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全球研发负责人:2027年,拜耳将再成创新领头羊

惜寒康康 2024-07-31 22:56:45

拜耳正在经历一场彻头彻尾的创新转型。

新的故事篇章里,拜耳告别了过去的发展路径,转而将目光投向高风险、高难度的创新项目,源头创新、前沿技术、变革性疗法成为了管线布局的关键词。去年,拜耳启用全新运营模式Dynamic Shared Ownership(DSO),更是宣告了自上而下的一次组织革新,意味着未来拜耳组织运营效率会有大幅提升,而资源也将被放在应当高度关注的创新领域。

一系列谋篇布局下,拜耳处方药业务也焕发出新的生机。近日,拜耳处方药事业部执行委员会成员兼全球研发负责人Christian Rommel在中国考察间隙接受了医药魔方的采访,进一步介绍了拜耳创新产品研发的战略布局思路和近况。

Christian Rommel

约30个项目处早期和中期研发阶段

“预计到2027年,我们的增长潜力会得到充分释放。届时大家又会看到拜耳成为业界创新的领头羊。”Christian Rommel在采访刚开始时就给出了一个明确的时间节点,认为拜耳处方药业务将在三年后迎来增长拐点。

Christian Rommel对制药业务发展的信心并不是没有理由,至少现有产品组合以及后期开发的项目已经释放出业绩回稳,并即将步入提速阶段的信号。

诚然,拳头产品Xarelto(利伐沙班)和Eylea(阿柏西普)在专利陆续到期后,对拜耳处方药收入增长的贡献已经慢慢减弱。但Christian Rommel认为,两款产品在未来依然会是拜耳处方药非常重要的基石。

专利到期在全球各地区并不是同步发生,不同国家或者地区会有时间差,比如利伐沙班在中国专利已经到期,而其10mg、15mg、20mg剂量片剂在欧洲将被保护到2026年,在美国专利保护或将持续到2027年。另一方面,与Eylea(2mg)有同等疗效和安全属性的Eylea 8mg(Eylea HD)已经在去年以及今年初陆续进入美国、欧洲以及日本市场,有望弥补Eylea业绩流失的缺口。

当然,围绕接近生命周期尾声的成熟产品做规划是远远不够的,对于拜耳而言,更需要摆脱过往产品的约束,去寻找到能够创造新的业绩增长点的新产品。

Christian Rommel介绍说,Nubeqa(达罗他胺)、Kerendia(非奈利酮)是具备“重磅炸弹”潜质的新生代产品,有望扛起处方药业务的大梁。

作为新型的雄激素受体抑制剂,达罗他胺已经在前列腺癌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临床实力,此前已相继获批用于治疗有高危转移风险的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成年患者,以及联合多西他赛用于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患者。

近期,达罗他胺还在关键III期ARANOTE研究中取得了成功,其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ADT)较安慰剂组,能够显著延长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患者的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rPFS),展现出同类最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拜耳针对达罗他胺已经铺开了全面的临床开发计划,“我们目标就是将它打造为最优的、首选治疗前列腺癌不同阶段症状的产品。”Christian Rommel描绘了拜耳对达罗他胺的期待。

非奈利酮同样有着宽阔的开发前景,除了糖尿病肾病,还在非糖尿病型慢性肾病、1型糖尿病相关肾病、心衰等疾病中表现出积极的结果。

Christian Rommel指出,非奈利酮能够在如此广泛的心肾疾病治疗潜力,就在于其独特的化学结构。非奈利酮是一种非甾体选择性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与甾体类MRA相比,它的创新之处在于采用了非甾体结构,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所以安全性更好,既可以抑制MR的过度表达,同时又可以避免副作用的产生。

据介绍,拜耳产品管线中处于后期开发阶段的潜力股也不少,遍布肿瘤、心血管、女性健康等多个疾病领域。比如,用于绝经相关的中度至重度血管舒缩症状的first-in-class产品elinzanetant,已经在OASIS临床开发项目获得阶段性胜利,预计2025年上市;新型XIa因子抑制剂asundexian开发用于治疗卒中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

更早期阶段的种子选手库也迸发出强劲的活力,“目前,拜耳管线推动的速度非常快,处于早期和中期研发阶段的项目约有30个,2023年有8个项目进入了临床开发阶段,2024年4个项目进入II期临床。”Christian Rommel补充道。

与此同时,中国在拜耳的全球研发网络中一直扮演重要角色。Christian Rommel透露,25年前,拜耳在中国设立全球研发中心,积极开展临床试验和学术合作项目,同时不断将创新产品引入中国市场。拜耳80%以上的关键多中心临床试验在中国开展,包括早期和后期临床研发项目。在中国团队的不懈努力下,自研发中心成立以来有30款创新药和新适应症在中国获批,“我们预计未来3-5年,拜耳还将在中国获批9个新药或新适应症。”

日前,中国III期PHOTONiC研究启动,旨在评估Eylea 8mg延长治疗间隔与标准治疗(Eylea 2mg)相比,在中国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如果从研发布局来看,拜耳确实已经做好了充足准备,及时补充和高效推进研发管线,确保每个阶段都有源源不断且有分量十足的创新产出,现阶段,无论是现有的上市产品,还是处于不同开发阶段的在研管线都不单薄。

Christian Rommel对中国不断支持鼓励医药创新,并为之打造出良好的政策环境而表示赞赏和钦佩。他特别提到,为鼓励研究和创制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药物,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建立了突破性治疗药物审评工作程序。

今年6月,药品审评中心(CDE)授予拜耳肺癌新型靶向治疗药物BAY 2927088突破性治疗品种认定,适应症为适用于治疗携带HER2激活突变且既往接受过一种全身性治疗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重点投资源头创新,培育研发生态系统

医药行业是一个充满偶然性和不稳定性的行业,创新药的竞争格局瞬息万变,靶点、技术、疾病领域总会发生一轮又一轮冷热交替,行业大洗牌也已经呈现常态化趋势。大家都知道,没有永远安全的避风港,只有牢牢把握源头创新,让自己屹立于创新之巅,才是发展长久之计。

如果说产品管线是拜耳向外界亮出的一张张明牌,那么对原始创新的笃定押注就是其隐于管线后的底牌。在转型的这条路上,拜耳对“源头创新”的执着已经深深烙在所有员工的意识和动作里。

越接近源头的创新探索,难度、风险系数和不确定性都更高。鉴于此,拜耳秉持长期主义理念,从战略到执行,都保持着高度统一。在访谈中,Christian Rommel不止一次提到,拜耳的发展战略始终以创新为核心,就是希望能够推出真正首创、高度创新的产品惠及患者。

至今,拜耳已投入大量资源放在培育源头创新实力上。比如,在世界多地建立研发中心并搭建共创平台,内外结合,从源头孵化创新。

2022年6月,拜耳耗资1.4亿美元在波士顿剑桥中心的肯德尔广场,成立了关注精准分子肿瘤学的拜耳研究与创新中心。这里可以说是全球创新密度最高的地方,医药生态圈产学研医各方伙伴:世界顶级高校、科研机构、投资机构、医疗资源和生物制药企业被链接在一起。创新药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产业与科学的紧密结合,在这样的环境下,拜耳的内部研发能力自然也会得到磨练。

拜耳研究与创新中心实验室

除此以外,拜耳聚焦研发全产业链条,积极与能够赋能创新的技术公司达成合作,比如引进AI、蛋白质组学等技术手段,提高靶点发现与开发的效力,加速创新型分子的落地。

2021年,拜耳以20亿美元总价收购了Vividion,目的就是借力化学蛋白质组学技术,提升高难度靶点开发成功率。在此技术助力下,Keap1激活剂BAY 3605349和STAT3抑制剂BAY 3630914都已经被成功推进至临床阶段。今年3月,拜耳还与Aignostics开展了战略合作,以期通过AI机器学习与生物、化学、临床数据深度融合,创建新靶点识别平台,赋能精准肿瘤治疗方案开发进程。

源头靶点的创新对医药生态体系建设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过去十多年以来,各类新兴疗法的空前成功可以说就是建立在优秀靶点之上。随着上一代靶点的尽数开发,若想要开启下一个黄金时代,新靶点挖掘会是一个绕不过的环节。而拜耳对源头创新的不懈追求,正是顺应了时代发展脉络,也预示着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我们希望不断加深疾病机制的理解,并对靶点、药物开发方式、临床试验设计以及小分子、多肽、抗体、细胞和基因疗法(CGT)等多元化治疗模式进行全方位的创新,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Christian Rommel总结了拜耳对创新的开发思路,“此外,我们更希望打造出一个开放且支持原创性研发的环境,鼓励企业和科学家勇于冒险,追求首创新药,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据Christian Rommel透露,拜耳研发管线中约50%为内部研发,另外约50%引自外部。在过去,拜耳的外部创新往往来自美国和欧洲,当地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带来了很多突破性创新。“而在过去二十年,我们发现中国的同行们正在迎头赶上,原始创新越来越多,所以未来,我们期待拜耳的外部引进资产,更多的会来自中国的创新企业。”

拜耳对中国源头创新的看好和支持已经落在了行动上。今年9月,拜耳Co.Lab共创平台将在上海开幕。在这里,拜耳将与初创企业相互成就,实现双方业务共赢,一方面拜耳会链接全球创新资源,为初创企业提供定制化专业技术与运营指导,以及合作、投融资推荐机会,帮助其快速成长;另一方面,拜耳也有机会捕捉到本土优质创新,促进CGT、肿瘤领域的早期创新全速发展。

不止本土企业,拜耳同样关注国内顶级学府的创新力量,目前已经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展开了深度合作,以加速推动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以及药物研发价值链上的前沿技术研究……

总结

医药市场风云变幻,与时俱进和创新是所有企业的共同选择,拜耳也不例外。回溯拜耳的布局举措,可以看出其已经确立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即聚焦源头创新,开发出能够引领治疗变革的创新疗法,满足患者需求。

在此战略指导下,拜耳一方面全力推进达罗他胺、非奈利酮等高价值产品管线临床开发,另一方面专注于投资源头创新,并且保持身段灵活与姿态开放,积极挖掘外部创新,为推出下一代变革性疗法做铺垫。至此,拜耳已经在构思好的下一段征程上踏出了稳步前进的步伐。

Copyright © 2024 PHARMCUBE. All Rights Reserved.

欢迎转发分享及合理引用,引用时请在显要位置标明文章来源;如需转载,请给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或发送消息,并注明公众号名称及ID。

免责申明:本微信文章中的信息仅供一般参考之用,不可直接作为决策内容,医药魔方不对任何主体因使用本文内容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0 阅读:39

惜寒康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