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志愿军题材类影视剧中,我们会经常会看到喀秋莎火箭炮的壮观气势,会被它的威力所震撼。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上甘岭》中,我们又一次看到了志愿军喀秋莎火箭炮部队的作战场景,让人心潮澎湃,太过瘾了,太解气了。
“喀秋莎”火箭炮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火炮?它是怎么出现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当时它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一、“斯大林管风琴”亮相二战战场
1941年7月14日,德国中央集团军攻占了苏联的奥尔沙。战斗结束后,德军开始用缴获的苏军列车装载物资。突然,一阵猛烈的炮火铺天盖地而来。瞬间,列车和整个火车站化为废墟,德军死伤惨重。
由于不知道是什么火炮能在短时间内倾泻如此多的炮弹,造成如此大的损失,德军官兵一度称其为“魔鬼火炮”。
直到莫斯科会战打响,德军首次缴获了一具架在卡车上的火箭发射器,才揭开了这种秘密武器的神秘面纱。
喀秋莎火箭炮
苏联于1933年成立火箭研究所,研制陆军和空军使用的火箭弹。1938年,苏军的战斗机、攻击机、轰炸机装备了82毫米、132毫米航空火箭弹,在诺门罕战役使用。
1938年,火箭研究所改为苏联弹药人民委员会第3研究所,除航空火箭弹和多管火箭炮外,也研制喷射发动机、海军火箭、防空火箭等。但一直到苏德战争爆发,由于技术队伍有限,试验和生产基础薄弱,仅仅成功研制了航空火箭,其余武器项目均未取得结果。
著名的BM-13“喀秋莎”火箭炮是1938年该所的劳动竞赛背景下,由科技人员提出来并研制成功。
1938年10月,火箭炮车载实验开始进行,以吉斯-6载重卡车为平台,共有24条发射轨但只能做高度调整。在1939年4月,16管发射架并可以180度旋转的BM-13-16型样车试射成功,自行火箭炮技术日臻完善。
1939年12月,BM-13火箭炮通过了靶场实弹试验,但是由于苏军领导人之间的分歧,BM-13火箭炮未能正式服役。
该火箭炮于1939年9月开始秘密的少量装备于苏联红军中以用于测试,其中有5辆火箭炮配属在塞瓦斯托波尔的海军岸防部队中试用。
苏德战争爆发后,弹药人民委员会第3研究所更名为航空工业人民委员会第1研究所,从事喷射航空发动机的突击研制。二战苏军装备的BM-8轻型火箭炮、BM-13火箭炮、BM-31重型火箭炮均为战前产品。
这种火箭炮的发射架上标着字母“К”,这是沃罗涅日共产国际工厂(现名沃罗涅日挖掘机厂)出厂时的标记,К即是俄文单词共产国际(Коминтерн)的第一个字母。由于火箭炮这种新型武器当时严格保密,红军战士也不知道它的正式名称,就根据这个字母“К”以当时一首脍炙人口的战争歌曲《喀秋莎》为其冠名,此俗称迅速在红军内部传播普及。德军则称之为“斯大林风琴”。
这是一种多身管的自行火箭发射器,其发射器的主体是车载多轨道定向器,采用电子打火的方式点燃火箭弹尾端的推进装置来发射弹药。
火箭弹战斗部装有TNT炸药,落地后会发生剧烈爆炸来杀伤目标,一次齐射可以发射16枚132毫米弹径的火箭弹,最大速度355米/秒,最大射程8.5千米,既可单个发射,也可部分连射,能在7—10秒钟内将16枚火箭弹全部发射出去,再装填一次只需5-10分钟,因而火力凶猛。
运载车时速90公里每小时。该炮射击火力凶猛,杀伤范围大,轰炸范围达8000平方米,是一种大面积消灭敌人密集部队、压制敌火力配系和摧毁敌防御工事的最有效武器。
其火箭发射车为ZiS-5、ZiS-6、GAZ-AA卡车、T-60轻型坦克等,也能够兼容租借法案中美国援助的US-6卡车,甚至是少量美援的雪佛兰G7100及福特-马蒙·夏灵顿HH6-COE4等。
这种火炮在当时是新式武器,属于绝对机密,连操作人员都不知道其正式名称。
整个苏德战争中,“喀秋莎”火箭炮让德军吃尽了苦头,因其发射声音酷似管风琴弹奏的声音,德军称之为“斯大林的管风琴”。
二、“喀秋莎”装备志愿军
中国人民志愿军“喀秋莎”火箭炮第21师,在朝鲜战场上战绩辉煌,威震敌胆,可说是广为人知,但又充满神奇色彩,深知者寥寥无几。
炮兵第21师是我军入朝参战唯一的一个“喀秋莎”火箭炮兵师,其前身是第四野战军第48军143师。这是一支英勇善战、作风顽强、英雄辈出的部队。
1950年10月,中央军委命令刚刚结束在赣南粤北剿匪作战的第143师,由广东曲江车运北上,到达辽宁阜新集结,改编为炮兵第21师(火箭炮兵师),准备赴朝参战。师长吴荣正,政委刘禄长,副政委吕琳,参谋长刘义荣,政治部副主任薄能贵。
志愿军第21师师长:吴荣正
火箭炮团是两营6连制,143师原辖的第427、428、429等三个步兵团,改编为五个炮兵团,即火箭炮兵第201、202、203、207、208团。
改编成的炮兵21师,装备的火箭炮是前苏联制造的БM-13火箭炮。炮兵连是4门制,每营12门,每团24门,全师120门。
1951年2月14日,21师以团为单位,举行隆重的授炮典礼,接收刚从苏联运来的火箭炮。
从2月20日开始,全师进行了为期28天的大练兵,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之下,我们的战士们很快就掌握了火箭炮兵的基本技术、战术。
我军根据苏联援助的“喀秋莎”数量,以及自身实际情况,组成了两个“喀秋莎火箭炮”师,一个是入朝的21师,一个是22师。为了加强志愿军整体火力,在21师入朝的时候,22师的205、209团编入了21师序列。
因此炮兵第21师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作战实力为7个火箭炮团、1个高炮营。
三、“喀秋莎”成为美军的噩梦
进入朝鲜战场后不久,炮兵21师就迎来了“首秀”。1951年8月,敌人又发动了“秋季攻势”。
志愿军第27军、47军、64军分别在正面阻挡敌人。为了坚守阵地,最大限度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我军采取了“坚决反击,彻底粉碎敌人攻势”的作战方针。
“喀秋莎”炮兵第21师奉命支援中、西两线的的作战,协同步兵一起粉碎敌人的进攻。其中炮兵203团配属27军,202团配属47军,201团配属64军。
炮兵21师的这次作战,是我军火箭炮兵作战的第一仗,这一仗关乎“喀秋莎火箭炮”在全军的地位,以及21师的荣誉。
敌人拥有强大的空军和炮火优势,而“喀秋莎”火箭炮火力猛、目标大,如何保护自己成了很大的问题。为此,21师师部经过研究决定让部队在白天往林深处隐藏,到黄昏开进阵地,夜间快速齐射。这样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1师203团,是董存瑞生前所在团,也是第一个打响“喀秋莎”的团。
1951年9月1日,203奉命支援第27军79师235团,任务是反击进攻我军后洞里阵地的美军第7师。
当时,敌人拥有绝对的“空炮优势”,为此203团采取了火炮分散配置、火力集中打击的方式,而且还严格遵守夜间出动的纪律,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喀秋莎”火箭炮。
203团在黄昏时从集结地出发向预定阵地开进,准备奇袭后洞里之敌。很快!全团准备完毕,只听一声令下,全团24门喀秋莎神不知鬼不觉地突然同时齐放射击。384枚火箭弹向后洞里美军阵地射去,敌人的阵地瞬间就变成了火海。
美第7师两个营全部覆盖在我弹群之下,几乎是在一瞬间,就毙伤敌700余人!炮兵第21师的入朝第一炮十分完美。随后203团在配合东线的47军作战,两轮齐射歼敌500!
美军被打的晕头转向,不知所然,不了解喀秋莎的美军俘虏居然大声呐喊:“志愿军使用了原子弹”。
三、“喀秋莎”决胜上甘岭
大约在上甘岭战役爆发的第三天,秦基伟突然灵机一动,接通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的电话——想请这位当年长征路上的老领导、分管志愿军后勤的大总管,给些装备支援。
电话接通,未等秦基伟开口,洪学智就着急地问:“老秦,你那边怎么样?”
“范佛里特想上五圣山,把两个高地都快炸平了。”秦基伟回答。
“说吧,要什么?你们15军要什么我给什么!”
“给我一点炮吧!”
“什么炮?”
“喀秋莎!”秦基伟脱口而出。
洪学智爽朗地答应:“行,最迟明天中午前赶到。”
秦基伟动情地说:“洪副司令员,15军给你敬礼了!”
秦基伟早就了解到,这种火箭炮弹径大、弹群密集、发射速度快、杀伤力强、战场机动性能好。因其弹群覆盖面积很大,“喀秋莎”最适合用于对大面积集群目标射击。
上甘岭战役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喀秋莎能助一臂之力。
于是炮兵第21师209团火速支援上甘岭前线。
10月19日,我炮兵21师209火箭炮团接到命令:今晚全团投入上甘岭战斗。听到命令后战士们激动万分,战斗意志非常高昂。因为大家都明白,在上甘岭前沿阵地上的战友们多么焦急地盼望着炮兵!
原来,黄继光等战士牺牲的事情给了秦基伟等军级领导深深地触动,他们意识到不能总是依靠战士的意志力打仗了,上甘岭已经从一个小范围战斗打成了大的战役。就连这次战役的策动者范佛里特也承认:“战争最血腥和时间拖得最长的一次战役,使得联合国军蒙受了巨大损失。”
傍晚,209团24门“喀秋莎”每门装满16发火箭弹,分头从阵地出发,奔向发射阵地。发射阵地离上甘岭15里,离待避阵地约30里。进军路上,炮车被炮衣严密遮盖着。车头、车顶都用松枝伪装得很好。
行军途中喀秋莎火箭团遇到了步兵战友,看着这庞然大物,有的战士喊道:“炮兵兄弟,这大家伙是啥?”有见到过这种炮的战士大喊:“这是咱们的喀秋莎啊”。
于是大家齐声欢叫:喀秋莎!喀秋莎!
上甘岭战役,志愿军使用“喀秋莎”火箭炮是保密的,所以很少有人知道。其实,战斗打响的前几天,15军就用上了“喀秋莎”火箭炮。
10月19日,两个营的“喀秋莎”齐放,火光冲天,格外壮观。观战官兵欢腾雀跃。
10月29日,秦基伟批准了45师和29师首长联名上报的射击作战方案,决定:“为利用有利地形,大量歼灭敌人,30日夜只拿下597.9高地主峰,其余次日夺取之。”
10月30日,45师副师长唐万成在炮兵指挥所指挥,连续打了两个“喀秋莎”的齐放。
这是志愿军第三次全部恢复597.9高地。
“喀秋莎”第一个齐放在1分钟之内全部发射完毕,接下来是第二个齐放。两个齐放之后,“喀秋莎”209炮团迅速撤出阵地。从进入阵地到发射完转移,前后只用了13分钟。
每次用“喀秋莎”,秦基伟都一再指示要选择好发射阵地,掌握好发射时机,确保安全。
每次反击前我们所设的假阵地,都遭到了敌人的炮轰;发射后,所有的真阵地也遭到了敌人的破坏,不过,我们的“喀秋莎”这时早已按秦基伟的秘密指令转移到安全地带了。
喀秋莎209团位置图
上甘岭战役历时43天,中国人民志愿军获胜!此役,敌人发射炮弹190余万发、投炸弹5000余枚;志愿军发射炮弹40余万发。敌人伤亡25000余人,敌我伤亡比2.3:1。
43天的上甘岭战役,志愿军喀秋莎火箭炮第209团,共齐射10次,成片收割敌人,成为了美军的噩梦,尝到密集炮火的滋味。
喀秋莎火箭炮极大的减少了志愿军战士的伤亡,同时也最大限度的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
据美国媒体报道,上甘岭战役美韩军与志愿军伤亡比例达到2.3:1,而美韩军伤亡有70%是志愿军炮火杀伤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喀秋莎”火箭炮造成。此后,志愿军开始称呼“喀秋莎”火箭炮为“炮兵之王”。
总结语:
志愿军炮兵第21师,入朝作战历时两年半,先后配合了12个军,在兄弟炮兵部队支援下,协同步兵参加大、小战斗30余次,歼敌10万余人,击毁敌坦克56辆、汽车230余台、火炮30余门、击落击伤敌机24架,赢得志司首长和步兵一致好评。
在“铁原反击战”,志愿军炮兵第21师202团配属39军117师作战,两次团齐放,歼灭美45师千余人,当时步兵战友在山头上情不自禁欢呼:炮兵万岁!
对此,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的洪学智将军回忆道:“步兵非常欢迎喀秋莎炮兵师,称之为炮兵之王。那时他们的车号是84,步兵部队一见84车号,就主动让路。”
在抗美援朝战场两年多时间,全师涌现出2322名人民功臣(其中一等功臣3名,二等功臣66名),战斗伤亡348人,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
1953年10月,炮兵第21师胜利完成作战任务,凯旋归国。
炮兵第21师归国后,随着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改编为炮兵第11师。1985年改编为第40集团军炮兵旅。这个军就是1950年10月25日打响志愿军抗美援朝“第一枪”的第40军。
现为炮兵第七十九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