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诗坛,能够和“才名满天下”钱谦益并列的,只有诗人吴伟业。钱谦益曾极口赞誉吴伟业的诗才,用“以锦绣为肝肠,以珠玉为咳唾”来形容吴氏诗歌的风华绮丽。
康熙帝亲制御诗《题〈吴梅村集〉》道:梅村一卷足风流,往复搜寻未肯休。秋水精神香雪句,西昆幽思杜陵愁。裁成蜀锦应惭丽,细比春蚕好更抽。寒夜短檠相对处,几多诗兴为君收。对吴伟业诗歌给予了恰当中肯的高度评价。
吴伟业像(图片来源网络)
吴伟业(1609年-1672年)字骏公,号梅村,别号鹿樵生等,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明异常,稍长拜名师张溥门下,文章、学业精进,名列“江左三大家”之一。
崇祯四年,23岁的吴伟业进京参加会试,名列第一,殿试第二。崇祯帝特许他这个新科榜眼“驰节还里门”,合卺完婚,婚礼轰动江南。恩师张溥得意对他说:“天下好事皆归子!”随后吴伟业深得崇祯信任,被任命为湖广乡试的主考官和东宫讲读。吴伟业早期人生可谓一帆风顺,花团锦簇。
随着仕途深入,吴伟业不由自主卷入党争,复社遭到朝廷打压,首领张溥也遭到指控,吴伟业离京自保,主动到南京当了一个国子司业。北京失陷后,吴伟业短暂出仕弘光朝廷,不久请假归乡。1645年,清军南下,吴伟业携家眷逃难,隐居乡里十余年。
明亡之后,清廷在武力征伐的同时,为了笼络汉人,积极招诱天下名士。“江左三大家”里的钱谦益、龚鼎孳早早投降清朝。1653年,在钱谦益的授意下,由吴伟业出面发起,江南九郡的文人齐聚虎丘广场。经多人推荐,清廷征召他入京。好友侯方域致书列举力弊,强力劝阻,吴回信慷慨激昂表示:“必不负良友!”
千人石上千人坐(图片来源网络)
但是吴伟业最终没有经受起功名诱惑,决定应召进京。临行前,亲朋好友为他送行,一位少年送交给他一首诗:千人石上千人坐,一半清朝一半明,寄语娄东吴学士,两朝天子一朝臣。
吴伟业到北京后,仅被授以秘书院侍讲,后寻升国子监祭酒。1657年,吴伟业借口有病,辞官请假归乡。对于这段仕清经历,吴伟业内心深感耻辱。好友侯方域终隐林泉去世后,吴伟业在《怀古兼吊侯朝宗》诗中沉痛自责:“死生总负侯赢诺,欲滴椒浆泪满尊。”
吴伟业晚年备受心灵煎熬,临终前吟绝命词一首:“忍死偷生廿载余,而今罪孽怎消除,受恩欠债须填补,纵比鸿毛也不如。”并留下遗言:“吾死后,敛以僧装,葬吾于邓尉灵岩相近,墓前立一圆石,日:‘诗人吴梅村之墓’。”他更愿意以“诗人”作为自己一生的称谓。
吴伟业一生创作诗歌千余首,形成了独具艺术个性的“梅村体”。所谓梅村体,指在继承初唐四杰七言乐府的格律和元白长庆体叙事体制基础上,变化创新而成的长篇七言歌行。它以故国怆怀和身世荣辱为主,“可备一代诗史”,又突出叙事写人,多了情节的传奇化;它以人物命运浮沉为线索,叙写实事,映照兴衰,组织结构,设计细节,极尽俯仰生姿之能事。梅村体叙事诗约有百首,其中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是《圆圆曲》。
陈圆圆是明末苏州名妓,名动江南。崇祯末年,被外戚田弘强抢至北京,送给时任平西侯、辽东总兵的吴三桂为妾。不久,吴三桂出镇山海关,李自成起义大军攻入北京,明朝灭亡,陈圆圆为起义军将领刘宗敏所掳。吴三桂闻讯大怒,一气之下,不顾民族大义,乞降于清朝,引狼入室,打败李自成,夺回陈圆圆。从此,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满清贵族开始了对整个中国的统治,吴三桂被满清封为平西侯,永镇云南。根据这个历史事件,吴伟业创作了长篇七言诗《圆圆曲》。
圆圆曲(图片来源网络)
《圆圆曲》(节选)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代红妆照汗青。
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乌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绿。
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全诗规模宏大,个人身世与国家命运交织,一代史实和人物形象辉映,运用追叙、插叙、夹叙和其它结构手法,打破时空限制,不仅重新组合纷繁的历史事件,动人心魄,也使情节波澜曲折,富于传奇色彩。“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成为传颂千古的名句。《圆圆曲》亦成为整个清诗的扛鼎之作。
吴伟业创作此诗时,吴三桂正率军驻扎在汉中,陈圆圆亦随军前往。《圆圆曲》诗出,天下传唱,吴三桂闻之大惭,重金贿赂作者请求毁板销诗,吴梅村没有答应。吴三桂虽然手握重兵,凶横不可一世,却也最终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