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白等,端午隐藏惊喜

无事聊电影 2023-06-25 11:19:29

众所周知,周润发是香港电影史上最具符号性的一个人物。

纵观他几十年演绎生涯,你可能很难详细记起来他演过什么电影,但只要提起许文强、小马哥、赌神、李慕白、黄老爷…

脑海中一定会一一闪过枭雄、杀手、权贵、侠客、官吏这类身份的人物形象。

这些角色类型基本很难有其他具像化替代物,唯周润发而已,他已经将其演到尽头。

但事情的双面性在于,正是这些形象太深刻以致于成为符号,每当周润发有新动作,观众也会自发性将其带入上述角色中。

要么西装革履,要么手持双枪,主打就是一个bking范儿。

因此,当周润发继《无双》后时隔五年携带新片《别叫我“赌神”》重新进入大众视线时,这剧情、这人设、这主题,一时之间,竟有种洗尽铅华的朴实感扑面而来。

同时也宣告,即使这部电影与博彩相关,但别再怀揣看《赌神》系列、《澳门风云》系列的期待,因为这次发哥演的,是完全世俗意义上的普通人,一个“浪子回头”的故事。

设定上是烂赌成性的父亲和高功能自闭症儿子的双向救赎,很容易令人联想到阿汤哥和霍夫曼主演的《雨人》。

但《别叫我“赌神”》依然很有港片风味,整体上偏向于早期的现实主义题材,例如《肥猫寻亲记》《何必有我?》《癫佬正传》等。

即曾经被影评人李天详评以残障、低能、孤儿为主题,极具人文精神与对社会的关注的佳作。

故事一开始,吊儿郎当的吹牛辉(周润发 饰)和前女友李夕(袁咏仪 饰)重逢,李夕以10万酬劳将患有自闭症的儿子阿阳(柯炜林 饰)托付给他照料一个月。

阿辉虽然开着一家生意不错的理发店,但逢赌必输,又因为欠高利贷,所以欣然答应。

但阿阳的自闭症让他感到棘手,需要极大的耐心去照顾他。而耐心这两个字,根本不在吹牛辉的人生字典里。

可怜的阿阳吃不好睡不好还要挨骂,更自闭了。

直到阿辉发现阿阳在博彩方面有着异乎常人的天赋,对数字非常敏感,犹如“赌神”附体,逢赌必赢。

阿辉带着阿阳频繁光顾赌场,但阿阳被李夕教得很好,并不是“傻子”。

阿辉见他不受自己控制,还因为阿阳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暴怒之下俩人发生冲突,闹得头破血流,两败俱伤。

但正因如此,第一道隔阂打破了。

二人关系更进一步,尤其是当阿辉知晓阿阳确实就是自己儿子后,更有意弥补,带他体验了很多新鲜事物,当父子感情递增之际,李夕却病逝了。

原来她已经胃癌晚期,生命最后就是希望为阿阳找到一个可以托付的人。

在李夕的病床前,阿辉终于记起最初二人相识的场景,那时候她是刚毕业的社工,他还是懂得保护弱小的好大哥。

混沌了十几年的辉哥决定扛起做父亲的责任,带着儿子奔向人生新一页。

这个角色有很强的即视感,因为周润发几十年演绎生涯里其实也演过不少普通人,而且都非常经典。

典型如《秋天的童话》里的船头尺,一个在唐人街打工的瘪三。

《癫佬正传》里他演一个无助凄惶的街头流浪汉,整个表演非常震撼。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里就更普通了,一个油腻老混混潘知常,专门瞄准退休阿姨,以杀猪盘为生。

而在他早期的一些都市喜剧里也基本是以插科打诨的糙汉形象出现,朴实到好像街头巷尾的老大哥。

无论这些普通角色有着或悲惨凄苦或自得其乐或荒谬无常的人生,也不论有着何种性格,甚至于非普通人的那些大佬形象,周润发的表演基本都有一个锚点,即不会脱离生活。

我记得他曾在某部新片见面会上谈及演技炸裂现象时说:“当你觉得是在生活,不是演戏,你就成功了。”

《别叫我“赌神”》里,他同样是以“生活”的方式在表演。

吹牛辉这个角色,有点类似《阿郎的故事》《秋天的童话》《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几个角色的结合体,非常市侩贪婪恶劣,但又不太一样。

前者底色还算有点浪漫主义在身,但《别叫我“赌神”》里的吹牛辉,真正的“够烂”。

影片对他的过去着墨不多,多年前在香港混到风生水起,情场事业双得意,奈何沉迷赌博散尽家财,性格随之大变,暴戾狂躁,人见人厌。女友本来打算告诉他怀孕的事情,想要劝他戒掉赌瘾,回归正常生活,赌瘾上头的阿辉却对她又打又骂。此后他流落到澳门,被好友收留,开了一家理发店,起初生意蓬勃,但仍旧未改本性,理发店一有收益都被他送进赌场,并且还借下高利贷。多年来,辉哥变成了吹牛辉。从昔日辉煌人物沦落成一个在街头吊儿郎当的扑街赌狗,是路过的狗看到都要吐口唾沫骂一句你不配当狗的地步。

一直到目睹李夕去世前的吹牛辉,人物都稳定保持在这种又懒又帅又渣滓的纯负面形象里。没有什么能够改变他,除了死亡。

这点其实很真实,因为我几乎没有在现实里看到过真正愿意回头的赌徒。

但正是人设足够烂,且在第三幕前都没有什么悔改or浪子回头的迹象,就显得这个角色很不一般。

其实如果编剧执意写这个角色不悔改,一条赌路走到黑,也不是不可以理解。人到中年基本已经定性了,除了生死之外的理由,何必再去改变。

就像现实里的大部分人,庸庸碌碌活了一辈子,有谁真的认识到了自我或者找到了梦想吗?

但整部电影的价值观其实很朴实,就像 1999年《南方周末》头版新年致辞所言:

“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抖擞精神,总有一种力量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正义、爱心、良知。”

虽然看起来俗套,但在如今这个充满暴戾、愤怒和堕落的失意时代,它是珍稀的,也是好用的。

所以吹牛辉最终还是会幡然醒悟,浪子回头,会替代死去的李夕,重拾意志,去找寻真正的自我。

这是片中角色的期待,也是作为观众的期待,甚至也是演员本人的期待。

我看的过程中,一直好奇为何周润发会演这个角色。就像文章开头所说,不论大佬或普通人,他其实已经“演够了”。

直到电影最后,吹牛辉因李夕去世冲击,回想起他们曾经在一起时聊的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李夕想去沙漠,辉哥不解,沙漠有什么好去的。

李夕回答,因为人需要找到自我,这是我们作为普通人,存活在世上几十年的意义。

于是吹牛辉恍然半生才意识到,人必须去找寻自我。

周润发当然是不太需要找寻自我的,他已经彻底功成名就。我觉得他是借这部电影来告诉现在的观众,他不只是一个符号式的形象,他也是个演员,更是个真实的人。

就像这部电影的片名一样,不再是若干年前的《赌神》或《澳门风云》之类,一看脑海中就会自动响起那首耳熟能详的bgm。

香港老一代演员或者说香港电影,早已变了。变得更日常真实,更返璞归真,去追求一些朴素的东西。

甚至《别叫我“赌神”》这部电影的处理手法,从镜头、色调到配乐,都非常朴实,朴实到像香港演员们团建拍vlog。

因此即便当中有在《踏血寻梅》里“杀人如麻”的白只,在《无双》里心机深沉的廖启智,在《廉政风云》里雷厉风行的方中信,在《别叫我“赌神”》里,他们统统都生活化成了可爱亲切又朴实自然的角色,好像你在香港或澳门街头见到的普通人一样。

这似乎也是戏外的一个映射。

近几年很难在大银幕看到周润发,他也不和其他香港演员那样出演综艺或者拍短视频,曝光少到感觉已经退圈了。

跟梁朝伟在日本骑自行车被网友碰见,梁家辉居然出现在龙舟比赛并且还是敲鼓人一样,经常有网友发文偶遇周润发在公园跑步,有时在香港、有时在北京。

他之前参加了马拉松比赛,还计划要去日本参加跑步比赛。

甚至于《别叫我“赌神”》在北京的首映礼,也是周润发带领大家在公园跑步。

这恰好跟《别叫我“赌神”》里的主人公辉哥重合了。

说到这里,电影似乎也可以叫《周润发的后现代生活》。

也是他在通过电影告诉大家,如今他的生活状态。

不再是耍刀弄枪、威风凛凛、出生入死的许文强、小马哥、赌神、李慕白…而是阅尽千帆后,重新回归生活本身的普通人。

这是一个全新的形象转变,当看到全程老嫂子模样,扎着半马尾、丸子头的周润发跟一众年轻人比赛跑马拉松,你会觉得时间真是奇妙。

能看到他们这批香港电影的遗产继续出现在大银幕上,不是表演,而是展示真正的自己时,也会觉得电影本身更奇妙。

至少他们还在通过电影告诉观众一些朴素的真理,无论世界多么糟糕,时势多么艰难,也不要放弃人生,停止找寻自我。

0 阅读:28

无事聊电影

简介:闲时聊聊电影 谈谈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