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也叫伍员,是春秋时期楚国大夫伍奢的儿子。伍子胥的祖先叫做伍举,伍举为人刚直而且敢于谏诤,所以他在楚庄王时期很受重用,伍家也因此在楚国一直很有名气。
楚平王时代,伍奢担任太子建的太傅,而另一个大臣费无忌则担任少傅。这费无忌是个很擅长钻营的人,他一心想往上爬。费无忌受命到秦国去为太子建迎娶秦女,结果他瞧见这秦女长得很漂亮,于是他就怂恿楚平王娶了这个未来的儿媳,结果这楚平王也是个奇葩,他真的这么干了。
楚平王娶了秦女以后,很是宠爱她,秦女也给楚平王生了个儿子叫轸。太子建这边,楚平王则另外给他娶了妻,太子建估计也很是无语。
这费无忌给楚平王出了这个主意以后,他知道自己呆不住了,也就离开了太子建,直接去侍奉楚平王了。然而费无忌终究是做戒心虚,他担心哪天楚平王挂了,这太子建肯定不会放过他,所以他就开始一门心思要搞太子建。
太子建的母亲本来不得楚平王的宠爱,再加上楚平王抢了儿媳妇这事,这父子俩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楚平王干脆将太子建发配边疆,让他外出驻守城父。
此后,奸臣费无忌就时不时在楚平王耳边说太子建的坏话,他表示:太子建本来就因为秦女的事有不满情绪自从被外派到城父后更是积极练兵,对外结交其他诸侯,肯定是要作乱。
谗言说多了也就让人起疑,更何况楚平王心里有鬼,所以楚平王直接把侍候太子建的太傅伍奢召回来国都审问,伍奢极力解释,但是楚平王就是不听,还将伍奢给囚禁了,还让手下大臣带兵去除掉太子建。还好太子建提前得到消息,就逃到宋国避难去了。
这费无忌为了斩草除根,就让楚平王一起除掉伍奢的两个儿子。于是楚平王命令伍奢召回自己的两个儿子,都说知子莫若父,伍奢说:“大儿子伍尚为人宽厚仁慈,我叫他,他一定会听话前来;小儿子伍员为人桀骜不驯,而且会忍辱负重,是个能成就大事的人,他知道来了就是一块送死,我知道他肯定不会来。”
楚平王根本不信,他还是派人去召回伍子胥两兄弟,威胁他们说只要他们回去就会放过伍奢,否则就杀了伍奢。伍尚见到使者,就准备跟着回去,伍子胥阻止他:“这是楚平王的计谋,目的是我们父子三人一起送死,我们应该逃到其他诸侯国借兵报仇”
伍尚表示他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是父亲召他们兄弟二人是以求生的名义,万一他们兄弟逃跑后,不能报仇将会被后人耻笑。伍尚知道伍子胥肯定会为他们报仇,就表示自己愿意去赴死,让伍子胥逃走。
于是伍尚自愿被捕,使者还想要抓了伍子胥,满腔怒火的伍子胥拉满了弓箭对准使者,然后设法跑了。
伍奢听说小儿子伍子胥逃跑了,就自言自语到:“楚国日后将要陷于战火了。”伍尚被带到楚都后,伍奢父子就一起被处死了。
伍子胥知道太子建在宋国,就一路逃到了宋国。谁知这宋国刚好发生了内乱,于是他就和太子建一起投奔了郑国。
郑国君子对太子建一伙人很友善,后来太子建又到晋国想要找帮手,谁知晋国想让太子建做自己的内应,一起灭掉郑国,再将郑国送给太子建。
谁知道这太子建人品也很差劲,他竟然答应了这事,打算恩将仇报!也许是上天都看不下去,于是太子建的一个随从因为私事得罪了太子建,太子建准备杀了这随从,这随从就逃走,并将这个计划告诉了郑国国君。于是,郑定公就和大臣子产杀死了太子建这个白眼狼。
事发后伍子胥害怕被牵连,于是就带着太子建的儿子胜,赶紧逃亡吴国。他们一路来到了昭关,昭关的官员正在通缉伍子胥,盘查十分严格。于是,伍子胥无奈之下,只好和胜各自逃跑。
等伍子胥乔装过了昭关,因为害怕追兵,他一路奔跑,但是还是被一条大江阻挡了去路。天无绝人之路,刚好江上有一条渔船经过,好心的渔夫将伍子胥渡过江。
伍子胥过江后,十分感动,于是他解下身上的的宝剑说:“这把剑价值百金,送给您,感谢您的救命之恩。”这渔夫拒绝了伍子胥的赠送并说:“按照楚国的通缉令,谁能抓到你,楚国将会赏给粮食五万石,还给封爵,这些远远超过这把宝剑的价值?”
伍子胥于是拜谢了老人家,就继续赶路。然而一路奔波又担心受怕,不久伍子胥就生病了。而伍子胥所带的盘缠已经用完了,他只好拖着病躯,一路沿路乞讨。这段时间应该是伍子胥的至暗时刻,但是心中充满仇恨的伍子胥还是坚持下来,终于还是逃到了吴国。
此时的吴国刚好是吴王僚当权,伍子胥就通过此时担任将军的公子光的关系求见吴王。过了很久,楚国和吴国因为边境的两个城市因为争夺桑叶的小事爆发了战争。吴王派公子光去攻打楚国,公子光打败了楚军,还拿下了钟离、居巢两个城市。伍子胥趁机劝说吴王僚继续进攻楚国,但是公子光却以伍子胥这是要报私仇为由阻止了吴王僚。
聪明的伍子胥这才发现了公子光野心勃勃,他这是要争夺吴王这个位置。于是伍子胥给公子光推荐了刺客专诸,自己则带着公子胜离开了吴国朝廷,躲到乡下种田了。
五年后,楚平王去世,他和秦女所生的儿子并立为楚王,也就是历史上的楚昭王。这吴王僚趁着这个机会,便派烛庸、盖余二公子出兵攻打楚国。结果吴兵被楚国困住了,而公子光趁着国内空虚就成功刺杀了吴王僚,自己上位当了吴王,也就是阖庐。
阖庐当了吴王后,就立即召见了伍子胥,并让他担任行人一职,让他参与军国大事。
烛庸、盖余二公子当初听到吴王僚被杀,就投降了楚国,他们被封在了舒地。阖庐三年,他派兵攻打舒地,攻下了城池并俘虏了两位公子。此时,阖庐想要趁机进犯楚国国都,但是这个计划被将军孙武劝停了,阖庐于是就收兵回国了。
阖庐九年,吴王联合唐国、蔡国两个诸侯国共同出兵攻打楚国,在伍子胥和孙武的帮助下,吴国经过五次战斗成功拿下了楚国国都郢都,楚昭王出逃。
多年来复仇心切的伍子胥终于等到了机会,于是愤怒的他派人挖掘了楚平王的墓,然后将他的尸体拖出来,并鞭打了三百下才停手,总算是消了心头之恨。可怜,一代楚王死后就落得这样悲惨的待遇,只能怪他生前太荒唐太无情了。
司马迁这样评价伍子胥:怨恨的毒害对于人来说真是太可怕了!身为一国之君尚且不能和自己手下的臣子结下仇恨,更何况那些彼此地位相同的人呢!假如当年伍子胥追和父亲伍奢一起赴死,那他和蝼蚁又有什么区别呢。伍子胥能够放弃小义,最终洗雪伍家重大的耻辱,让自己的名声流传后世。伍子胥逃亡路上,当他被困江边窘迫危急的时候,身无分文而沿途乞讨的时候,他难道曾经有片刻忘掉郢都的仇恨吗?所以,能够克制忍耐而最终成就功名的,不是刚正有气性的男子,那还有谁能达到这种地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