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回答「没赚到钱!」
马上就被回以「那干嘛去国外浪费生命,不好好待在国内赚钱。」
当我回答「400天11国,环纽、环澳、东南亚跟东北亚全部只花了50万!」
马上就被回以「花很少耶!你是都睡路边吗?」
当我又说「其实,打工度假采草莓三个月赚了20万台币。」
马上就被回以「什么?采草莓那么好赚喔!怎么不多赚一点回来。」
心想,钱钱钱!就不能问我其他问题吗?难道你们只关心钱吗?后来才发现,对,大多数的人只关心钱,根本没人关心你到底在国外干了什么事。
距今已经七年,对于这一段花钱的打工度假的经历我仍然感激,感激当初决定放下一切远行的自己,虽然最终我并没有赚到一桶金,回来买一栋房,甚至光宗耀祖,但却让我看见了未来不同的「可能」。我想要过的生活不是朝九晚五的赚钱机器,更多是享受时光跟生活交错的经历,那四百天的旅程在内心种下梦想的种子,也让我在回来工作的几年后,勇敢再次离职跟安稳的舒适圈说再见,转职成为一个全职的文字作者,虽然刚归来时我心想是能不能回来开一间咖啡馆。
咖啡馆是开不成了,毕竟没那个资金,但作为一位文字工作者,似乎也是有趣的选择,在决定跟前公司说再见前,受到的阻饶还是有如波涛汹涌一样壮烈无比,最多人问「你这样能养活自己吗?」毕竟这个年代上班族的薪水要养活自己都有点难度,书那么难卖,书店都倒的差不多,出版社叫苦连天,你到底哪来这么愚蠢的勇气?别说我没有迟疑,但我不想自己的人生一直都在原地踏步,正因为那400天的远行,明白世界转动的速度比自己的脚步还快,旅途上认识的旅人们都在追逐梦想,赚更多的钱,走更多的旅行,而我却在这里被人情绑架,这间公司没有你怎么办?这个家没有你怎么办?但我都快没了自己,却没有人能帮帮我想办法。
时光荏苒,离职后眼皮下日子不好也不坏,依旧单身老女孩一枚,过着半流浪的文字生活,过足了想去哪就去哪的旅行瘾,偶尔也会回去跟前同事叙旧,她们已经没有在劝我回头是岸。
「听说现在25岁到35岁的年轻人,有一半以上都在考虑海外就业,尤其是之前中国对台31项优惠政策,搞的许多人都在想是真的要去对岸发展,这是真的吗?」前同事A说。
我心想,国内生活环境不差,能不走就真的不想走,但真的能不走吗?这一点我也在疑惑,离开倒也不是只有对岸一个选项,或许是新加坡、香港,现在甚至是泰国或越南,许多人大部分咳声叹气的一点就是存再多钱也买不起一间安身立命的房。
「月光族」是这个时代的名称,也是一种标签,在努力似乎都只能维持眼前的表象,没办法想像数十年后会变得怎样。
「朋友侄子到澳大利亚打工度假,之后就回不来,听说一个月可以赚十万,那是能存多少啊?」同事很疑惑,在国外生活费不是很贵吗?那赚得多也应该花得多才是。
我就以曾经新西兰、澳大利亚打工度假的经验解释,事实上在国外工作,不只是能赚到薪水,还能赚到未来,虽然国外物价水准很高,不过有一点很重要,这里没什么好花钱的,因为在国外普遍不外食,除非你住在市中心,大部分商店开的晚,关的早,甚至许多商店假日还不营业,主要的还是外面的餐馆往往又贵又不好吃,解决三餐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煮食,往往去超市采购就是一个礼拜的份量,一餐根本不用台币50元。
或许也已经在国外生活,并不会特别周休二日要去旅行,也不会花大钱去住酒店度假,平日假日就去附近沙滩或是公园走走,不见得非要去什么豪华名贵的商场购物,若没有消费的欲望,自然也能存下许多钱,认识的某B甚至希望在国外赚回国买房,用钱滚钱。
某些国家的薪资相对高,法律也有保障,所以这几年年轻人去国外打工度假络绎不绝,主要是体验生活外,还有能存上一桶金的动力,不只是薪资比问题,更多是环境的相辅相成,认识的许多朋友,都因为手边有多余的钱,开始做着在国内工作时都不敢想的梦。
某B就决定要赚够钱环游世界,某C希望回国内开间小吃店打拼,某D希望能念书更精进自己,只是这些海归打工度假者,习惯了每周都有数万进账,一回来国内看到普遍低落工时长的薪资,就大喊吃不消,却也回不去,的确,环境不一样,造就的消费存款也就不同,虽然国内物价低廉,相对的薪资也没有成长,两相消磨就什么都不剩。
「所以年轻人真的应该去海外试试看嘛?」同事也很焦虑,毕竟有一个介于25-35岁的孩子,上一个世代已经就要结束,孩子的世代才正要开始。
「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勇敢去尝试。」我只能这样说。
我从大学毕业工作到现在,庸庸碌碌在社会翻滚了数十年,不能说这些年都没有在工作上获得些什么,感慨的是像陀螺耗尽自己的热情,穷忙自己不想要的事业,最终也只获得眼前短暂的安稳。
跳出了框架,在回去看原本的框架,有时真不懂为什么过去老纠结在人情两个字,一贯的温文儒雅,却变相委曲求全,感到不值得。
尔后我也常收到一堆以下的信息「老爸总让我去考公职?可我不想。」「父母不让我出门,我怕出门他们就有事。」「我语文能力不好,能出门吗?」「我男友不让我出门,怎么办?」
看来这跟百分之五十的比例想要到海外工作实在有落差,看来大部分的孩子也是处于没有自信的阶段,想离开,却又害怕离开了父母的庇护就会变成折翼的天使,只能说,你是你,父母是父母,如果25岁后都无法独立自主,你怎能有勇气去面对未来转变跟磨难,这世代的困难父母辈不见得比你懂。
最后还是想说,25-35岁的新一代,该离开?还是留下来打拼?请不要选择安逸,别让人情继续操弄彼此,走,不走,并非选择题,但若能有所经历,才能明白留,还是不留。
你是你,也只有自己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