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尽忠是契丹的一员大将,以其勇猛著称,颇受部下爱戴。唐代曾在契丹地区设立营州大都护,但由于唐军官员贪赃枉法,时常欺负契丹人,致使双方的关系日益紧张。武则天继位后,全国上下群起而攻之,李尽忠见时机已到,于是鼓动契丹起义,一举拿下营州,生擒百余人。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部族首领,就敢这么狂妄,武则天无法忍受,于是派军讨伐。武则天任命曹仁师为先锋统帅,随行的有张玄遇,李多祚,麻仁杰等二十八名将军;步兵,骑兵,共五万人,直扑契丹大军。
面对如此凶猛的唐军,李尽忠哪里还能有什么勇气去硬拼。到了这个时候,契丹虽然号称十万大军,但大部分都是家眷,连一万都不到,而且武器也很普通。要赢,唯有以智破巧,以埋伏的方式引蛇出洞。李尽忠吩咐手下对捉到的俘虏道:“契丹世世代代对皇族都是忠心耿耿的,只是当地官员经常欺负他们,每逢大雪,他们也没有救济,所以才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只要有朝堂来招降在,我们就会臣服。”李尽忠为了表示契丹的真诚,命人将被他抓来的几百名大唐士兵全部放了出来,虽然也有一些宴请,但也没有什么美酒佳肴之类的。但随行的契丹士兵所提供的食物就比较简陋了,甚至于数量都不多,这造成契丹士兵造成了一种饥饿,民不聊生的感觉。
这些被抓的士兵返回,向曹仁师汇报了这个消息,唐军的将领大喜过望,觉得这是自己出力的好时机,是自己覆灭契丹的时候了,恨不得立刻冲上去,速战速决。曹仁师不分青红皂白,率领大军直扑契丹。当大军来到山谷入口处的时候,李尽忠并没有发动进攻,只是留下了大量的瘦弱的马匹和牛羊,以及大量的补给。这让曹仁师愈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契丹势力还未完全复苏,完全可以一举歼灭。 抛下步兵团,曹仁师率领铁骑向深处追赶,契丹一冲而散。唐军一路打到黄獐谷,已经彻底陷入契丹人的埋伏之中,李尽忠与孙万荣各领几千铁骑,一左一右,占据制高点发起进攻。唐军被一轮箭矢射得手足无措,一时之间,曹仁杰和张玄遇两人落败,被擒。然后,李尽忠又让曹仁师亲自写了一封战书,加盖了印章,让人将战书交给了后面追来的步卒,再次埋伏,一举歼灭。黄獐谷一役,五万唐军全军覆灭,二十八名将军被俘,这是何等惨烈的结局?武则天一怒之下,将犯人都放了,又派了贵族的仆役出去,集结了十万大军,由武攸宜统领,陈子昂辅佐,对契丹发动了第二次进攻,同样是惨败而归。武攸宜一战失利,但是李尽忠一病而亡,契丹也因此出现了内乱,最终导致了突厥入侵,令其元气大伤。有了突厥人的帮助,武则天底气十足,又派出了十万大军去攻打契丹,最终,统帅王孝杰中了埋伏,摔下悬崖,身败名裂。王孝杰战死后,唐军的士气大降,但武则天仍不甘心失败,于是又增加了兵力。这时,突厥人又一次袭击了契丹,而契丹人也分裂了,孙万荣被杀,被带到了洛阳。唐军屡战屡败,派出了四十万大军,但都无功而返,最后还是在突厥人的帮助下,取得了胜利,这是一场不算辉煌的胜利。不过,唐军也不是一无所获,他们活捉了李楷固,他女儿的儿子就是,也就是他的外孙李光弼,在安史之乱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武则天派出的,真正负责征讨契丹的统帅,也就是武氏世家的精锐,但是他们的成绩实在是太差了。武则天本来是打算让自己的家族继承大业,但现在没有一个有前途的,而且文武百官都在极力反对,所以只能由自己的孩子来继承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