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二娘有多妖艳?为何武松和鲁达都舍不得杀她?只有宋江看透他们

耳东品文史 2024-06-24 00:02:33

光耀飞离土窟间,天罡地煞降尘寰。说时豪气侵肌冷,讲处英风透胆寒。

原著第七十一回,梁山好汉大聚义时就有这么一首诗,仿佛那些梁山好汉上映星辰,仿佛他们就是这混乱世界的救世主一般,尤其是当年那首《好汉歌》火遍大江南北,人人都能吼上一嗓子“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处手时就出手”。

所以梁山好汉真的是好人吗?其实读过原著的人就知道,准确的说,他们应该只能算是一帮“狠人”,其中不乏草菅人命的恶人,比如那十字坡开黑店的孙二娘就是典型的恶人。

(张青、孙二娘剧照)

可说来奇怪,为何孙二娘恶到骨子里,为何鲁智深和武松这两位好汉在她那儿吃过亏之后,都没舍得将她给杀了呢?

一、鲁智深的遭遇

率先在十字坡遭了殃的是那“花和尚”鲁智深,在多数人看来,鲁智深就是最符合“好汉”这称谓的人,他就是那种路见不平便会拔刀相助的人,比如当初他帮金老汉父女教训镇关西就尽显仗义,还有帮刘太公揍周通,也格外霸气。

所以遇上恶人,他理应出手才是,但对孙二娘,他却没能下得去手。

其实书中并没有将这段剧情直接呈现出来,而是当武松拿下孙二娘后,才由张青回忆起来。

说是:“则恁地,也争些儿坏了一个惊天动地的人。原是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帐前提辖,姓鲁名达,为因三拳打死了一个镇关西,逃走上五台山落发为僧。因他脊梁上有花绣,江湖上都呼他做花和尚鲁智深。使一条浑铁禅杖,重六十来斤。也从这里经过。浑家见他生得肥胖,酒里下了些蒙汗药,扛入在作坊里,正要动手开剥。小人恰好归来,见他那条禅杖非俗,却慌忙把解药救起来,结拜为兄。”

(鲁智深、孙二娘剧照)

简言之,鲁智深在他们这黑店落脚,孙二娘也依照惯例下药,接着准备杀害鲁智深,将他的肉做成包子馅,幸得张青阻止,才不至于酿成惨剧。

此时鲁智深应该怎么做?他们确实没有加害自己,但张青也说了,他们干的一直就是打劫过路客,甚至是宰杀过路客的活,是典型的恶人,鲁智深却反倒与他们结拜,这如何说得过去?那当初鲁智深为何不与镇关西也结拜?天下一家亲,也就没有所谓的好人坏人了呗?

二、武松的仁慈

再看武松,相对于鲁智深而言,武松可是实实在在的看到了孙二娘的恶行的。

那鲁智深是被下了药,被麻晕了,所以张青若不解释一番,他甚至压根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怕事后都只觉得自己是喝酒喝上头了,才昏睡过去。

而武松不同,他在进这黑店之前就已经注意到了这地方有杀气,而那老板娘也绝非善类。

说是:“眉横杀气,眼露凶光。辘轴般蠢坌腰肢,棒槌似桑皮手脚。厚铺着一层腻粉,遮掩顽皮;浓搽就两晕胭脂,直侵乱发。红裙内斑斓裹肚,黄发边皎洁金钗。钏镯牢笼魔女臂,红衫照映夜叉精。”

谁家正经老板娘是这副模样?这一刻,孙二娘那“母夜叉”的外号被具象化了,仿佛她就是那索命的夜叉一般,让人不寒而栗。

(武松、孙二娘剧照)

当然,武松可不怕,他只将计就计,若这女子要害他,他正好就为民除害。

孙二娘哪里知道自己惹上的是个什么人?她只依照惯例下药,却不料武松是装睡,在她准备下手的瞬间,武松一把将她擒住,孙二娘只能发出几声杀猪般的叫声。

正在此时,张青跳出来求情了,只是他求情的那番话怎么看都觉得奇怪,他并没有说他们夫妻二人是什么好人,而是将他们所行之恶全盘托出,说他们干的就是宰杀过路客的事,也确实没少杀人。

其实武松若是个真正意义上的好人,那他就应该毫不犹豫的将孙二娘杀了,此时张青虽然选择了“自首”,却也罪该万死,也一并杀了即可。

可武松却没这么做,当时读这段剧情的时候只觉得逻辑不通,仿佛武松的内心想法是“哦,既然你们都认罪了,那我就放了你们吧”,这是什么逻辑?

而更荒谬的事情还在后头,张青夫妇好酒好菜招待了武松一番之后,武松居然与他们义结金兰了,他还称那张青为“大哥”,岂不荒谬?

所以凭什么鲁智深和武松都要放过这作恶多端的孙二娘?

可别说孙二娘有什么魅力,至少从作者赋予她的外貌描述来看,这女子和“美”完全不沾边,是个典型的恶女,而宋江的经历或许就能解释他们的行为。

三、看透一切的宋江

梁山之上有不少好汉其实都是非自愿落草的,比如那“霹雳火”秦明,他就是被宋江给坑上山的。

(武松、鲁智深剧照)

而宋江害秦明落草的手段也着实狠毒,他是派人打着秦明的旗号去滥杀无辜,以至于秦明一家老小尽数被杀,可以说秦明与宋江之间有血仇,可秦明是怎么做的?

可别以为秦明不恨宋江,其实他巴不得当场就弄死宋江,只是一来觉得寡不敌众,只能认怂,二来还说了一句很关键的话,那就是“星辰契合”。

你且看原著描述:“秦明见说了,怒气于心。欲待要和宋江等厮并,却又自肚里寻思。一则是上界星辰契合;二乃被他们软困,以礼待之;三则又怕斗他们不过,因此只得纳了这口气。”

星辰契合是什么意思?此时可还没大聚义呢,哪些好汉对应天罡,哪些对应地煞,书中可都还没交代呢,他却说星辰契合,可见后来上了梁山的这帮好汉都有某种心灵感应一般。

而鲁智深和武松对待孙二娘也一定有这种感应,说白了,哪些好汉能上梁山,继而成为天罡、地煞,其实早有定数。

(宋江剧照)

因此作者才忽略了人物的性格设定,强行让鲁智深和武松饶了孙二娘一命,这不是他们的过错,只是剧情需要。

当然,从书外的角度来看,也可以说这就是江湖,毕竟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鲁智深和武松也确实不是纯粹的善人,他们有圆滑的一面,也符合作者赋予他们的人设。

0 阅读: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