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谈判,记者问毛主席能否打败老蒋,主席:你把蒋毛二字拆开看

川鹤史 2024-03-06 11:00:20

1945年,毛主席应蒋介石之约来到了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

在这次谈判期间,毛主席受到了重庆文艺界名流的邀请,在重庆进行了一次演讲。

演讲结束以后,现场有记者向毛主席问了一个问题:“如果这次国共谈判失败了,毛先生有没有信心在开战以后战胜蒋先生呢?”

记者提出的问题非常地刁钻,在场的人都一脸期待地看着毛主席,想要听听他会给出怎样的答复。

只听毛主席自信地说道:“你把蒋字和毛字拆开来看一看,就能知道我的答案了。”

那么,毛主席的回答究竟有怎样的深意?重庆谈判的始末又是怎样的呢?

和谈前夕

1945年的8月10日,日本即将投降的消息传入了重庆,历经14年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所有人都显得非常高兴。

在外敌被消灭以后,国内的矛盾一时间便凸显了起来,很多人都在关注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关系接下来会如何发展。

在这样的情况下,蒋介石率先出手了。

他在8月14日的时候便给毛主席发去了一封电报,以此来邀请毛主席前往重庆共商国家大事。

说是共商国家大事,但蒋介石的真正想法是什么,其实所有人都清楚。

毕竟,以蒋介石原本的作风来看,他从未将共产党当作自己的战友,反而一直将共产党视为敌人。

若不是之前发生了西安事变,国共两党想要合作一起抗日,恐怕也不会那么顺利。

换言之,当时蒋介石之所以会与共产党合作,是因为被逼无奈。而如今在日本战败的情况下,蒋介石无疑会将全部精力都放在“解决”共产党的事情上。

正是因为如此,蒋介石才会一边让人给毛主席发去电报,一边让国民党隐藏在延安的特务随时向他报告情况。

然而,蒋介石绝对不会想到,国民党在延安的联络站密码早已经被我党保安处获取,而这个联络站与重庆间的往来密电,也被我党成功地破译了。

因此,蒋介石发来邀请电报的真实意图,早就已经被毛主席通过情报部门知道了。

但是,毛主席并不打算打草惊蛇,在经过与其他党领导的商讨以后,毛主席决定将计就计,看看蒋介石接下来会如何出招。

在8月16日的时候,毛主席明确向国民党特务罗伯伦等人表示,自己现在没有去重庆的想法,等到蒋介石回复了朱德的电报以后,他再做打算。

朱老总的电报是毛主席以朱老总的名义发过去的,至于为何要发这封电报,还要从蒋介石发出的命令说起。

自从日本投降以后,朱老总便开始带领我党的部队向日军的驻地发起进攻,收复那些被日军占领的地区。

可蒋介石却立即发出了命令:让共产党的十八集团军原地不动,并要求伪军只接受国民党的收编。

蒋介石的此命令一出,我党的许多人士都认为他实在是欺人太甚,为了国民党的利益竟能发出如此无耻的命令。

要知道,共产党与国民党是有着同等受降权的,而在抗日战争中,共产党更是为了打败敌人而付出惨重的代价。

如今到了收获成果的时候,蒋介石却想踢掉共产党自己拿到所有的好处,我党如何会坐以待毙呢?

因此,毛主席才会以朱老总的名义给蒋介石发出一封电报,目的便是要让蒋介石撤回命令。

不久后,蒋介石得知自己的邀请电报并没有成功,便在20日这一天又发了一次邀请,让毛主席前往重庆。

在这次邀请中,蒋介石还指出不让中共受降是盟军总部规定的,并非他自己的意思。

不仅如此,蒋介石还特意将这次的邀请发到了报纸上,他想让更多的人民知道这件事情,逼迫毛主席不得不来到重庆。

对于蒋介石的第二次邀请,毛主席知道自己不能再无动于衷了,否则会让老百姓认为是我党不想要国家和平。

因此,毛主席决定让周总理先去重庆,而他自己去重庆一事,则是就此待定。

蒋介石得知是周总理要来重庆以后,内心便认定了毛主席是不敢来重庆了,于是便迅速发出了第三封邀请,颇有一些“三顾茅庐”的意味。

经过如此大的一番造势以后,蒋介石本以为大势已经在自己这边了,可令他大跌眼镜的是,这一次的邀请毛主席竟然答应了。

原来,在收到蒋介石的第三次邀请以后,毛主席立即召开了会议,他认为国民党目前有一定困难,所以和平是可能的,我党很需要这样一个时期来让全国人民知道我党的决心。

因此,毛主席在安排好中央工作以后,便向蒋介石发出了电报,告诉他自己准备随即赴渝。

8月28日,毛主席一行人顺利地来到了重庆,而为期43天的重庆谈判也正式开始。

陷入僵局的谈判

自从来到重庆以后,人民对毛主席的敬仰与热情,便来到了一个顶峰,这让蒋介石的心里很是不安。

在谈判前,蒋介石召来了国民党的要员商量对策,在会议上,他先提出了“政令、军令之统一”。

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只是个幌子,蒋介石之所以打着“统一”的旗号,不过是为了让共产党交出军队与解放区。

毛主席意料到蒋介石不会有和平民主的诚意,所以他决定来一个假戏真做,让全国人民当观众,看看谁才是真正地为人民着想。

在谈判开始以后,周总理等人便与国民党的代表张群等人展开了激烈的交锋,他们围绕着军队等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国民党之人认为共产党的部队只能保留12个师,其他的部队不应当保留。

但我方提出了将解放军部队编为16个军48个师的方案,因为我党知道,若是失去了枪杠子,那连谈判的资本都没有。

对于中共提出的方案,国民党等人纷纷进行了反驳,他们提出国民党已经还政于民,让中央军队变为了国家、人民的军队,那么中共为何要保持一党私有的军队呢?

当时国家尚未实施宪政,国民党仍然处于党治时期,因此中共代表王若飞用“中央军队实系国民党之军队”来反驳国民党。

而周总理也认为我党提出的多项建议都已是作出了让步,就是为了让问题解决,不可能再有多余的让步了。

就这样,我党一方与国民党迟迟争执不下,而整个谈判会场也呈现出了针锋相对的态势。

国民党的代表态度非常顽固,就是想让我党让出更多的利益,而我党始终坚持原则与其据理力争。

最终,毛主席与我党的其他人员协商,最终决定作出适当的让步,将中央军队缩编为20个师,并撤出广东等八个解放区,但华北四省应当由我党继续掌握。

面对我党的这次让步,国民党仍然不满意,他们提出中共掌握华北四省一事,是想要割据地盘。

面对国民党的咄咄逼人,我党代表王若飞忍无可忍,愤怒地表示:若国民党真如此认为的话,那不如将我党军队都消灭了。

一时之间,谈判桌上又一次陷入了僵局,这一次谈判再次无疾而终了。

草头将军蒋介石

在这一次谈判无疾而终以后,毛主席待在重庆与我党的其他干部商讨下一步应当如何进行。

在这商讨的几天时间里,重庆文艺界邀请毛主席进行了一次演讲,毛主席欣然答应了。

毛主席在演讲大会上进行了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讲,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对这次谈判的自信与诚意。

而在毛主席演讲结束以后,现场有一位记者向他问到:“毛先生,如果这次谈判失败了,接下来您有信心在国共大战中战胜蒋先生吗?”

对于记者的问题,毛主席先是卖了一个关子地说道:“你把蒋字与毛字这两个字拆开来看一看,就能知道我的答案了。”

记者对毛主席的这句话不明所以,毛主席便向记者指名了自己话中的意思。

蒋介石的“蒋”字,可以看成是“将”字加上一个草字头,所以蒋介石不过就是一个草头将军。

而毛主席的“毛”字,则是一个“反着的手”,这意味着,代表大多数中国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想要战胜国民党,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情。

毛主席向记者解释完以后,台下的大家都为他鼓起了掌,虽然毛主席没有直言,但他的话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那就是中国共产党并不害怕国民党,共产党一直以来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国内和平,为了老百姓的利益。

反观蒋介石,他却从始至终都只考虑国民党与他自己,无论是之前的与共产党暂时合作,还是这次的假意和谈,都是为了他能够独裁专政罢了。

以退为进达协定

事实证明,只有真正为了人民着想的中国共产党,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在毛主席等人于重庆的谈判陷入僵局之时,我党在谈判桌外的形势却有了巨大的转机。

原来,自从日军从东北退出以后,东北的大部分地区便出现了权力真空,此时的国民党军队还集中在南方,中共中央立即意识到了这是一个机会。

于是,刘少奇同志一边召开临时会议,让我党的部队以劳工的身份前往东北,一边向远在重庆的毛主席汇报了这个重大消息。

当得知从延安传来的消息以后,原本沉闷在谈判中的毛主席立即对谈判有了更多的信心。

他回电延安,同意了刘少奇同志力争东北的决策。

在这以后,中央的指示便迅速传达到了我党的部队与解放区之中,“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也被果断执行。

因为此时的重庆谈判,仍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我党便打算将新的战略方针与重庆谈判的局势结合起来,让国民党陷入政治上的被动。

随着我党战略方针的有序进行,主动权渐渐地归于我党的手中。

新四军军部在十月一日发表的《关于江南部队北撤事告全体民众书》一文,更是击破了国民党先前造谣的“我党不要和平”的谎言。

如此一来,此前我党承受的舆论与政治压力,便彻底被抛给了国民党。

迫于社会各界的压力,蒋介石最终还是作出了一些让步,与我党代表着十月十日的时候签订了“双十协定”。

在这一协定中,国民党同意“维持原状”,承认解放区的存在,而我党则是同意将军队缩编为20个师,并且要从江南的根据地撤离。

在“双十协定”签订以后,毛主席便在十月十一日的时候结束了重庆之行,返回延安。

蒋介石本想借着舆论的力量逼迫毛主席前来重庆,如此一来,他便能彻底掌握主动权。

可他没有想到,在与我党的谈判中,他所得到的好处并没有像自己预料中的那般大。

毛主席以“让出八个解放区”的条件,让蒋介石焦虑不安的心平静了下来。

但在毛主席看来,让出八个解放区,更加有利于击破国民党的内战阴谋。

如今国民党正在积极地进攻解放区,光是直接进攻解放区的军队,就已经多达80万人了。

再这样战斗下去,苦的都是人民,只有将南方的这些解放区让出,国民党才能放心地回到南京。

否则的话,蒋介石是无法安心的,毕竟南方的一些解放区,可以说就在蒋介石的卧榻之处。

只要这些解放区一天在共产党的手中,蒋介石无论如何都会来争夺,不如采取让步,将解放区让与国民党。

如此一来,国民党便没有其他理由可以“指责”共产党不想要和平,广大人民群众也能意识到:共产党是真正想要国家和平的。

若是接下来蒋介石想要撕毁和约与共产党开战,老百姓也不会站在他那一方。

事实证明毛主席的决定是正确的,蒋介石消灭共产党人的立场从未改变过,这次重庆谈判结束后不久,蒋介石就掀起了内战。

当然,胜利终究是属于一切为了人民的中国共产党的。

内战爆发后,共产党势如破竹地战胜了国民党,让国家与人民迎来了久违的和平。

结语

重庆谈判既见证了毛主席带领的共产党的格局与智慧,也让我们看到了蒋介石等人那颗看不起现实、不愿放下固执己见的偏执之心。

而共产党的最终胜利,也让我们知道了:只有站在人民一方才能取得胜利,而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也是历史的必然结果!

30 阅读:9962
评论列表
  • 曹操 12
    2024-04-05 20:03

    蒋介石确实就是一个草头将军,该遭千刀万刮的家伙。

  • 王者 11
    2024-04-06 16:28

    伟人的思想和机智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 2024-03-07 02:05

    好!!高明!

川鹤史

简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每天了解一些历史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