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电破译揭秘:红军如何掌握敌军的心脏跳动!

关河有五十州 2024-07-23 14:22:55

1931年7月10日,遵照总部电令,红一、红三军团从建宁分路出发,踏上了回师征程。

这是一次大规模的战略行动,同时也是一次艰苦的行军。此行需要让开大道,绕过整个根据地南部,全程长达一千多里。这一千里路全是崎岖的山岭小道不说,时令又正值骄阳似火的盛夏季节,部队在烈日下长途急行军,对战士的毅力和体力挑战之大,可想而知。

红军从闽西北出发时,稻谷离收割还差一个多月,农业收成恰好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所以也没能在当地筹到可供给大兵团所用的足够粮食。路上所携带的粮食不够了,部队就只好喝点稀粥充饥,战士的体力消耗大,稀粥哪能济事,于是乎,暴晒中暑的,疟疾打摆子的,痢疾拉肚子的,不断增多,而且往往这个还不好,那个又病倒了,收容队的阵容眼看着一天天扩大起来。

按照总后方办事处的设想,红军应在三天内赶回高兴圩,但实际根本做不到,其症结之一就在“仓促”二字上,毛泽东后来总结,“第三次战役(即指第三次反‘围剿’)……红军仓促地绕道集中,就弄得十分疲劳。”

7月23日,从建宁出发的第十三天,红军还没有到达目的地。随军征战的无线电人员是很辛苦的,部队行军,他们也要扛着沉重的机器设备行军,部队休息宿营了,他们还不能休息,必须架起电台进行侦听和收报。

当天下午4点,在红3军军部电台任报务员的曹丹辉正在上机值班,突然间,他侦听到了一份机密电报,系南昌行营总指挥何应钦发给各“围剿”部队的。当时的电报多以“急”、“急急”、“火急”、“十万火急”、“万万火急”等字眼,来表明电报的时限等级,这份电报为“万万火急”,说明内容非常急迫和重要,相应地,它也采用了国民党高级司令部间通用的密码,即“壮密”。

电报密码不同于明码,明码只要熟背通用明码,就能识别,密码则相当于是给电报内容加了锁,没有和它相配的钥匙是打不开的。幸运的是,在第二次反“围剿”中,红军缴获了一本白军正在使用的密码本,这本密码本正是“壮密”。

何应钦总部仍在使用“壮密”,显见得他们根本不知道红军能够使用电台,更不知道原属己方的密码和电台人员已为红军所用。曹丹辉立即使用缴获的“壮密”进行破译,很快就译出了电文。

曹丹辉当即将译稿送交军长黄公略,黄公略知道事关重大,又赶紧派人火速送往总部。毛泽东看后大喜,赞叹地说:“黄公略真是及时雨啊!”

这是何应钦给各路“围剿”部队的一份总攻击令,上面除显示蒋介石正企图使用“分进合击”的战术,将红军压迫于赣江边围歼外,还有“限十天扑灭共匪”的字样,以及敌各路兵力配置与战斗部署情况。

1 阅读:11

关河有五十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