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网文小说《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让人有种在网上捡到宝的感觉。
初见,被书名劝退。
偶然间看到他人推荐,抱着试读一下的想法点了进去。
结果,不落俗套的情节和各种鲜活的人物形象,像磁铁一样吸住了自己。
越往后读,越能发觉,作者对人心人性的了解,实在了得。
情爱拉扯间,纠结辗转;官场明暗间,云波诡异。写的是故事,解的是生活;端的是虚幻,呈的是现实。
故事围绕孤女晏三合替亡者解心魔展开,几场心魔解毕,晏三合的身份,这身份背后曾发生的惊涛骇浪,一幕幕抽丝剥茧,终于了然。
这当中,最令人瞪目的一个人物,当属御史陆时。
陆时的母亲周旋在各色男人之间,以至于连陆时的父亲是谁,都不清楚。陆时从小听着“野种”长大,虽有才学,却叛逆倔强玩世不恭。
直至陆时在庙门前遇上太子老师唐岐令,他的苦,才加入了甜。唐岐令供陆时吃住,对其悉心教导,唐岐令的独女唐之未,更是对自己这位师兄妥帖照顾。
陆时得与太子同门,前程一片坦途,再加上出色的外形,引得上门提亲者络绎不绝。陆时不为所动,心中之人只有小师妹唐之未。同样,这个俏丽机灵的姑娘,也对陆时早已情根深种。
谁知,就在陆时高中探花,即将迎娶小师妹之际,唐岐令却被人陷构春闱泄密。风雨激变之时,陆时成了所有人眼中的白眼狼、负心人。
春闱泄密一案,人证物证俱全,找不到一丝翻案之机。唐家被抄,唐岐令丧命,唐之未坠入教坊司。
唐岐令的学生联名上书求情,陆时躲了起来;唐之未坠入教坊司倚门卖笑八年,陆时不曾留下一句安慰;唐之未被赎后伴青灯古佛十八年,陆时不曾看望她一次。
这之后,太子被斥逼宫谋逆,被视为太子一党的唐岐令众学生,有人被斩杀,有人寻遁隐。唯有陆时,仕途顺畅,官至二品大员,成为华国响当当的“铁面御史”。
他铁面无私,直谏敢言,每每身着绯衣上朝之际,就是陆时参人之时。官员论及他,颤栗瑟瑟;百姓言及他,叩头念佛。
所有人都认为,陆时之所以能被排除在太子一党之外,能在太子倒台后不受牵连,皆因正气,全因直言。所有人都认为,陆时之所以得帝王器重,受帝王信任,全在一个“正”,一个“直”。
直至陆时扒出皇帝心腹太监,告其淫乱后宫,插手春闱;直至陆时将当年构陷恩师唐岐令的小人一一谏倒,断其血脉;直至陆时于朝堂之上、百官之前,参当今圣上,逼其下罪己诏(设计陷害前太子与唐岐令的,就是皇帝)......
直至此时,皇帝才明了,陆时,蛰伏了整整26年!26年后,他终于让“罪人皇帝”以另一种形式向恩师唐岐令致歉,虽然,恩师早已长眠。
当晏三合等人问陆时,是如何得到皇帝信任时,陆时的回答让人一惊:
“我之所以得到他信任,不是因为我直言敢谏,而是因为我一直在揣摩他的心思。他想扳倒谁,我就参谁。”
原来如此!
裕王身份贵重,皇帝担心自己坐不稳龙椅,陆时就设法找到裕王的短,参上一把,裕王被圈。
国库空虚需要钱粮,陆时就狠查户部尚书的料,参上一把,抄家充公,国库丰盈。
原来,所谓的“直”,也有其尺,尺的一端刻着一个重重的字:利。
越是勇者,越需有谋。否则,天真的头脑,不堪一击。
司马迁为何受宫刑,就因他未明形势下,一通乱叭叭,结果,断了自个的子孙根。
天汉二年,李陵战败投降匈奴,汉武帝让司马迁谈几句自己的看法。这老兄一看,让谈想法对吧,咳咳,那我就来说几句。
皇帝你看啊,李陵这次这事吧,做得确实不咋滴,但他也真出于无奈啊,咱不能仅以此一役来断吧。李兄平时孝顺母亲,在士兵中又有威望,还讲信义,对国家那是更没得话说了......
司马老兄是叭啦痛快了,可他没注意到,汉武帝的脸,由黄转红,由红转白,最后黑了。皇帝一黑脸,后果定可知,这不,口舌是痛快了,可小弟弟就不那么痛快了。
回头看陆时,顶着个御史的帽子,刚开始还没站稳,他若一顿瞎参瞎谏,别说替恩师雪恨,自己的命恐怕早就搭进去了。他参的人,那都是他在心里权衡过无数次的。
皇帝想要谁倒,陆时一参一个准。几次官场地震,足以立起陆时的形,也足以稳住帝王的心。
直,只不过是一袭华丽丽的袍子,袍子下的心思与衡量,是无数个昼夜里的审时与度势。
当然,也正凭着这袭袍子,陆时达成了目标,他用26年的时光,替恩师一家要了个说法。
直得聪明,直得有技术含量,你的直,才有价值。
能让人轻易看到的,从来不是真相。真正的事实,大多需要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