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利用人性弱点赚钱的例子

金钱笔记 2024-06-27 10:53:50

想要赚钱,就必须懂点人性!

通过对人性弱点的了解和拿捏,商家可以设计出更具吸引力和让消费者欲罢不能的营销策略。

种种方法不仅能吸引更多顾客,还能增加客户黏性和重复购买率。然而,企业在使用这些策略时应保持道德规范,以免失去消费者信任和声誉。

一.利用“错失恐惧症(FOMO)”赚钱

你是不是经常在商场、电商、直播间看到那种限时的优惠券、前100位限量抢购等等套路?这是商家通过限时优惠、限量抢购等方式,利用顾客的错失恐惧症(FOMO),促使他们尽快做出购买决策。

消费者担心错过优惠,于是更容易冲动消费。

二.利用“社会认同与从众心理”赚钱

你在电商平台消费时,是不是会不自觉地翻看商品评价记录,通过用户评价和推荐来决策自己是否消费?

电商平台和产品页面上显示用户评价和推荐,通过展示高评分和好评,利用社会认同原理让消费者相信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个产品很好,从而增强购买欲望。

利用这种人性弱点的赚钱套路,同时也催生了一个灰色行业——“刷单”。

三.利用“虚荣心与自尊心”赚钱

典型的就是奢侈品和高端品牌。

奢侈品品牌通过市中心黄金地段门店、聘请顶流明星打广告和各种营销策略,强调其产品的独特性和高端形象,吸引消费者购买,以满足他们的虚荣心和对身份地位的追求。

电视剧《三十而已》,顾佳通过买限量版高奢品牌包成功打入太太团,就说明了那个圈子认衣(高奢品牌产品)不认人的属性。从中也可见高奢品牌营销的成功和对人性拿捏的功力。

这种利用人性“虚荣心与自尊心”赚钱的高奢产品,也令市场产出了另一个灰色行业——A货。

笔者有一次坐地铁,看见身旁的一位女生翘着二郎腿坐着,脚上的老爹鞋是某世界知名高奢品牌。高高翘起的老爹鞋,那巨大的logo,是该女生展示自己不菲的收入和炫耀的心理?

笔者不得而知,但查了一下那双鞋价值10000出头,暂且不论那位女生的鞋的真假,但是穿这么贵的鞋挤地铁,被踩一脚,保养费也是不菲的吧,难道不该是坐在宝马里面哭吗?

笔者还见识过女同事住廉价出租房、挤地铁,却背价值上万的奢侈品包,某主播卖假高奢品牌包被封号等等。

假高奢包包、假名牌手表,甚至十多年前泛滥的高仿iPhone......这种利用“虚荣心与自尊心”赚钱的例子,不仅收割富人,也收割打肿脸充胖子的穷人。

十多年前卖肾买iPhone的那位年轻人,除了令人哭笑不得外,也证明了苹果这个高端品牌塑造的成功,和对人性“虚荣心与自尊心”的拿捏。

四.利用“懒惰与便利性”赚钱

外卖配送:躺在床上、公司座椅上,不用自己做饭,拿起手机点击一下,饭菜就送过来了。各大外卖平台就是利用人性中的“懒惰与便利性”赚钱。

订阅服务:提供自动续订的订阅服务,如流媒体平台、杂志订阅等,利用消费者的懒惰心理,让他们一次订阅后长期付费,不再去考虑是否需要取消。

智能家居设备:如智能家居装修、智能感应电灯、智能窗帘、智能扫地机等等,充分满足了人类懒惰与便利性。

五.利用“贪婪与欲望”赚钱

彩票和赌博:利用人们对一夜暴富的渴望,彩票和赌博行业通过宣传中奖故事,吸引大量人群参与,尽管实际中奖概率极低。

高风险金融产品:如外汇交易平台提供高杠杆,让投资者用小额资金进行大额交易,利用他们对高回报的渴望,但风险也相应增加,平台从中赚取高额佣金。

复杂的金融衍生品:一些金融机构设计复杂的衍生品,如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吸引投资者购买,虽然潜在收益高,但风险也很大。

笔者提醒:收益越高风险越高,切勿为了追求高收益,而损失掉本金。

六.利用“情感与同情心”赚钱

慈善营销:某些企业通过宣传每卖出一件产品就捐赠一定金额给慈善机构,利用消费者的同情心和善良,让他们觉得购买产品不仅是消费,更是做善事。比如某品牌手机推出限量款定制色彩手机,每售出一部手机,就有1块钱捐给某慈善组织。

餐馆“一元餐”服务外卖小哥和环卫工人:这也是一个经典的利用人性“情感与同情心”做营销的案例。既博取了消费者的好感,又打出了店面的知名度,要知道商人永远是逐利的,就算有“真心奉献社会”的成分,那也是为了营销买卖服务。

七.利用“好奇心”赚钱

点击诱饵:在网上,标题党和诱人的广告通过吸引眼球的标题和图片,引导用户点击链接,从而增加广告收入或销售产品。

社交媒体: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带有悬念的内容,引导用户点击链接以了解更多详情。例如,“你永远猜不到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开盲盒:一些玩具公司出售装有随机玩具的盲盒,消费者不知道盒子里具体是什么玩具,增加了购买的乐趣和好奇心。

新品发布会:一些公司经常通过保密和神秘感的策略,利用消费者对新产品的好奇心,举办发布会,吸引全球关注。比如全球瞩目的苹果新品发布会。

八.利用“无知与信息不对称”赚钱

复杂的金融产品:一些金融机构设计复杂的金融产品(如某些保险、贷款),利用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缺乏,赚取高额费用和利息。

不必要的医疗程序:一些医生或医疗机构利用病人对医学知识的匮乏,推荐或实施不必要的医疗程序或测试,从中获取更多的收入。

保健品和补充剂:销售虚假或夸大效果的保健品和补充剂,利用消费者对健康知识的不足,诱导他们购买不必要的产品。

艺术品和古董:利用买家对艺术市场的不熟悉,销售高价但实际价值低的艺术品或古董,从中赚取高额利润。

收藏品市场:通过夸大收藏品的未来增值潜力,吸引不了解市场的买家高价购买。

笔者举例的这些例子展示了商家如何通过理解和利用人性的弱点,企业可以设计出吸引消费者的营销策略,从而提高销售和利润。

所以那些想要创业赚钱的未来的首富们,学点人性,能够在商场上更游刃有余。也祝看到此文的读者们能够越来越富有!

0 阅读:4

金钱笔记

简介:学习富人思维,撰写财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