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军队后勤事业的25位杰出领导人,是他们铸就了前方将士的胜利

醉柳阅览过去 2024-11-01 03:49:31

后勤工作,在军队的整体运作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军队的生死线,更是军队的生命线。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以来,我军的后勤工作逐渐从传统的后勤模式,走向了正规化、现代化、信息化、科技化的运行体系。

这25个人是我军后勤工作的主要奠基人,按历史时间排序如下:

1、杨立三

职务: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后方勤务部部长

人民军队后勤工作的主要创始人和卓越领导人,公认的“军事财务专家”

杨立三

1900年11月8日生,湖南长沙人,1927年1月入党。

1927年9月参加秋收起义,随后进军井冈山,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师第一团副官。参与包括废除薪饷制、实行官兵待遇平等和经济民主制度、打土豪筹款、建立根据地财政工作、开展后勤建设等工作。

1928年起,历任红三十一团辎重队长、红十二军军需处长,随红军转战赣南闽西。1930年10月,他担任红一方面军副官长兼经理处长,主持制定并正式颁发了红军第一部供应标准制度。

1932年,任中革军委总兵站部部长、政委,领导后方的军事机关,创办军工生产、被服厂与医院等,形成部队后方供应基地,并建立了大站、中站、小站相连接的兵站运输线。

杨立三与朱老总

抗日战争期间,先后历任中央军委总后勤部部长兼政委,八路军前方总部后勤部长,八路军前总副参谋长兼后勤部等职,全面负责八路军的后勤工作。为解决军人供给问题,创造了“饻”字,作为实物单位计算工资。

解放战争期间,历任华北后勤部外线司令、华北财经办事处副主任等职。他卓有成效地领导了解放战争时期的军工生产,并到山东共同部署了淮海战役的后勤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杨立三担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后方勤务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食品工业部部长等职务。

1954年1月,任总财务部部长。1954年秋,因患脑癌无法继续工作,被派往苏联莫斯科治病。

周总理,彭德怀、贺龙、陈毅、聂荣臻、叶剑英等人执绋引棺

1954年11月28日病逝于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医院,年仅54岁。杨立三遗体在苏联被火化,骨灰运回北京后,周恩来亲自主持了杨立三的追悼大会,悲痛万分,亲自送灵,以报答当年抬担架之恩。

2、余贲民

职务: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副师长

我军第一位从事后勤工作的高级将领

余贲民

1888年生,湖南平江人。秋收起义领导人之一,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副师长,进入井冈山地区后,参与了根据地的创建工作。

后来,任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长、后方医院院长、红四军军部财务总管。专门负责红四军的后勤保障工作。

地方和红军打土豪收缴的金银,统一由财政部管理调配,而金镯、金戒指等贵重物品,都由余贲民亲自保管。

1931年9月任湘鄂赣省苏政府内务部部长,1932年2月任湘鄂赣省委军事部部长。

1933年4月9日,牺牲在红军医院。新中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3、叶季壮

职务:红一方面军总供给部部长

我党我军公认的“红色管家”

叶季壮

(1893—1967)叶季壮出生于广东云浮新兴县船岗水湄村,并从这里走上了奋发奉献、鞠躬尽瘁的革命道路。

他历任中央红军总供给部部长、中央军委后勤部部长、陕甘宁边区物资局局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部长、对外贸易部部长等。

为了稳定金融,叶季壮率先提出以发行人民币代替军票;为解放战争的后勤供给保驾护航,他抓紧发展经济,支援前线,也是辽沈、平津战役胜利的幕后功臣。

叶季壮主持改革部队的薪饷制为供给制;参与创建东北根据地,建设后方支援前线;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他虽不以疆场杀敌闻名,却以缜密勤恳的“后勤”工作、经济建设成就获得党的高度肯定,深受敬仰,被誉为我党我军的“红色管家”。

4、范树德

职务:中革军委总供给部部长

人民军队后勤工作的创始人之一,我军第一位后勤部长

范树德

(1906—1986)河北无极人,1926年入党。黄埔军校第四期经理科毕业。

1927年9月,参加了秋收起义。范树德任革命军第一师经理处处长兼第一团团副和辎重队队长。

秋收起义前夕,范树德、何长工等人设计并制作了我军第一面军旗。

1928年4月红四军成立,范树德任红四军军需处处长,成为红军的最高后勤领导。军需处下设财政科、会计科、粮食科、被服厂、粮库、运输队、造币厂等机构。

1931年5月,任中革军委经理部部长兼总兵站部总站长。11月任中革军委总经理部部长(后改称总供给部),对我军后勤建设多有建树,在筹集军粮、保障供给等后勤工作中颇有贡献。

5、杨至成

职务:红一方面军后勤部部长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人民军队后勤工作的主要创始人和部队院校创建人之一,被誉为“后勤之父”。15个中央军委总后勤部部长之一、中国少数民族49名开国将帅之一。

他两次在世界名校黄埔军校和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就读,两任中央军委总供给部部长,两次参加共产国际会议。

(1903—1967)贵州三穗县人,侗族。1926年3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1927年3月入党。

从1928年1月担任朱德为师长,陈毅为党代表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部副官长起,杨至成在加入红军前就在部队担任军需工作,是从事40年后勤领导工作、系统学习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后方勤务学的第一人,也是唯一的一人。

1946年1月,任东北民主联军后勤部政治委员。一边组织领导后勤工作支援东北解放战争,一边组织建设后勤学校和开展军工生产,初步奠定了东北部队物资供应的基础建设。

1948年任东北野战军军需部部长,大力组织扩建军需工厂、兵站、医院和仓库,为部队进行辽沈、平津战役提供了物资保障。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南军区第一副参谋长兼后勤部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6、林伯渠

职务:中国工农红军总供给部部长

我党、我军的“红色理财专家”

林伯渠

(1886-1960)湖南安福(今临澧)人,1921年入党。

1933年从苏联回国,前往中央苏区,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民经济部部长兼任财政部部长,负责中央苏区的财经、后勤保障工作。

1934年10月10日,参加长征,任总没收委员会主任兼红军总供给部部长,主要任务就是负责红军长征途中的筹粮筹款,保证部队的粮秣供给。

红军在懋功停留期间,林伯渠领导供给人员征粮58000余斤。过草地前,两次总计筹粮115万斤,为红军的行动提供了后勤保障。

在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期间,为八路军和西北野战军筹集了大量的粮食,为人民军队的后勤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7、郑义斋

职务:红四方面军总供给部部长

人民军队后勤工作的创始人之一

郑义斋

他是红军杰出的后勤工作者,被称为“红色理财专家”。

1901年生,河南许昌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在上海以“义斋钱庄”经理身份作掩护从事秘密活动,从此改名郑义斋。他在钱庄整整工作了两年,经常四处奔波,来往于上海、武汉、北平、天津、大连、青岛等地,为党组织筹集和周转资金,为苏区红军购买、转运军用物资。

1932年进入鄂豫皖苏区,先后担任鄂豫皖苏区政府财政委员会主席。转移至川陕地区后,历任红四方面军总供给部部长、西路军总供给部部长等。

1937年3月14日在赴西路军总指挥部途中,于临泽康龙寺以南的石窝被国民党马家军包围,在激战中,他命令警卫员携带党的经费冲出重围,他自己壮烈牺牲,时年36岁。

8、陈希云

职务:红二方面军后勤部部长

人民军队后勤工作的创始人之一

陈希云

1902年1月生,湖南茶陵,1929年入党。

革命战争年代,历任湘赣省苏维埃政府银行行长,红六军团供给部部长,红二方面军后勤部部长,八路军120师后勤部部长,晋绥军区后勤部部长,西北军区后勤部部长。

在任晋绥军区后勤部部长期间,开设煤、铁矿23处,建铁厂14个、造纸厂7个、皮革厂9个、制毯厂4个、被服厂8个、纺织厂9个、制鞋厂8个、制药厂5个,此外军区还设有军械处1个、修械厂3 个、煤铁厂2个、手榴弹厂3个。

1950年,任西南军区后勤部部长。因患胆囊癌久治无效,于1957年2月6日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54岁,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9、赵尔陆

职务:八路军总供给部副部长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赵尔陆

他在革命战争时期负责后勤工作,新中国成立后致力于国防工业建设,为“两弹一星”事业作出巨大贡献,被毛泽东称赞为“内行”。

(1905—1967)山西崞县(今原平市)人。1927年8月参加了南昌起义,同年入党。

井冈山时期,赵尔陆利用缴获的机械设备组织军工生产,缓解了部队的装备需求。战场上缴获的先进武器都要经赵尔陆的手再行处理分配。

红军长征途中,红军来到了海拔4000多米、常年积雪的夹金山,此时许多将士仍身着单衣,部队急需棉服。赵尔陆发现本地羊毛质量非常不错,便向当地百姓采购了一批羊毛,教战士们捻毛线、织毛衣毛裤,解决了部分人员的御寒问题。

抗战时期,任八路军总供给部副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参谋长、华北军区参谋长兼后勤司令部司令员,为淮海、平津等战役提供了重要的后方保障。

10、宋裕和

职务:新四军供给部部长

后排左侧:宋裕和

(1902—1970)湖南汝城人,1927年5月入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军需处处长,新四军供给部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军区后勤部部长,率领各级后勤和地方支前部门,为取得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和孟良崮战役的胜利,周密组织了各项战勤保证和支前工作。

淮海战役中,他领导了庞大的后勤支前工作。他组织支前民工达225万,动用冀鲁豫皖苏5省的力量,全力保障了参战部队、民工的供应,仅粮食就达5.7亿斤。

抗美援朝时期,任军委总后勤部副部长兼营房管理部部长,负责保障志愿军后勤供应工作和全军营房建设与管理工作,并提出了全军后勤组织与领导关系三原则,对军队的后勤建设与发展产生了久远的影响。

11、刘景范

职务:第一野战军后勤司令员

刘景范

(1910—1990)陕西保安(今志丹)人,1930年入党。

1947年3月西北野战军成立,刘景范任后勤司令员兼政委。在转战陕北的日子里,为前线部队调配弹药、粮草、药品、被服装备等。

一年中,刘景范率后勤司令部与边区政府相互配合,先后调集麦子240多万斤,军鞋12万双,调集参战民工3500多万人(次)。为了解决医药救助伤员,把学校编为医院,并抽调了2000多干部随军服务,做支前工作。

1949年2月,任第一野战军后勤司令员。这一时期他领导军需后勤工作,率领边区政府和第一野战军干部,保障解放大西北的的后勤保障。

12、段君毅

职务:第二野战军后勤司令员兼政委

段君毅

(1910—2004)河南范县人,1936年入党。

1946年4月后,任冀鲁豫行署主任、晋冀鲁豫军区后方战勤总指挥部司令员,组织民兵、民工参战,筹集供应粮秣,组织运输队、担架队运送弹药、给养、转送伤员和清扫战场,为淮海战役的作战提供了战勤保障。

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战军后勤司令员兼政委。他采取因地制宜、上下配合、群策群力等有效措施,积极筹备渡江作战所需的船只和军需。

同年6月,第二野战军接受进军西南任务后,为确保完成大进军的战勤任务,他组织研究运输方案,及时补充兵员,提供所需物资,为解放大西南作出了重要贡献。

13、刘瑞龙

职务:第三野战军后勤司令员

刘瑞龙

(1910—1988)江苏南通人。

解放战争时期,刘瑞龙任华东野战军后勤部长、第三野战军后勤司令员。

刘瑞龙考虑到淮海战役的规模非常大,华野后勤司令部立即决定,除原来参加济南战役的民工继续参加淮海战役之外,还动员了60多万新民工参加支前。

每个纵队都配备了1个担运团,担架 500 副,挑子500 副,3600 多人。仅为华野卫生部就增配了1000副机动担架。

在苏皖作战方向承担主要任务的华中支前司令部组织了7500副担架、9000副挑子和1.3万辆小车作为机动。华野后勤司令部也掌握了2000辆小车。

14、周纯全

职务:第四野战军后勤部第一部长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周纯全

(1905—1985)湖北黄安(今红安)人。

1947年9月起,担任东北民主联军东线战勤司令部司令员,东北野战军后勤部副部长、第二部长。

1949年,担任第四野战军后勤部第一部长,后兼中南地区支前司令员,保障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野战军南下等兵团作战后勤供给。

1949年12月,担任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后勤部部长,负责海南岛战役后勤工作。1950年12月,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志愿军前勤指挥部指挥员。

1951年6月,被彭总亲自点将,担任志愿军后勤部政委。1953年回国后,任总后勤部第一副部长兼副政委。

16、高 岗

职务: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高 岗

(1905—1954)陕西横山人。

抗美援朝结束后,彭德怀很真诚地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要感谢两个麻子:第一个麻子,就是东北的“高麻子”(高岗),给志愿军提供了一切力所能及的支援;第二个麻子,就是志愿军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洪麻子(洪学智)。

在高崇德的领导下,东北人民全力以赴,各行各业齐动员,一切为了前线,做好志愿军的后勤保障。

据不完全统计,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东北地区共有394万余人参加战勤工作,其中直接赴朝服务的民工就达74万余人;共动员了39.9万人参军,其中参加志愿军的约30万人。仅辽东、辽西、黑龙江、松江四省即组织担架16600万副;辽东、辽西、吉林三省即出动战勤大车24.8万辆。

高崇德还亲自去到了朝鲜作战前线,实地了解志愿军的状况,在面对随时会被美军飞机轰炸的情况下,亲赴朝鲜三次,实地考察后勤工作。

15、李聚奎

职务: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李聚奎

(1904—1995)湖南安化人。

朝鲜战争爆发后,经聂荣臻推荐,李聚奎担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他迅速组建后勤机构,积极筹备后勤物资,截至第一次战役前已将大批物资运过鸭绿江。

  抗美援朝战争初期,由于志愿军没有空军掩护,敌空军肆无忌惮地对我后勤运输线进行不间断轰炸。我军补充的物资只有60%—70%能够运达前线。在李聚奎建议下,志愿军在交通干线上建立大量防空哨,形成一支专业防空大军。这一举措使得汽车的损失由开始时的40%减少到百分之零点几,运输效率大大提高,彻底扭转了后方运输的被动局面。

同时,针对前线战士生火做饭容易暴露目标、战事紧张没有时间做饭、天寒地冻有的食品食用不方便等现实问题,李聚奎创造性地提出将炒面作为志愿军野战食品。

17、黄克诚

职务:总后方勤务部部长兼政委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黄克诚

(1902—1986)湖南永兴人,1925年入党。

1947年8月,任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政委,主持东北民主联军后勤工作。1948年4月,任中共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兼军区政委、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政委。

1952年,黄克诚从地方调入中央,担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后方勤务部部长、政委、主持建立部队后勤工作的规章制度,推进后勤工作现代化,全面负责抗美援朝及国防建设的后勤供应工作。

1954年9月,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国防部副部长。

18、洪学智

职务:总后勤部部长

我军现代后勤工作的开拓者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洪学智

(1913—2006)安徽金寨人,1929年入党。

抗美援朝时期,洪学智分工负责司令部、特种兵和后勤工作,受到彭总的高度赞许。

1951年6月,兼任志愿军后勤司令部司令员,领导志愿军后勤指战员浴血奋战,在没有制空权和频繁遭受洪水袭击的情况下,建立起了“打不断、炸不烂、冲不垮”的钢铁运输线,粉碎了美军策划的“绞杀战”,保障了前线作战的物资供应,为夺取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在战争中积累了一系列现代战争后勤保障经验,已成为我军后勤工作的宝贵财富。

1956年12月,任总后勤部部长。他组织领导全军后勤,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军队后勤保障体系,是我军现代后勤工作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1980年1月,再次出任总后勤部部长。面对新形势,他提出了打赢局部战争条件下的后勤保障体系,推进我军后勤工作走向现代化、科技化的运行模式。

19、邱会作

职务:总后勤部部长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邱会作

1914年4月生,江西兴国人,1932年入党。

1959年至1971年任总后勤部部长,为发展人民军队的后勤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2002年8月3日逝世。

20、周玉成

职务:总后勤部副部长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周玉成

(1904—1971)湖南祁阳人。1928年入党,同年参加平江起义。

他先后历任红三军团供给部部长,八路军前方指挥部供给部部长,军委总后勤部南线司令部副司令员兼邯郸办事处主任,华北军区后勤部财务部部长,总后勤部财务部部长、油料部部长,沈阳军区后勤部部长,总后勤部副部长等职。

先后参加井冈山斗争、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参与组织平型关、百团大战、上党、平汉、淮海、渡江等战役战斗和抗美援朝战争的物资供应工作。

21、吴先恩

职务:北京军区后勤部部长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吴先恩

(1907—1987)河南新县人。

1927年11月参加黄麻起义。1929年5月入党,同年参加红军。

历任红四方面军总经理部军需处处长、总兵站部部长,红九军供给部部长,晋察冀军区供给部部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第一副司令员,北京军区后勤部部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

22、张明远

职务:总后勤部副部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张明远

(1911—1996)甘肃岷县人。

历任军委军事工业局总务处处长,冀察热辽军区后勤兵站部部长,合江军区后勤部部长,东北军区后勤部军械部部长,第四野战军后勤部军械部部长。

1950年7月任东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1951年8月任中朝联合铁道运输司令部政治委员,1958年从朝鲜撤回,为抗美援朝后勤工作作出了卓越贡献。

1959年任总后勤部车管部部长,1963年任总后勤部军械部部长,1969年9月任总后勤部副部长。

23、张令彬

职务:总后勤部副部长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张令彬

(1902—1987)湖南平江人,1926年入党。

红军时期,历任红一方面军第一兵站医院院长兼政委,红九军团卫生部部长,红四方面军直属供给处处长

抗战时期,历任八路军兵站部副部长,中央军委总后勤部兵站部部长、供给部部长、经济建设部部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后勤部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冀热辽军区后勤部部长,冀察热辽军区后勤司令部司令员、中央军委总后勤部军需部部长兼华北军区军需部部长。

1950年1月至1976年10月任总后勤部副部长。

24、赵 镕

职务: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赵 镕

(1899—1992)云南宾川人。

红军时期,历任红一方面军总供给部会计科科长,红9军团供给部部长,红四方面军供给学校校长,红32军供给部部长。

抗战时期,历任八路军第120师供给部副部长,冀热察挺进军供给部部长,晋察冀军区供给部副部长、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军区驻涞源办事处主任,晋察冀军区兵站部政治委员,华北军区后勤部运输部政治委员。

1952年任华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1955年任北京军区后勤部副部长。1957年离职休养,享受大军区副职待遇。

25、赵南起

职务:总后勤部部长

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赵南起

(1927—2018)吉林永吉人。

1951年6月,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在朝鲜战场正式成立,经志愿军作战处副处长杨迪推荐,赵南起到后勤司令部参谋处战勤科担任运输组组长,成为这场现代化战争的汽车运输组织总调度。“绞杀战”期间是赵南起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中最难熬的日子。

经过精心计算,他向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领导提出了“长区段倒运,全军运力集中运用”两个方案,志愿军总部很快批准了,部队开始在“三角地区”(即朝鲜北部清川江以南的新安州、西浦、价川)进行反“绞杀战”斗争,建立起著名的“打不烂,炸不垮的千里钢铁运输线”。

1985年任总后勤部副部长兼副政委,1987任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1992年转任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院长。

1 阅读:39

醉柳阅览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