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不容易,一生之中或许就只有少年那十几年的欢乐时光,一旦成人之后就会懂得社会的艰辛不已。对于刘备的评价转变过程,其实就是中国人自己对于社会人生的体会过程,童年时代跟着别人人云亦云,觉得刘备假仁假义,是一个喜欢收买人心的伪君子;但只有真正自己经历过后,才会懂得刘备的艰辛不易,这个时候会更加的佩服刘备。
如果你出生在中国社会的一个底层之家,就会在步入社会之后知道一个快要50岁的人能够在酒局之上跟你真正的吐露自己年轻时候的理想是多么的不容易,那个时候的刘备是豫州牧,相当于如今的副省级,实际职务是县级领导,接受刘表的命令驻守在荆州新业负责抵御北方的曹操军队。那个时候的刘备即将50岁还能在和兄弟们喝酒的时候痛哭说自己年轻时代的理想和抱负到现在都还没有实现,说自己还有时间,也还愿意去干更大的事业,为了实现理想和人生抱负,他情愿以一个父亲的年纪去请教当时不到30岁的小年轻诸葛亮。
所以到两晋时代的时候才会有人感叹这个时代再也没有像刘备那样的汉族英雄了,而刘备的老朋友见到刘备50岁半截身子入土的年纪都还在为理想打拼,不禁感叹说像自己这种将买房买地当成人生大事的人看见刘备真的是一种羞耻,即使到了千年之后的辛弃疾都还在怀念说:“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很多人对于刘备请教诸葛亮这件事情不理解,因为在现代社会人人平等的环境之中尚且不能理解,一个50岁大有权力的中年人,掌握了一县百姓之生死的主官,居然会三顾茅庐的去请一个27岁的小伙子。你要知道三国时代可是一个人分三六九等,王侯将相,生来就是的年代啊!要做到这一点是多么的不容易。
正是因为不容易,正是因为难得,所以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历史之中也只出了一个刘备。刘备当时的社会地位一点都不低,是得到了皇帝承认的大汉宗亲,是皇帝的叔叔,是豫州牧、是宜城侯、还是掌握数万人马的新野将军,简直就是三国时代之中的风云人物。很多大学生以为自己经历了现代化军训,学习了几年中学地理,就可以和诸葛亮一样对天下山川形势品头论足,也知道很多历史典故,还能背诵下来几篇唐诗宋词,认为凭借自己这样的才学到了三国时代那不是称帝也是称王,好歹也是一方诸侯。可实际上到了三国就现在中国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是被黄巾军屠了,就是被大汉官兵路过杀良冒功。
之所以有这样大的落差对比在于47岁的刘备实权县领导放到我们现在的体系之中的确算是年轻的了,以后有机会的话完全是可以冲击一下省会的。但刘备不在当今,而是在蜀汉,放到当年其实就是一省之地才有我们今天一县之人口。而且古代人的年纪并不能完全适用当下,古代的47放到现在至少得增加20岁才比较恰当,所以刘备遗诏之中说:“人言五十,不称夭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大家都说一个人活到50岁,就不算短命了,意思就是活到50岁就足够了,就算是这个时候死也是值了。
放到汉朝时代,30岁的时候子女丢可能已经十几岁了,成年男子30岁都可以自称老夫了,当然动乱时期和现在的太平绅士没办法比,刘备虽然也是举荐制出生,可是他的官职和爵位完全都是自己打黄巾军实打实的军功换来的,现在社会之中又有谁有这个条件,也没有这个身体素质,所以百万军之中只出现了这一个刘备。
结语
刘备开局就没有什么家业,职业就是织席贩履,最后成为天下三分之主,以前竟然会有人说他虚伪。刘备出身寒微却通过自己的学习懂得上流社会的礼仪,但同时又不满足财帛美女享受。最后一路颠沛、屡败屡战、为自己脾肉复生而痛哭流泪,足以见他的确是胸怀大志的,意志力坚定。关张赵都是万人敌,死心塌地的跟着刘备,足以见到刘备的人格魅力。就连北方霸主曹操都夸“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难道就因为刘备摔孩子掉眼泪而说他虚伪吗?
从刘备到刘不群[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