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校长万玮:用时空观来看待教育,父母的很多焦虑都没有意义

蓝橡树育儿 2024-03-28 00:02:48

万玮,上海平和双语学校校长,上海最受瞩目的双语学校之一的70后校长

很多家长都在纠结当下的得失:一次“关键”的考试没考好,一次“重要”的比赛出现了失误。可是,真正“重要”与“关键”的,根本不是那些考试成绩、竞赛名次或升学结果,而是孩子成长的过程。

十年后再来看,外在的荣誉都是浮云,内心的成长才值得珍惜。

作者:万玮。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上海平和双语学校校长。

一、

平和学校建校25周年,在外求学的学子纷纷向母校发来祝福。

在哈佛读数学的大三学生周同学也录了一段视频,她说,我始终记得万校的话,“外在的荣誉都是浮云,内心的成长才值得珍惜。”

我跟她说过许多话,她记得这段,我很欣慰。

二、

时常有朋友向我咨询孩子的教育问题,我总是开导他们要有时空观。

从空间维度说,可以有三个视角,我,你,他。也就是语文课上教的三种人称。这三种人称不仅是叙述角度,也是思维角度。

当孩子遇到问题,我们可以引导他们用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描述事件。同样,成年人的“我执”,往往是陷入第一人称的叙事模式中不可自拔。

从时间维度上说,我喜欢的方法叫“四个10”。即10分,10天,10月,10年。

当面临一个难题,受到情绪干扰,快思考启动,往往10秒钟就产生判断,做出决定。这时候需要的恰恰是理性。摁住快思考,启动慢思考。想一想,10分钟后我会怎么判断,做什么决定;10天后,又会怎么判断,做什么决定……以此类推到10年。

10年树木,孩子已经长大了,事情也沉淀了。原来的那个困扰,多半早已烟消云散。10年后的判断,结论可能与10秒的时候完全相反。

三、

有不少作家用这种思维来创作。

一些青春剧,动辄就是10年的跨度。校园生活有烦恼吗?10年后来看,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你没有珍惜而已。

陈忠实所著《白鹿原》的故事发生在陕西关中平原白鹿原上白鹿村,白姓与鹿姓祖孙三代之间各种恩怨情仇,时间跨度超过半个世纪。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可谓是风云变幻,沧海桑田。

类似的这种以历史变迁为背景的小说很多,如果有一个温暖的结尾,那就是,“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再长一点,10个10年,就是100年。很容易想到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100年,讲了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布恩迪亚家族7代人的故事。故事很魔幻,结局很荒谬。小镇被一阵飓风刮走,永远从地球上消失了。

大部分人都习惯10秒、10分钟的思维角度,读这种小说,会被作者带着用更长期的思维来看待问题。

四、

顺着这个思维进行下去,会碰到一个麻烦。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长期思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然后呢?“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最终陷入虚无与荒谬。

《三国》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人物众多,波澜壮阔,然而主要故事部分历史跨度并不长,也就是一两代人。对很多人而言,诸葛亮一死,三国的故事就结束了。

诸葛亮26岁作《隆中对》,被刘备三顾茅庐诚意打动而出山,54岁病逝于五丈原。诸葛亮在《三国》中的高光时刻是28年。

很有意思的是,《三国》开篇即引用明朝三大才子之一杨慎的一首《临江仙》,上阙脍炙人口:“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是非成败转头空。那还奋斗干什么?

五、

这些年,我逐渐有点读懂法国哲学家加缪的思想。

加缪有一本很有名的的哲学随笔集《西西弗神话》。西西弗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他一度绑架了死神,让人间没有死亡。最终触怒了诸神,被惩罚推一块巨石上山。而巨山即将到山顶时,又滚下山去。西西弗前功尽弃,周而复始地重复这样的劳作。

这个故事足够荒谬,然而这正是加缪哲学要表达的核心观点。

加缪认为,世界本质上就是荒谬的。生活中的西西弗比比皆是。

我想到了我母亲,她是一个毕生操劳的人。每次到我家,第一件事就是帮我打扫卫生。每当打扫出一些污垢,就很有成就感,一定要展示给我看。

然而我却在心里说,过段时间,还是要脏的呀。

我母亲就是那个西西弗。

六、

鲁迅先生写过一首散文诗《立论》,很短,开头是这样的:

我梦见自己正在小学校的讲堂上预备作文,向老师请教立论的方法。

“难!”老师从眼镜圈外斜射出眼光来,看着我,说。“我告诉你一件事——

“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人总是要死的,这是一句实话。然而说实话要被打,这就是生活的荒谬。

在我看来,鲁迅先生所指的立论,指的是人生态度。我们怎么看待自己的这一生。人生有没有意义?如果有,到底是什么?

七、

初看西西弗,觉得很可悲,进而想到我们每个人本质上都是西西弗,更是悲从中来。

加缪对西西弗的态度如何?

赞赏。

加缪说,“登上顶峰的斗争本身足以充实人的心灵。应该设想,西西弗是幸福的。”

认识到世界的荒谬本质,不是逃避,不是放弃,而是奋斗与坚持。这是对荒诞命运最有力的反抗。

在推石上山的那一刻,我是自由的,无畏的,充实的。我拥有这一块巨石。巨石最终滚下来,是天命,那又如何?

我们的态度恰如罗振宇在2021跨年演讲的最后,引用的那句莎士比亚的名言,“让我们泰然自若,与自己的时代狭路相逢。”

我父亲在家很少做家务,于是,我母亲这一生便与她的时代狭路相逢。

八、

打扫卫生、整理房间这些事,有人将其上升到修心的高度。

日本人山下英子发明“断舍离”的概念,其本质是通过收拾家中的破烂,来整理内心的破烂,从而让自己的人生变得快乐。

有人干脆隐居起来,过苦行僧的生活,以此来修炼内心。

然而“大隐隐于市”。“断舍离”一定有效,但是对于修心,既不充分,也不必要。陶渊明说,“结庐在人境,却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家里有个闹心的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就是修心。就没必要搞那么多繁琐刻意的仪式了吧。

九、

米兰·昆德拉最著名的小说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年轻人往往连书名都读不懂。如果有了娃,经历了无数痛不欲生的折磨,可能会有所感悟。

是非成败转头空,这就是“轻”。西方哲学到了近代也认识到这一点,尼采说,“上帝死了”,信仰是虚假的,人生是虚无的,既然“虚无”,当然很“轻”。

然而尼采紧接着说,“人是自己价值的创造者”。石头得推上山,生活得继续,班得继续上,孩子得继续教。这是创造价值的过程。这个过程越来越重,直到有一天,无法承受。

十、

如何抛却重负,轻装上阵?

首先要认识到“生命之轻”。

我有一位朋友,历经半生,各种艰辛苦难,各种因缘际会,最后得出一个感悟:这个世界上任何东西都不属于你,你只是短暂拥有他们而已。

其次要创造“生命之重”。

在拥有他们的短暂时间里,我们是自由的,我们应当竭尽所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直到这个精彩重到无法承受。

最后要像禅宗那样“如桶底脱”。

禅宗将顿悟的感受比喻为“如桶底脱”。一个木桶装满了水,沉重无比。突然间桶底脱落,水倾泻而下,木桶一下变轻了。

这样一种畅快的感受就是顿悟。

跟我探讨教育问题的家长们常常纠结于当下的得失:一次“关键”的考试没考好,一次“重要”的比赛出现了失误。可是,真正“重要”与“关键”的,根本不是那些考试成绩、竞赛名次或升学结果,而是孩子成长的过程。

十年后再来看,外在的荣誉都是浮云,内心的成长才值得珍惜。

0 阅读:0

蓝橡树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