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攀升,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179万人,同比增加21万人,就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面对这一形势,多所高校纷纷发出倡议书,呼吁毕业生不要仅仅盯着考研和考公,而应积极拓展就业视野,探索更多样化的职业路径。
浙江理工大学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心在公开信中指出,毕业生应当坚持“两条腿走路”的策略,即不仅要考虑升学、考公、考编等传统路径,还应积极探索包括特岗教师、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甚至可以考虑参军入伍,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个人价值。
同样,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也在《致学院2024届毕业生就业倡议书》中提到,毕业生应当全面评估各类就业岗位的价值,以及与自身能力的匹配度,并鼓励毕业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相结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于基层服务和中小微企业,为社会做出贡献。
2024年国考报名总人数超过291万人,再创新高,而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则达到438万,比去年下降了30余万人。这一数据可以看出,尽管考研考公依然是众多毕业生的首选,但随着就业市场和政策环境的变化,毕业生对于就业的选择越来越多元化。
面对日益激烈的研考和公考竞争压力,高校和政府也在积极引导毕业生关注和参与其他形式的就业。在国考报名人数持续增长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政府部门和高校对于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决心和努力。
在高校的倡议书中,不仅提到了考研、考公、考编等传统就业路径,还广泛涉及到了基层服务项目、中小微企业就业、参军入伍等多个方面,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职业选择参考。
国家政策对于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例如,浙江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做好2024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就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并对参加“三支一扶”等基层服务项目的毕业生提出了明确的政策支持,如优惠的落户政策、学费补偿等。
此外,国家还通过各种措施鼓励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如提供创业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政策,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支持。
在高校的就业指导意见中,“两条腿走路”的策略被多次提及。这意味着,学校鼓励学生不仅要关注传统的就业路径,如考研、考公、考编,还要积极探索基层就业、参军入伍等非传统的就业方式。
这种策略的提出,不仅能够帮助毕业生分散就业压力,降低竞争强度,同时也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他们能够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
高校和政府积极呼吁毕业生关注就业,并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职业选择。在政府层面,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提供创业贷款、税费减免等,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在高校层面,则通过就业指导中心、学院倡议书等形式,向毕业生传达就业信息,提供就业建议。
社会各界的共同期待是毕业生能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相结合,通过参加基层服务项目、投身中小微企业等方式,为国家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毕业生在选择职业路径时,应积极考虑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市场的实际需求,理性规划个人职业生涯。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的发展需要,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社会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高校和政府的倡议书中,都强调了克服“等靠”心态的重要性。毕业生不应将希望仅仅寄托在考研、考公、考编上,而应主动出击,积极求职,抓住每一个可能的就业机会。
在求职过程中,毕业生要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就业信息,积极参加招聘会和求职培训,提升自己的求职技巧和竞争力。
除了关注升学和考公,毕业生还应积极参与各类招聘活动,拓宽就业视野,探索不同的职业机会。在选择职业时,应结合个人兴趣、能力和市场需求,作出明智的职业规划。
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不应只盯着某一种职业路径,而应多样化选择,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之中,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