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殖列传》开篇提出:人类社会生活很难实现老子提出的理想状态。
因为人类社会是由凡夫俗子组成的社会。
老子提出“小国寡民”的理想国是因为认识到:朴素简单才能带来安宁。
终极意义上,人最大的富足和快乐就是知足常乐。
欲望是无止境的。
今天拥有期盼永远得到,明天贪大求快,得不到又有另一番苦。
一旦得到大、多和快,就会追求更大,更多、更快。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最后带来纷争,破坏环境,生灵涂炭。
佛家也有同样观点,认为“贪嗔痴”是三毒,贪是罪恶之源,是烦恼的根本。
西方天主教观点类同——原罪说,即认为七罪宗:贪婪、傲慢、嫉妒、暴怒、懒惰、暴食和色欲是引导人类走向堕落的根本。
所以,圣人主张修身,制服欲望,才能脱离烦恼。
这可能是解决烦恼痛苦的终极方案。
然而,人类社会圣人极少,绝大多数是凡人,凡人皆有欲望,甚至明知苦海也要跳,追求感官的刺激和快乐,哪怕是一时的。
佛家因此说众生皆苦。
如果说,老子《道德经》表达的是代表天道的宏观规律,那么由众生组成的社会也有一套微观的运作法则。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老子《道德经》第八十章里面讲:
“治理国家最好的状态,就是相邻的国家可以互相看到对方,因为距离很近,鸡和狗的声音都能互相听得见,百姓们各自着美味甘甜的食物,穿着好看漂亮的衣服,各自按照自己的习俗生活,喜欢自己从事的工作,到老了死了的时候都不用相互往来。”
如果一定要用这种方式来进行,对于近代来说,就像堵塞人民的耳目,实际上是行不通的啊。
老子站在宏观层面表达他对理想社会的看法。
但站在凡夫个体的角度来说,人皆有欲念,第一欲念是“生存”。
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类型的资源。你有我无,或者你无我有,大家为了更好的生存,“交换”会自然而然在社会交往中产生。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太史公说,神农氏上古时期以前的情况,我不知道是怎么样的。
到了像《诗经》《尚书》上所描述的虞舜部落和夏朝以来,人们总是想要让自己的耳朵和眼睛享受声音乐器和外观美貌的享受,嘴巴里尝尽各种社畜的美味,安逸欢乐,心中炫耀赞美权势和才能的荣誉,这种风俗习性已经浸染影响百姓的思想很久了,即使把老子微妙的理论挨家挨户去劝说他们,终究不能让他们感化。
所以,高明的管理者是顺应人性,听其自然,其次是用利益引导他们,再次是教育他们,再其次是规范束缚他们,最差的就是和百姓争夺利益。
司马迁这里是说,吃喝玩乐是人之本性,你跟他讲大道理是没用的。聪明人总是能够洞察和顺应人性做事。
投资和经商都需要对人性有深刻洞察。
过去的营销策略,今天的平台算法,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