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海上水客第一人,用20余年创办了首家跨国邮政集团

浩贤看旅游 2023-09-13 00:48:00

鸦片战争以后,东南沿海地区的闽南、潮汕、客家和岭南人,为谋生计,漂洋过海,落脚印度洋沿线国家赚钱养家。

闽南传统民谣《过番歌》里描述到:

南洋之行好比悬桥险路,妻子当掉自己金银首饰,送给夫君做盘缠,并再三叮嘱夫君记住夫妻情、父母恩,多写批信回家,出门在外不食鸦片、不贪女色、不嗜酒。

从这些包含真情的言语中可以看到:这些海外游子几乎是无数个家庭生活的希望和支柱。他们长期居于海外,需要有人及时向家人传递信件、提供兑换货币服务和便利,于是海上水客便应运而生,福建漳州人郭有品(1853—1901年)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清末华人下南洋路线图

1869年,年仅16岁的郭有品在哥哥的资助下,漂洋过海前往吕宋经商。郭有品自幼聪颖好学,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加上品性忠厚老实、尊老敬贤且乐于助人,深得同乡华侨、侨眷的信赖。

1874年,21岁的郭有品受一些富庶侨商委托,开始以水客为职业,专门为吕宋侨商及其雇佣的乡族华工携带银信回国。到家乡之后,他亲自登门将银信送交给侨眷,并传口讯、收取回文,待下次南下时带回交给寄批人。

六年的水客生涯,郭有品做水客赚到人生第一桶金,并看到经营侨批银信盈余的丰厚。

1880年,27岁的郭有品在自己家乡(今漳州龙海市角美镇流传村)创办了天一批郊。“天一”,取自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中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即“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合二为一,主要经营南洋与闽南侨乡华侨银信汇兑业务。

天一创始人郭有品(1853-1901年)

天一总局遗址

从此郭有品的天一总局国际邮政业务走上规模化经营的轨道。

根据《厦门海关十年(1892—1901)报告》记载:1889年至1901年厦门海关共收邮件近11万件,其中50%通过天一总局投递。

1896年,清朝设立大清邮局。次年郭有品创办的天一批郊经过申请核准,登记注册为“天一信局”,正式获得官方的经营许可,天一总局的发展更是如虎添翼。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鼎盛时期的天一总局在国内外拥有35家分号,其中东南亚八个国家就有26家分号,国内有9家分号。仅在闽南地区的年侨汇额达千万元大银,将近闽南地区侨汇的三分之二,不仅成为名符其实的跨国邮政集团,更是当时无数家庭的生活支柱和情感维系的桥梁。

漳州龙海天一总局遗址: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天一总局邮路图

郭有品的批局为何能盛极一时?这与他个人及家族“诚信守义、经营有方”的息息有关。

天一总局创办之初,每批银信均由郭有品本人亲自押运。有一次海上行船遇上台风,郭有品押送的财物和信件全部沉入大海,连郭有品本人都险些葬身大海。

返乡后,郭有品变卖田亩家产兑成大银,凭贴身衣袋中仅存的收汇名单款项一一赔付,不差毫厘。此事在海外华侨中传为佳话,赢得了更多人的信任。

天一总局旧址全景图

1902年,郭有品儿子郭用中接管天一总局后,逐步将信用管理变成企业制度予以固化。

其中最主要的制度就是信用戳。信用戳连同局名、信用文字、地址为一体刻制,盖在侨批封、回批封或信纸上,公开传递信息,防止假冒。同时规定信差不允许额外索取小费等。

天一总局为防止内部工作人员容易相互勾结,写出错误信息,监守自盗,规定不得代人写回批。

天一总局必给寄批者“票根”,以备查询;明确汇款费率;雇用固定信差,做好侨汇保密等等。

正是通过建立严格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让天一总局在短短二十余年时间里,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民间国际邮政集团。

天一总局旧址:二十世纪国家建筑遗产

天一总局信用戳

2013年6月,以天一总局为代表的侨批银信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2006年天一总局获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入选第四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2022年,被中国博物馆学会授予“中国最早的民间国际邮政”称号。

在这些荣誉的背后,世界记忆遗产前主席埃德蒙森对其做出了极高的评价:

它们属于一个时代,属于世界,捕捉到了这个时代变革的精髓——从中国到海外各地的一个伟大迁徙时期,和随之在两岸发生的文化变迁故事。 成千上万封小人物的私人信件讲述着一个个家庭的迁徙故事,并流传至今。

我们不得不承认:除了伟大人物的书籍文件,千千万万个“小人物”的日常书信交流,难道不也是历史的一部分吗?

对此,你怎么看?

我是美遗文化,分享好听、好看、好玩、好奇的中国文化遗产故事,期待你的持续关注!

0 阅读:0

浩贤看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