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车企放缓电动车的步伐,就不怕沦为下一个柯达?!

田野有麦穗 2024-03-10 06:14:11

这两天,关于欧美车企要放弃发展电动车的舆论相当沸腾。我们的不少铁子把人家放缓发展电动车的战略解读为放弃,这个我只能说语文水平有待提升。

另外一部分专家和民科领袖对中国电动车产业气势磅礴的阵势闭眼不见,借着欧美车企的战略调整又开始“专心”给中国电动车产业挑毛病,指问题。

这TM都把人家打跑了,我们自己发展还有问题,还要检讨,这里不好,那里要注意的,我真是服了这些老六。

混乱的舆论场里,欧美车企在电动车产业大撤退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麦穗给大家仔细剖析下。

欧美车企从电动车赛道大撤退的核心原因很简单,这些企业都以all-in的姿态狠狠的干过电动车,还对外宣称将在指定时间内淘汰自己的全部燃油车型。结果搞了几年后发现,投入与产出严重不成正比,持续巨额亏损开始实质性的影响到企业后续经营,就开始纷纷找个台阶下了。

说白了,玩砸了,承认失败了呗!

让我们看看几年前,欧美头部车企们在电动车赛道雄伟的姿态。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在2021年曾高调宣布,到2023年要实现全电动车的销售,到2025年混合动力汽车与纯电动车销量要占到总量的一半。

全球销冠丰田曾经有着同样雄心勃勃的计划,丰田企业此前表示要在2030年累计推出30款电动车,新能源车销量占比提升到75%,雷克萨斯转型为纯电动车品牌。到2030年丰田汽车要在中国、北美、欧洲实现全电动化等一系列转型计划。

作为宾利、布加迪、兰博基尼、保时捷、奥迪、大众等众多知名品牌背后的金主爸爸,大众集团也宣布到2030年将在中国市场提供至少30款纯电车型。

就连福特这样的典型美国肌肉车品牌,这些年也在大搞电车,包括猛禽皮卡等众多知名油老虎车型都在研发新能源版本。

这些在汽车产业摸爬滚打了上百年的知名车企比谁都清楚,智能电车是跨代产品,代表着整个产业的发展方向,现在的油车终将被智能电车全面取代。丢失这个战略高地,也意味着丢失汽车产业未来的话语权。

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每一轮产业革命都是以打破旧的生产工具,生产力,生产关系乃至日益固化的产业利益为标志的。

尽管传统车企巨头们非常努力,也做了战略级的投入,可是结果却差强人意。

雄心勃勃的奔驰,电动车在欧洲的销量去年仅占总销量的11%,混动汽车销量占比也仅为19%。

宝马则干脆没有推出纯电动平台,都是在现有平台上修修改改,做点套壳的生意。

当然,最骚包的要数丰田了,玩不转电动车市场后,马上翻脸不认人,今天的自己打倒昨天的自己,成为了诋毁电动车的急先锋。说什么电动车是“低级产品”,根本不环保,自己闭门造车弄的氢能源汽车才是最好的。关键是氢能源汽车也没见你丰田搞出多大动静呀?还不是油车默默的扛下了一切。

福特就更惨了,本来国际市场就一直在萎缩,结果在电动车上又直接亏了40亿美元,导致暂停了全电项目,向油电混合方向靠拢。

这些传统车企百年品牌在向电车产业大举转型的过程中普遍遭遇重大挫折,问题又出在哪里呢?

原因就在于他们过去太成功了,在传统燃油车领域根深蒂固,拥有着庞大的既得利益。这样的背景下最大的问题就是拥抱产业创新上的断断续续,不够彻底以及对过往成功经验的路径依赖。

新能源智能电车与传统燃油车相比已有本质性的变化,驱动能源和驱动方式的变革让汽车摆脱了对发动机和空气循环的依赖,可以专注于外观上前卫、时尚、融合最新潮流的概念化设计,以及摆脱机械化传动对乘客在车内空间体验上的限制。

在充足电能的加持下,电车的智能化几乎没有上限,能跟进迭代消化吸收最新的AI智能系统成果,转为最新的智能驾驶体验。也就是说新能源智能电车是一个全新的物种,和上一代燃油车关系不大了。

无论是老牌传统车企还是暂露头角的造车新势力,大家其实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另外在电池、驱动电机等核心传动部件高度标准化后,智能电车软硬结合的形态正呈现高度IT化的特征。

IT化的特征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供应链的高度透明与标准化,产品的成本日益透明,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创新是赢得市场竞争的核心动力,产品结构工程设计,外观工业设计与现代美学的结合日益紧密,品牌的绝对“护城河效应”趋于下降。

智能电车的迅猛发展也意味着对传统燃油车的加速淘汰,传统燃油车企们背着庞大的历史包袱和既得利益,在新能源车领域的努力尝试失败后,走回头路,稳固基本盘是一种应激反应和自我保护行为。

它只能缓解,但解决不了燃油车最终被淘汰的命运。

全球电动车市场的启动者是马斯克创建的特斯拉,科技狂人给汽车消费市场带来的冲击就是与众不同的外观,完全区别于传统燃油车的驾驶体验和智能化座舱实现的跨代应用场景。

中国的造车新势力没有一家来自传统车企,甚至很多此前连车都没有造过。它们的涌现和在智能电车产品上百花齐放的创意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并最终推动了中国智能电车市场的普及。

放眼全球,智能电车在中国拥有最好的政策环境,最完善的供应链配套,最好的创业环境,以及最强的制造业支撑。这才是中国智能电车在全球市场鹊起的核心要素。

现在以华为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已经成为了新能源智能电车领域非常强势的

Tier 1供应商,超过了博世在传统燃油车产业链中的枢纽地位。更加为中国的智能电车品牌向上进军扫清了障碍。

产业的更替是不以某个品牌或者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创新体验推动的市场化选择会逆行倒逼产业链更新换代的速度。

欧美传统车企在陌生领域的犹豫和迟滞,甚至是开倒车的行为,前影像产业巨头柯达已经给他们“打过样”了。

0 阅读:0

田野有麦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