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所建立的体系是面向全球服务的体系,其基本的特征是,仅保持很少一部分关键战略制造产业在国内,而绝大部分,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经济基础,都通过分包的方式在全球的代理人中扩散。
美国整体的政治经济布局皆具备服务业的体系特征。仅仅负责源头的制造和创新。从政治上,制造一系列的概念,并将这些概念通过其遍布全球的代理人分销出去。从经济上,制定一些政策,并通过欧洲或亚洲的代理国家跟进。而唯一例外的是美国的军事工业,以及全球的军事布局却是自力更生。
美国在面向全球的所提供的服务中取得了超额利润,以至于美国可以以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情况下控制世界的走向和格局的构造。因为全球的服务业关键的源头被美国牢牢控制了。这是为什么美国即使产业空心化如此严重,还能够同时遏制中俄两个大国的原因,即使美国自身认识到了产业空心化的局限,但是也不太可能扭转这一局面的原因。因为,服务业的庞大以及继续增长,在可预见的时间里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如果以全球的眼光去看待美国的服务业,那么显而易见存在着继续扩张服务业的原始冲动。很显然,美国不会与中国在制造业方面进行竞争,因为这将是代价很高成效很小的投资,资本是赚不到钱的,因此美国的重心一定放在可形成高度垄断的一本万利的行业上,并在上面集中,服务业就是这样一个领域。向全球提供具有垄断性质的服务,并推销自己创造出来的一些概念,引领这个世界的发展方向,塑造以自己利益为导向的全球价值观,这比具体的产品制造更为可控更有利可图,如果考虑到现在社会中所有的产品都是概念的产物的话,更是如此。因此,中国如果与美国分庭抗礼,或者说维持所谓的平衡状态,光有强大的制造业还是不够的,中国仍然需要发展成为一个可以向全球提供全套服务的国家,否则很难取代美国的地位。这取决于两个条件,第一,中国有能力提供全套的服务,第二,全球有对这种服务的强烈的可实证化的需求。从目前的情况而言,中国离取代美国还有相当的距离,而且中国似乎并没有取代美国的准备。因为美国制造业的空心化,是面向全球服务业扩展的必然结果,而中国会极力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如果美国可以将自己的概念投射到可控的域外国家的制造领域的话,中国只能将概念投射给自己的制造业中,才有可能形成可控的局面。这可能造成如下的局面,中国自己的制造业愈加庞大,而美国的服务业的发展将与中国的制造业呈正相关关系。中美之间竞争实际上是美国服务与中国制造之间的竞争,从概念上来说,两者之间的竞争正处于边际状态,这意味着美国需要制造新的概念创造新的服务模式,而中国必须打造新的产品才能平衡中美之间竞争。美国的军事力量是美国所提供的全球服务处于高盈利状态的外部保证,这取决于目标和力量之间的平衡。因此,在中国极力实现自己的军力和目标之间平衡的情况下,作为潜在的假想敌,美国也需要在目标和实力之间保持平衡,特别是面临制造业真空化的情形之下。
为什么要取代?我们需要的是尽可能做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