为什么会这样?现在有了新的政策目标!
一、降息
10月21日,中国开始史诗级降息,1年期和5年期LPR同时降息25个BP,分别调降至3.1%和3.6%。
1、年内第三次降息。
今年2月20日,5年期以上LPR较上期下降25个基点,1年期LPR维持不变;7月22日,1年期、5年期以上LPR较上期均下降10个基点。
2、降息力度历史最大。
我们LPR降息的“步长”是5个BP,之前也经常一次降息5个BP。遇到特殊情况,也会一次降息10个BP。
10月份,1年期和5年期LPR同时调降25个BP,降息力度创历史纪录。
3、降息力度超市场预期
25个BP,是以往单次降息最大幅度。另外,官方放口风降息幅度也是20-25个BP。
这意味着,本次降息是途径依赖下的顶格降息幅度,大超市场预期。
其他基准利率也都全部下调,比如7天逆回购利率、MLF利率等等。
一句话,我们正在全面、大幅地降息,预计未来还会继续降息,降息幅度和速度史无前例。
二、降准
今年2月份,央行已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9月27日,央行又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并且,官方表放狠话:预计年底前将进一步降准。
央行潘行长10月18日表示:预计年底前视市场流动性情况,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0.5个百分点。
一年连续三次降准,这种幅度恐怕也是史无前例。
三、新创两个工具,直接向市场大规模注入流动性。
央行新创了两个货币政策工具:一个是面向大股东创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另一个是,面向“证券、基金、保险公司”等非银机构将创设互换便利。
10月10日,央行落地“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工具,首期规模5000亿元。
潘功胜表示,只要做得好,“第一期5000亿元,还可以再来5000亿元,甚至可以搞第三个5000亿元”。
10月18日,央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发布《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落地“面向大股东创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收齐规模3000亿,已经有21家银行开始行动。
潘行长表示,“如果这项工具用得好,可以再来3000亿元,甚至可以再搞第三个3000亿元,都是可以的。”
这意味着,央行正在想方设法地直接向市场大规模注入流动性,未来准备继续大规模注入流动性。
四、金融条件大幅放松
我们当下的信贷条件和信贷环境已经十分宽松了,只要有融资需求,基本上就能够得到满足。
尤其是房贷利率下调之后,信贷条件更是极度宽松,首付比例仅15%;除一线城市外,其他城市二套房等首付比例也降至15%。
是个人,只要买房,就能撬动6-7倍的杠杆,100万撬动600-700万。
这种金融条件,属于历史最宽松。
总之,无论从哪方面看,当下的货币政策都异常宽松,称其为“大水漫灌”也不为过。
为什么要“大水漫灌”呢?
1、经济下滑超预期,不刺激不行了。
前三季度GDP累计同比4.8%,三季度当季同比4.6%,若需完成全年5%的增长目标,四季度可能需要5.3%及以上的增速。
2、财政部坐镇,补充银行准备金,创造宽松条件。
具体来说就是,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银行风险问题解决了,为调降政策利率打开政策空间。
准备开始拉高通胀?
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作题为《高质量发展与中国经济动态平衡》的主题演讲。他表示,进一步健全货币政策框架,目标体系方面将把物价合理回升作为重要考量。
关键词:货币政策,目标:拉高通胀。
也就是说,我们的货币政策,已经将拉高通胀作为重要目标了。
这是一个新的政策目标!
经济学理论上,拉高通胀能够刺激居民消费,刺激投资,拉高资产价格,然后反过来拉升居民工资,形成正向循环。
但是,这个逻辑成立的前提条件太多,比如老百姓手中得有钱,市场传导顺畅能够提升居民薪资。
但是实际上,在市场逻辑传导受阻的情况下,拉高通胀只会让老百姓受损更大,因为他们收入提升严重滞后。
所以,我们一直提醒,通胀只是经济运行的结果,不是原因,不能本末倒置。
通胀只有高低之别,本身没有善意恶意之分,但是实现通胀的途径有。
坏的通胀是:
1、跳过供需关系,直接大幅提升价格水平。
比如,大幅提升水、电、气等公用事业价格。
2、人为制造供给短缺,导致价格水平上涨。
比如,本来蔬菜就受到天气影响减产,再把国内蔬菜出口至国外,肯定会导致价格上涨。
现在我们什么情况呢?
我们在《穷人,深陷滞胀》文章中讲过:老百姓的工资没涨,但是跟老百姓息息相关的菜价和食品价格,涨幅太大了。
相对于收入增长,我们的物价水平的绝对价格已经很高了,尤其是蔬菜价格涨幅更大,“姜你军”、“蒜你狠”、“豆你玩”等等情况重新出现。
问题是,如果继续大水漫灌,物价会继续拉升吗?
答案是:会。
未来,水电煤气,以及食品价格将会继续飙升,跟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服务价格也会继续飙升。
不过,汽车、电子产品等等工业品价格会继续承压。
对于个体来说,我们该怎么办?
千万不要为了抗通胀而乱投资,尤其是不要乱买房,这样会破产的更快。
记住,从来没人因为通胀而破产,都是因为想要抗通胀而破产。
人口继续萎缩,老百姓仍然是太穷而无力接盘楼市,房价收入比仍然过高等等。核心因素没变,房子仍然不是一项好的投资。
因此,每次房价反弹,都是出逃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