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娃娃》笑中带泪,里面的“吃苦教育”你赞同吗?

巧风评育儿 2024-08-07 17:13:25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些话一直以来是我们中国父母深信不疑、广为流传的。可是,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吃苦教育还有没有必要?这是我们当父母的要深思的问题。

看了沈腾和马丽主演的电影《抓娃娃》,吃苦教育的讨论再一次成为热点。

这部影片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讲述了一对“土豪”夫妻,为把小儿子培养成家族产业继承人,十几年如一日地把孩子的周边环境打造成中国版“楚门的世界”,假装贫穷,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的故事。

观影过程中笑点不断,但笑过之后也让更多父母开始反思:在育儿过程中是否过度干预了孩子的成长,忽视了他们的个性和兴趣?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吃苦教育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影片中的小孩小时候叫牛牛,后来改名马继业,从名字中就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未来的期待,希望他继承家业。

于是一家人搬到了老宅生活,开始对孩子进行起了所谓的吃苦教育。

整个院子的人都是继业爸妈安排的,继业爸妈为了培养继业,还专门组建了一个团队,教育专家装扮成继业的奶奶,不同科目都配有教研组,专为继业服务。

孩子借什么书,想看什么书都有老师引导。

孩子英语不好,有外教装作问路锻炼继业的英语口语。

老宅离学校比较远,继业每天需要跑步上学,一路上也暗中有人跟着保护。

继业爸妈告诉继业家里只有一千多块钱,让继业当管家,支配家里开销,以此来锻炼继业的财商,让继业学习驾驭金 钱,做金 钱的主人。

继业爸爸故意穿着破烂的鞋子,让继业看见,继业也很懂事,说要早睡,然后要早起去早市买便宜菜,省钱给爸爸买新鞋。

继业在各种监控和安排下,终于长成了一个懂事、听话、学习成绩又好的孩子。在模拟考时考出了700多的高分,照这个轨迹发展,继业会毫无悬念的考上父母心中的华清大学。

可是,随着继业的长大,他感受到了一种控制,总感觉冥冥之中自己的一切好像被安排了,他觉得自己活的不真实。他开始向身边的同学老师求证,可大家都在嘲笑他。

直到继业无意间看到一直坐着轮椅的“奶奶”打篮球,继业的精神世界完全崩塌了,他开始疯狂寻求真 相。

看到继业知道真相后那种崩溃,继业爸妈知道自己错了。

为什么父母总喜欢让孩子吃苦呢?

在父母的认知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穷人家的孩子为什么早当家?还不是因为穷,条件不好,自然要多吃苦,这种环境下,迫使孩子早早为家庭承担一些责任。

可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没有那么多苦了,于是很多父母就想尽办法创造“苦”让孩子吃。”

城里父母假期里带着孩子回老家拔草、耕地、割麦子,体验乡村生活,品尝“粒粒皆辛苦”。

80后爸爸带着12岁儿子徒步进藏,让儿子背20斤的包,每天走60里。

不好好学习,父母就带孩子去工地搬砖搬水泥,或者带孩子上街头捡废品。

还有民企的CEO,要求孩子定期和他一起啃生玉米、生地瓜等,从中领悟老一辈人困难的时候连树叶都用来果腹,教育孩子不能忘本。

老师也会在课堂上播放家长工作的视频,用那些挥汗如雨、刻苦敬业的画面,教育孩子要吃苦,要感恩。

总之,父母试图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吃不了学习的苦,就得吃生活的苦”。

过去的吃苦,是身处大环境下生活常态,是无奈的被动接受,我们的父辈就是从苦难中走过的,他们吃过苦,受过穷,所以,他们觉得只有苦难才能锻炼孩子,让孩子成长。

但是,我们的父辈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当下让孩子吃的“苦”,是身处与过去大环境完全不同的新环境。大环境不同了,我们不能还用以前的方法来教育当下的孩子。

而且真的吃苦教育也不是刻意制造贫穷和苦难,让孩子没苦硬吃。而是应该在正常的生活中磨练孩子的意志,让孩子具备能够吃苦耐劳的坚韧品质。

吃苦的本质也不在身体上,而是在精神上。自控力、自制力、坚持和深入思考能力,才是更重要的。

电影带给我们的思考

《抓娃娃》这部影片里,一个不被父母认可的哥哥,一个被父母掌控人生的弟弟,两个孩子的成长提醒我们,要重新审视家庭教育的意义,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不能用一个方面去判定孩子的好坏,需要父母因材施教,用心去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

吃苦与享受,不应该是对立的,与时俱进的吃苦教育很重要,但也要让孩子懂得什么是享福,不一定是吃糠咽菜。

在孩子的教育上,钱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父母单方面使劲,即使消耗再多的人力和财力,但如果孩子主观上不重视,或者缺少天分,那么父母的付出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悲哀。

即便是为了孩子,也不要欺骗孩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从小信赖父母、尊重父母,这样的感情纯粹美好。

但愿每位父母都能摈弃那些以成功为名的残忍教育方式,让孩子成为在爱和自由中绽放的花朵, 而不是在苦难中挣扎枯萎。

0 阅读:7

巧风评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