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哥认为美食是“花钱买大便”,顿顿用代餐粉,一吃就是6年

围炉煮世界 2024-05-23 07:38:07

说起吃饭,人们听得最多的,恐怕就是“民以食为天”。

食是本能,是基本需求。钟鸣鼎食之户,食不厌精;寻常百姓之家,也讲求一个荤素结合,膳食平衡。

郑板桥曾以一大碗炒米,佐以酱姜待客;苏东坡曾以食材入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及至如今,许多人更以烹饪为乐,以美食为追求,从火候到品相,从高端食府到苍蝇小馆,包罗万象。

然而,日本一位叫笠原元辉的的男子却觉得,“吃饭,最后出来的,不也是大便嘛。为了吃饭而花钱,这不就相当于花了多少钱买了大便嘛。”(仔细捊捊,好像……他说的也不能算错)

笠原元辉是日本东京大学高材生,毕业后在一家大型IT企业任职。早在2019年,笠原元辉就放弃了一日三餐,改用代餐粉来代替。

用笠原元辉的话说,原因很简单:做饭吃饭要花太多时间,吃饱后还会犯懒想睡觉,实在是影响工作。花那么多时间做的事,最后不过就是变成粑粑排了出去。

笠原元辉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和他一直以来的思维模式有关。

从大学时代起,笠原元辉就养成了一种思考方式:凡事少看过程,只重结果。这不,他很简单地从原因到结果,推导出最为高效的用餐模式。当然,这也只是他以为。

起初,笠原元辉还是一日三餐,后来他觉得这样次数太多,又改成了一日两餐。每天中午12点和晚上19点,他都会走进厨房,往杯里倒上250ml左右的水,舀出几勺代餐粉,再搭配上乳清蛋白粉。搅和搅和,一口闷,前后不到20秒。

吃完这些,他还会再吞服一些维生素营养片。中途如果饿了,就喝水,同时也会用其他方式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比如看书。

久而久之,笠原元辉慢慢感觉没那么容易饿了,尤其是刚喝完代餐粉那会儿,他会觉得很有饱腹感。更重要的是,笠原元辉很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因为这为他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可以用来工作和学习。

笠原元辉也不是完全排斥正常吃饭,平日如果和朋友出去,或者和妻子逛街,他都会一起吃,不想扫大家的兴。

他说,“虽然吃饭有时也会有好吃这种快感,但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我不想为了一时的感觉而花钱。”

平日在家中,妻子则只需要做自己那一份饭菜就行了。想想这场景,多少还是有些奇怪。这妻子,心理也得有点强大才行,否则,还真容易泛起一些罪恶感,觉得自己既在浪费金钱,又在浪费时间。

更多的人肯定会疑惑,一顿两顿还行,长年累月这么吃,笠原元辉的身体,真不会出问题吗?

就连许多营养师也对笠原元辉提出过警告:像番茄红素、花青素、卵磷脂这些,都很难通过保健食品摄取,不能只靠吃代餐品摄取到足够的营养,营养素搭配再全面的代餐粉,都有局限性。

不过,笠原元辉也做了健康检查,结果有点让人意外:除了甘油三酯偏低,其他情况都还好。简单来说,就是瘦了点。

但无论如何,很多人还是没法理解笠原元辉这样的做法。吃,多么令人愉悦又解压的一件事。许多人面对压力时,一顿不能解决的,就吃两顿。这笠原小哥,是有多不懂得享受生活啊,白来人世一遭。

原本,我也没法理解这样的迷惑行为。直到看到心理学家李松蔚提出的一个观点:跨文化沟通。

这种跨文化沟通,不仅存在于不同国籍不同地域之间的人们之中,其实也包括我们周遭的朋友、伴侣、同事等人之间。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成长经历和职业经验,从心理学上来说,这叫“亚文化”差异,很容易就会产生碰撞。

当我们觉得一个人不可理喻时,其实对方都有他的道理。只是这种道理,必须放在他的文化背景中,才能解释得通。

比如笠原元辉,他从小家境不好,对生活节约惯了,对食物的要求本就不高。再加上读大学时受到的思维训练,“重结果,不重过程”,工作后,压力大,自己又觉得时间不够用,总想追求更高效。如此一来,他会用代餐粉来取代一日三餐,也就不足为奇了。

很多时侯,我们在面对周遭人一些莫名其妙的言行,觉得对方的行为难以理解时,如果能有意识地提醒自己,“他有他的文化背景”,这样想一下,心中的怒火也许就会被浇灭许多。

我们不一定非要判断个对错出来,尤其是对身边亲密的伴侣或朋友。我们只要承认,对一件事情,各人因为不同的背景会产生不同的理解,问题就已经解决了大半。

.END.

0 阅读:0

围炉煮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