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有个6岁的儿子,在打压式教育中长大的我,正面对孩子的教育

欣然感感 2024-02-28 15:25:06

作为一个80后,我是在打压式教育中成长的一代,如今6岁的儿子上了小学,面对他的教育,我却不知该何去何从。当我用教育认知,想要打压逼着他向班上的孩子学习时,儿子崩溃后的一句话却让我破防了。

我告诉儿子:“妈妈希望你成为轩轩(班上成绩最好的孩子)。”为此,我逼着他阅读,做题,学英语,弹钢琴。儿子每天都在崩溃和修复中度过,最终爆发了,“妈妈,我不想成为轩轩,轩轩爱的是他妈妈,可我只爱你。”

以前面对他的哭闹,我会狠心地无视,继续着我认为他该做的事情,可当他哭着说出那句“妈妈,我只爱你”时,我突然不知道,我这样做是不是在爱他,一个在崩溃中哭着也在说爱妈妈的孩子。

▶ 在“别人家的孩子”中长大

我是在父母打压式教育中成长的,小时候,“别人家的孩子”似乎是一个优秀标签,那是一个永远被告知,你不如人家的存在。你不如人家懂事,不如人家学习好,不如人家长得漂亮,这些父母口中所有的”不如”,就是为了让我们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记得小时候,我妈常跟我说的一句话,“妈妈这样逼着你学习,是因为你长得不够漂亮,我们没有一个漂亮的外表,那就要有一个聪明的头脑,女孩子总要有一样要拿得出手。”

因此,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不是个漂亮的女孩,我努力的学习,最终考上了重点大学,研究生出国留学,回国后工作不错,定居上海。结婚,生子,也成为了家里亲戚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可内心的自卑成为了一道疤,可以克服却难以根除。那就是我不漂亮。曾经我以为,就像妈妈说的,不漂亮是可以用学习好来代替的,可事实并非如此。

即使从小到大,我的成绩一直不错,可的内心从来都是自卑的。因为“不漂亮”,我总是喜欢低着头走路,说话不习惯正视别人的眼睛,在一些人多的场合总是削弱自己的存在感等,所有的这些,不是因为不喜欢,而是内心的害怕,害怕人家觉得自己不漂亮。

很多时候,父母口中对孩子说的“你不如”,他们内心没有恶意,无非是想孩子变的更好,可是“更好”却没完没了,你今天不如张三,等你赶上张三时,他们会说你不如李四,等你赶上李四时,后面还有你不如的更多人,在他们眼中,你永远都不好或者不够好,为了那句“还是我家孩子好”,你用尽全力,拼尽一生或许也得不到那句肯定。

曾经的我为了“不漂亮”,在后来的人生里,付出了太多去克服。它就像一种天生刻在骨子的东西,让你不自觉的自卑。学生时代的各种论文答辩,我除了要做好论文外,还要时刻暗示自己看教授的眼睛,不要躲闪。

工作后,定期的工作汇报,即使工作完成的很好,依然暗示看领导的眼睛,注意眼神交流,不要躲闪。就连和老公第一次约会,我选衣服都选了好久,就怕他会觉得我不好看。甚至我后来做了领导,有时候面试新人时,也会有眼光躲闪的时候。

我相信我妈在说“我不漂亮”时,毫无恶意,不过是找个理由,希望我好好学习,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她也不会想到,那就是一个魔咒,始终套着我,想要去除掉,很难很难。

▶ 经验来源于经历,会被不自觉地拿出来使用

如今我的儿子6岁了,上了小学。虽然我曾经发誓,我绝不让我的孩子像要一样,我要把他养的自信,阳光。可就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我却总是无意识地对他进行打压式教育。

轩轩是班上一个很优秀的孩子,我希望儿子能像人家一样,为此我还想向轩轩妈妈取经,如何安排孩子的学习和教育。我曾经发誓,我绝不打压我的孩子。可真的到了教育孩子的时候,打压式教育就会被我不自觉地拿出来使用。

事后,他不开心,我也不开心。我反思过后会给他道歉。可没过多久,又会是那样。儿子也在我道歉和逼迫中,一次次崩溃和矛盾。可他比我好的一点是,他告诉我,他不是轩轩,也不想成为轩轩,轩轩爱的是他妈妈,可他知道我。

我听到他说那样的话,很难形容出那是一种什么感觉,矛盾,愧疚,欣喜,意外。我在他这个年龄,都没有意识还能说出这样的话,甚至我也会想,当时我如果说出那句话,我妈妈会是什么反应。

如果说曾经的求学,工作中我需要克服打压式教育对我的影响,那我现在在育儿的过程中,也依然要克服。比起以往,这对我来说,是个更难的课题。需要从零开始学习,没有经验,没有经历,关键是决定着我孩子的未来。

他爱我,可我不想像我的妈妈爱我一样,去爱他。我希望我的爱能让他轻松,开心,能鼓励他进步,成为一个阳光自信的孩子。很难,至少对我是,却又不得不面对的人生新课题。

▶ 很多时候,孩子比父母更希望成为“别人家孩子”

我曾经在国外上学时,合租的一个女孩,她优秀且自信,而且她什么时候都会和妈妈说,即使看向了那个男生,又想换男友,或者新任的那个教授很帅,很有才或者很烂,很无趣,这些事情都会和她妈妈分享。

每次,母女俩还会八卦,妈妈会告诉她一些交友恋爱中,女孩子需要注意的事情,和她一起吐槽某个人,可是这些并没有妨碍她很优秀,她很自信。从我认识她的那一刻,我都就开始羡慕她,现在依然如此。

她也不是惊艳的美女,可她从小没有容貌焦虑,她从来不觉得自信会和长相有关。我们同岁,在不同的教育模式中长大,各自的教育就像基因一样刻进了骨子里,长大后,成为了不同的样子。

我妈第一次见到她,那时候我们还在念研究生,她又开始了那一套。你看人家多么落落大方,你看人家多么健谈,你看人家知识面有多广,什么话题都能接得住。

我当时心里不舒服,却无法用语言形容。直到近来遇到儿子的时候,我想我当时的感受就是,我想跟我妈说:“如果室友在你心里时别人家的孩子,那我比你更想自己能成她,无关优秀,无关待人接物大方与否,只关乎我也想要她那样的妈妈。”

很多时候,父母想要一个“别人家孩子”的时候,孩子有何尝不想要一个“别人家妈妈”呢?或许,孩子比你更想自己成为别人家的孩子。至少,很多年里,我是这样的一种心理状态。

因此,当我说出,他不想成为轩轩,他只爱我时,我顿时觉得好幸福,他现在还只爱我,只想我做她的妈妈。我已经记不得,我6岁的时候,对妈妈的情感是什么?也是只想让她做我的妈妈吗?

不记得了,后来的记忆里就是,在她打压式教育下,我努力想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到后来,我想有一个别人家的妈妈。

▶ 结语

孩子的教育是个很难的课题,千人千面,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独有人格,也都有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

每种教育方式都有它们自己的优劣性,相信打压式教育也是。或许没有我妈当初对我说的无数个“你不如,你不漂亮”,也不会有我今天不错的工作和安逸富足的生活,可心里留下的那道疤也是真的。

可一味的鼓励式教育,就一定好吗?人一定是需要被肯定的,可如果一无是处,又何来肯定呢?

什么样的教育是完美的呢?我更是不知道,不过有一点应该很重要,那就是走进孩子的心里,同时允许孩子走进你的心里。接受他的平凡,肯定他的优秀,是孩子和父母,是朋友,可以像闺蜜一样说着心中秘密,可以想兄弟一样用男人的视角去解决问题。

很难,但应该是好的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在学习这个人生新课题,去经营我人生的一个大项目,儿子。大家都有什么好的教育经验呢,一起探讨一下,共同学习!

0 阅读:34

欣然感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