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代的兵役制度,看看你知道多少?

文史意林 2023-10-01 12:49:01

汉代兵役制度是全国皆兵的,而相比之下,西方国家是一直到俾斯麦为相也就是19世纪后期的普鲁士才开始施行这种制度的。

汉代时期,一个男丁到了23岁才开始服兵役,这么规定有什么背后的考量?在古代,男的到了20岁才开始成丁,可以独立耕种了。那时候的农业经济全是靠天吃饭,所谓“三年耕种,有蓄”,所以朝廷要男丁为国家服兵役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他的家庭负担。所以汉代规定,每个男丁20岁受田,那么从23岁起,正常他可以有一年储蓄来抽身为公家服役了。

汉代的百姓服兵役,又分3种:一是到中央作“卫”兵,守卫首都或者皇宫;二是到汉朝的边郡作“戍”卒,守卫边疆;三是在原地方服兵“役”,做民兵。每一汉代的百姓都要轮到这三种,其中只有第三种,百姓从20岁便开始了。

汉代的中央军合起来人数不到七万人,分为南北两军,南军负责守卫皇宫,北军负责守卫首都。中央军是由地方壮丁轮流组成,任期为一年。那时候,如果百姓被指派去当中央军,他们的来回旅费是朝廷给报销的,服役期间的吃穿住也都是朝廷负责。这些士兵初到和期满退役的时候,汉代的皇帝还要备酒席款宴,这待遇是真的高!

那如果汉代的百姓是被指派到汉朝的边郡去当戍卒,那就苦逼了,因为一切费用都要士兵自己掏钱。这些戍兵的服务时间是只有三天,这时沿袭先秦时代的惯例。但这有个问题,先秦时代,国家规模较小,士兵到边境可能只需要半天时间,中间服役三天,来回五天就可以搞定了。但是自从秦朝统一天下以后,那戍卒到边境的时间有的就长得离谱,但是秦国的戍边制度却没有改变,于是就发生了陈胜吴广起义,最终秦朝就玩完了。

汉朝吸取了秦朝的教训,于是汉代戍边时间虽然还是三天,但是百姓可以花钱,三天三百钱,交给朝廷,他就可以免戍了。朝廷这边就用这笔钱去雇人替你戍边,这笔钱不仅足够这些人戍边的费用,还能省一些补贴家用。这可以说是一种变通,还能实现双赢。

汉郡长官有地方行政长官太守,地方军事首领则叫都尉,后者管理地方军队。地方的壮丁都要在每年秋天举行为期一个月的操练,这是一个大检阅,名为都试。一旦国家有事,可以临时召集他们,类似于现状的民兵制度。朝廷根据各地方的地理形势分别训练不同的兵种,如材官(步兵)、车骑(车兵、骑兵)、楼船(水师)之类。

不管是中央军、戍卒还是民兵,一旦国家有事,这三种军队国家都可以调用。

汉代的百姓除了服兵役,他们还要服力役。所谓的力役是每个壮丁都要替国家做义务的劳工,每人每年一个月。服力役的壮丁在汉代唤做更卒,意为更替轮番。这些更卒要义务为国家修建一些大工程,如修筑城垣,宫殿陵墓等。当然了,如果百姓不想去受这个苦,那也可以,他只要出两百个钱给官府就可以了。

当然了,汉代除了义务兵役外,民间还有志愿从军的义勇队。一旦国家有需要,这些人便可以自由报名,他们管这叫做良家子从军。这些人很多都出身于比较富有的家庭,特别是家就在离边境不远地方的。这些人平常在家的主要干的就是练习骑马射箭,一旦国家有事,他们就非常积极报名从军,靠着打仗立功,最终达到做官封侯的目的。汉朝的飞将军李广一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参考文献: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3 阅读:451

文史意林

简介: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