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寺塔:这么偏僻的地方居然有座古塔?塔内壁画很漂亮

乌何有之乡游 2024-08-22 02:18:01

从鱼河堡沿着204省道,一路开到杨桥畔镇,120公里路程,沿途要经过几座古堡。鸿门寺塔在横山区南部的塔湾镇,东边不远处是威武堡遗址。

这是一座元代砖石塔,就在省道的东侧崖壁上。塔内有壁画,塔下崖壁有石窟,所以古塔就成了国保。塔是元代鸿门寺(红门寺)遗物,始建于元代泰定年间,又名响铃塔,因塔檐上曾悬挂风铃得名。

塔建在一形同卧虎的园石峁上,为密檐式砖石塔,外观呈八角形,十一层,通高27米。每层以叠涩牙子出檐,每角都砌成三角中空挑檐,中插砖木雕兽出挑,上悬挂风铃。

塔基为岩石凿平后直接起建,底周21.6米,每边长2.7米,以后逐层收缩变小,形如圆锥。第一层为基础,高2.52米,由薄厚不等的红砂石石片垒砌而成,在西南方向一侧面中央开辟一圭形门洞,上宽1.28、下宽1.4、高1.9米。门洞下为五级石砌台阶,由此进入塔室。

塔室为圆形厚壁空心式,壁厚1.65米、内径3.56米。室内顶中央有圆孔直通上部,仰望可看出该空心塔内有五层距离不等、每层由两根柏木檩建成“井”字形构架,砌筑于砖层之内起到筋骨作用。圆孔四周彩绘逐层收缩的二层叠涩牙子,形如倒垂莲花。

室内四壁先用白灰抹墙后彩绘壁画,共有两层。上层剥落处显露出下层壁画,采用褐、绿等色绘制人物等图案。该层外檐下方发现有绿彩,与塔内壁画中的绿彩为同一种颜料。第二层高1米,八角及八面均有两组对称的隐形柱,由二层半圆形砖砌成,作为装饰用的仿木构台柱。第四层至第十层间,每层八面都有两个对称的约10~15厘米见方的孔洞。

据记载,鸿门寺塔塔身已残破不堪,整体明显向东南方向倾斜,塔室内壁墙面大量剥落,现大部分图像漫患不清。塔身中段南侧有宽约2、高200厘米的纵向裂缝;塔基西侧有宽1~1.5厘米、高200厘米的纵裂缝。此行寻访时,正在进行修缮。(陕72,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4年1月10日)

本页图片、文字、视频为“乌何有之乡大树上”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搬运或他用。

0 阅读:2

乌何有之乡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