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讳莫如深的湘江战役,红军到底伤亡了多少人?

温读pro 2024-06-17 15:58:08

两万五千里的铁血长征之路,在我军历史上一直是永生难忘的革命丰碑,任谁提起心中都不由得涌起难凉热血。

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次堪称革命史诗的红军长征伤亡比例巨大,从最开始的8万6千多人,最后走出草地之后仅剩下7千余人。

回顾长征路全程,红军队伍最为惨痛的战役以湘江战役为最,仅伤亡人数就多达5万余。

试问,红军当年在湘江,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血战和苦难?

军长叛变

最开始我党在老蒋眼中根本不算什么,只是后来发展了革命根据地后,老蒋认识到了放任我党发展的巨大威胁,赶忙开展了对我党革命根据地的“围剿”计划。

值得庆贺的是,老蒋连续发动的三次围剿行动均被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红军队伍破坏,并在短时间内进一步发展壮大。

但第四次反围剿运动中,党内以王明为首的左倾主义开始争夺毛泽东的主导地位,但仍旧在毛、周二人的配合下再次给予老蒋迎头重击。

紧接着,就迎来了老蒋精心策划的经济、军事封锁计划,企图利用红军内部矛盾一举消灭。

反观党内,博古和李德为代表的错误方针盛行,毛泽东被“夺权”,分兵迎敌的战略决策使得本就兵力薄弱的中央红军更加被动,完全丧失了反围剿的时间契机。

再加上当时的红军队伍并不是都来自一个地方,其中红16军的原身就是当初平江起义的红5军,后来由孔荷宠担任军长负责保卫湘赣鄂苏区。

此人从军事才能上讲,红军队伍中少有人能及,但他也有致命缺点,那就是思想作风不过硬,骄傲自矜是常态,为此党中央多次点名批评,他仍旧是不管不顾。

后来因为散漫态度多次影响了红军整体战局,李德、博古等人便把孔荷宠调动到了中央动员部工作,这基本上相当于让他在后方“养老”了。

可孔荷宠此人,借助外出巡视的机会,和国民党搭上了线,敌军一听是孔荷宠要投降,赶忙直接就上报到了老蒋那里。

就这样,有了孔荷宠的叛变,国民党这边直接知道了红军队伍在湘赣鄂苏区的兵力分布,甚至还得知了前三次“围剿”行动失败的来龙去脉。

眼见孔荷宠此人是实打实的叛变,老蒋便开始动员孔荷宠发挥自身优势,劝降和策反红军队伍的军事人才。

这条毒计一出,孔荷宠大胆发挥,前前后后竟然策反了800多名军官,底层士兵更是数不胜数。

在老蒋设计的针对红军的第五次“围剿”行动中,湘赣鄂苏区的红军保卫兵力因为孔荷宠的“叛变”,直接导致根据地尽数丧失,这也是为何红军主力会放弃中央苏区,开始漫漫长征路的原因。

34军强闯湘江

面对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国民党军队针对红军的封锁几近完成,毫不夸张的讲,就像毛主席写过的诗句,“敌军围困万千重”。

此时,师长陈树湘率领的红34师担任整个中央红军转移队伍的后卫师,担负着掩护中共中央突围的历史重任。

老蒋这边情报工作相当到位,也是快速知悉了红军强渡湘江的计划,火速调集了手下五路中央军企图“围歼”。

再加上桂系白崇禧摆放在湘江、灌江三角地带的5个师,粤军驻扎湘鄂桂边的4个师,贵系王家烈陈兵湘黔边,简直就是全方位封锁的严峻局面。

反观陈树湘的红34师,总共兵力只有区区6千人,几乎50倍的兵力差距,也未放弃心中的革命信念,誓要完成阻击敌人的艰巨任务。

不过老蒋和白崇禧表面合力围剿红军,但实际上老蒋却故意让中央军拖慢进军步伐,企图让白崇禧和红军先行交锋、互相消耗。

而白崇禧知悉老蒋阴谋后,索性直接把湘江、灌江阵线放开口子,足足50公里的大口子,倘若红军抓住机会,那就是“顿开金锁走蛟龙”。

可惜李德、博古二人面对敌军放开口子的情报不屑一顾,硬生生在道县停留了3天,结果被老蒋抓住时机又派何健派驻了4个师的湘军封住了口子。

值此关键时刻,毛泽东多次劝阻李、博二人,建议转战湖南,采取运动战歼敌的策略,只可惜被冷眼相待。

1934年11月25号,李、博二人通过中革军委的名义定下基调,全军择机、强渡湘江。

11月27号,红军主力在红34师的断后下开始渡江,军委纵队只差70公里便可到达湘江渡口,眼见逃脱围剿就在前方。

可一直到11月29号,军委纵队硬是不舍得放弃印刷机和印钞机等“重型辎重”,最终不仅战士们心神俱疲,仅有的渡江时机也被白白浪费。

11月30号,陈树湘的红34师受命前往枫树角驰援红6师第18团,但到达后却发现18团全团上下无一生还。

此时红34师也无奈陷入桂军包围,想要脱身、强渡湘江已是痴心妄想,只能和敌人拼死作战。

12月3号,34师按突围计划行军到全州文塘地界时,惨遭敌军埋伏,全师奋勇还击,但敌众我寡,最后程翠林政委和1千余战士全部壮烈牺牲。

12月7号,34师由广西转战湘南,6千人的队伍到现在已不足5百人,面对湘军、中央军的围剿直接损失殆尽。

而作为师长的陈树湘也在道县不幸被俘,敌军士兵把陈树湘抬在担架上,企图带着他回去邀功。

岂料陈树湘将军为了不泄露党和军队的秘密,硬生生靠着绝强的意志力,在担架上一声不吭地死去,最后敌军才发现他的手紧紧扯着腹部暴露出来的肠子。

如此惨烈的战斗,但在湘江战役中,不乏像红34师一样的铁血队伍,他们硬是靠着铁血之躯,为中国革命保下了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伟哉!我革命先辈!壮哉!我盛世中华!

73 阅读:18675
评论列表
  • 2024-06-19 16:27

    到建国后,老红军仅剩两千余人。悲壮啊!

    去去去一定去 回复:
    老红军,还不只是一方面军的,还有二方面军,四方面军,陕北红军,南方游击队,琼崖纵队等。革命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亮剑里李云龙最后说的,大别山革命的几十万子弟,最后活下的只有几百人。
  • 珩行 64
    2024-06-19 19:39

    最优秀的革命者,往往都牺牲在最前面,太可惜了!

  • 乆亍 40
    2024-06-18 20:27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英勇红军”

    De 回复:
    彭大将军
  • 2024-06-20 10:37

    能到达陕北的都是精英

    夏末七月 回复:
    没有前面的牺牲,他们也到达不了,并不能说明他们不是精英
  • 牛牛 33
    2024-06-20 01:15

    别扯淡!你这属于是资料不查清楚就在这胡说八道。 教科书上说红军出发8万人,连过四道封锁线,只剩3万,可没说过那五万人全是在第四道封锁线损失的!实际上红军在前三道封锁线上损失大约在2万左右,而在湘江战役损失3万多

    被小米坑怕了 回复:
    前三道封锁线损失的都是英勇的红军战士,湘江损失很多优秀的革命子弟
    牛牛 回复:
    红军扩红大部分是在过四道封锁线之后,而且扩红后因为受不了长时间行军和打仗的艰苦,大部分短时间都散了
  • 2024-06-19 16:33

    《血战湘江》值得一看

    用户10xxx70 回复:
    三年不饮湘江水
  • 马达 14
    2024-06-20 13:53

    天天讲讳莫如深的湘江战役。

  • 2024-06-20 21:55

    牺牲了五万人左右

  • 2024-06-19 08:22

    走出草地只有7千人???????????????

    云萧 回复:
    是的,9月9号毛主席率领一三军团七千人连夜北上。
    难忘今宵 回复:
    其实还有跟红四走的5、9军团约五千多人。
  • 2024-06-24 19:22

    革命的火种生生不息

  • 2024-06-21 13:07

    悲壮

  • 四渡赤水是超神之作

  • 2024-06-22 18:14

    悲壮!

  • 2024-06-22 00:00

    绝命后卫师!

温读pro

简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