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台州地区有一个樵夫名叫谢良庭,此人虽然没有多大的本事,但却是热心肠,虽然不说有求必应,可凡是力所能及的事,也绝不含糊,因此人缘极好。
谢良庭有个闺女名叫谢婉晴,此女柳叶弯眉,杏核眼,樱桃小口一点点,要说这五官都是没得挑,可奈何脸上却是有一半朱红色的胎记,令人看之作呕。不过这谢婉晴却是完全继承了其父亲的优良品德,就是行善且不求回报那种。
父女两个喜欢做善事的事情,传遍了十里八乡。在谢良庭邻村有一书生,名叫权东莱的人对父女两人的善举颇为感动,主动的来到谢家登门拜访。经过一番交谈后,更是觉得谢婉晴就是菩萨转世,当下就表达了爱慕之情。
权东莱虽然是邻村之人,但因为相距不远,此人品行端正,才华横溢,因此就是谢婉晴也是听说过此人。谢婉晴一直对自己的面貌有些许的自卑之心,今日突然间有一个相貌,才华都是如此出众之人对其表白,也是心花怒放,喜不自禁,一时之间,不是该如何是好。
谢良庭也是有些错愕,要不是对权东莱稍有了解,定然也是觉得他在开玩笑。谢良庭作为长辈,再三的和权东莱确认其是否在取笑,可得到的答复仍旧是想要定下这门亲事。
依照权东莱的说法是,他看人娶妻,虽然也看样貌,但更加侧重品行,谢婉晴的德行是他见过的女子中最好的,如果今日错过了,那将是其遗憾终身之事。
父女两人皆是看出权东莱的确是出自真心之举,谢婉晴也是觉得自己能嫁给这样的一个人此生无憾,随即也是答应下了婚事。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要到了婚期。谢婉晴的母亲走得早,谢婉晴一直是和父亲相依为命,眼看着自己就要外嫁出去,家中留下父亲自己一个人生活,谢婉晴心中多有担忧,怕父亲自己不会好好照顾自己。
于是谢婉晴利用这剩余不多的日子,到山上去帮着父亲砍柴,有时也会帮着在山上采些草药,送到城里药铺去卖,总想着能帮一点是一点,免得父亲今后的日子过得辛苦。
能有如此孝顺的闺女,谢良庭也是心中甚慰。这一日,谢婉晴和父亲一起上山砍柴,谢婉晴则在周围寻找草药,毕竟只要寻到一株草药挖出来,就比得上父亲砍上几日的柴了。
皇天不负有心人,还真让谢婉晴寻到了一株名贵草药,就要上前去挖的时候,却是隐隐地听到有人呼救的声音传来,谢婉晴随即放弃采药,顺着声音的方向走了不远,看到一个身穿破布袈裟,头戴船形帽子,手拿一把破芭蕉扇,不知是和尚还是乞丐的一个人。
那怪人却是一脸痛苦之色,嘴中不住的呻吟之声传出。谢婉晴虽说是一个未出阁的小姑娘,但也不见害怕,连忙上前询问“遇到什么事了,是否需要帮助?”。
那怪人见到有人上前,连忙答道:“我是一乞丐,来到此地后被蛇咬伤,如今毒发,应该命不久矣,除非,除非”,那云游和尚却是没有再说下去。
谢婉晴在听到这乞丐被毒蛇咬伤之时,顿时一惊,随后见到这乞丐似是有话未说完,谢婉晴救人心切,连忙追问,可是有解救之法?
可这时乞丐却是闭口不再言语,急得谢婉晴团团转,而此时乞丐的脸色逐渐发黑,身体也是不住地哆嗦起来。谢婉晴突然想到一种可能,就是用嘴把毒血吸出来,于是再次打量起这邋遢和尚来。
只见这乞丐脚踝位置的衣物已然被撕开,恰好露出了两个蛇咬后留下的血洞,奈何这位置刁钻,这邋遢乞丐自己却够不到。
于是谢婉晴想也不想,上前抱住邋遢乞丐脚踝伤口处,就猛吸了一口,随后吐出一大口黑血,连续几次过后,谢婉晴也感觉天旋地转,昏睡了过去。
等到其再次醒来之时,已然回到了家中,谢良庭急忙上前询问自己女儿哪里不舒服,而谢婉晴却只说有些肚子饿了而已。谢良庭这才放心,询问自己闺女为何会在上山昏了过去。
谢婉晴把自己遇到邋遢乞丐的事说了出来,而谢良庭却是说不可能,因为他们方圆百里都没有毒蛇,更不会有人被毒蛇咬伤,谢良庭在闺女晕倒的地方,也没有发现其他人,更没发现有血迹。
此时的谢婉晴也是糊涂了,难道自己做梦了?可自己清晰记得那乞丐的音容笑貌,以及在自己最后晕厥过去时,那乞丐对自己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就是出嫁当天不要照镜子。
不再多想,吃过饭后的谢婉晴恢复了体力,检查了下自身,没有任何的不适,也就没有再纠结这件事了。
转眼到了婚礼当天,谢婉晴自己知道自己相貌不堪,也不想给自己添堵也就没有对着镜子梳妆打扮,谢婉晴也知道自己的夫婿在意自己品德,不是太在意容貌,所以也就简单地梳洗后,穿戴好嫁衣,盖上头盖,便等待夫家娶亲来接。
一切顺顺利利的,到了洞房之时,谢婉晴也不想自己的容貌破坏了气氛,让权东莱直接熄灯后再掀开头盖休息,权东莱也不是在意繁文缛节之人,便随了谢婉晴的心意。
一夜过后,第二日清晨醒来,谢婉晴还是之前的谢婉晴,可脸上朱红色的胎记却全然不见,没了这令人作呕的胎记,谢婉晴犹如天上仙女般美丽,原本不在意容貌的权东莱,都不由得看呆了。
谢婉晴也好奇自己的丈夫为何这样看自己,于是起床照了下镜子,才发现自己的容貌变化,也想到了自己几日前遇到的乞丐。
小编感言:修善积德的个人和家庭,必然有更多的吉庆,修善积德的人也必然会有满天诸神的庇佑,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声明:
本文纯属文学创作,故事情节与人物的设定,都是虚构,切莫与封建迷信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