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博士突然自杀去世:微笑型抑郁症可能会带走你身边的鲜活生命

安汐谈情感 2024-03-12 05:28:37

本文字数约:5869 字

阅读时间约:8 分钟

本文章节:

01、医学博士得了“微笑型抑郁症”,突然自杀离世

02、这种凶险而隐蔽的抑郁症,往往就在每个人身边

03、自杀悲剧频发,精神心理卫生从业人员急需自我反省

张凯,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日,年仅30岁的中山大学法医博士张凯因为抑郁症自杀去世,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

有的网友说,越优秀的人,感受到的压力越大,优秀人才的心理健康问题急需得到重视。

还有的网友感到命运弄人,说这位博士真是太不幸了,本来前途一片光明,人也很积极善良,却偏偏被抑郁症找上门来,这个病的病因不明,真是令人难以防范。

部分网友还关注他所学的专业,认为他敢选法医学,还考到了博士,经常接触生离死别、案件现场和尸检,他的心理素质应该比大部分人都更强大才是,怎么会患上抑郁症自杀呢?

其实,上面这些网友的不解,都跟张凯所得的抑郁症类型有关——微笑型抑郁症。

他一直在压抑、掩盖自己的真实感受,甚至很可能从没跟人说过自己的痛苦经历和心情。

所以当他自杀离世时,他身边的人、网友们、甚至他的父母都非常震惊。他们无法得知背后的真相,只能从一些表面的角度去理解,比如抑郁症病因不明、成绩好的孩子反而心理脆弱等等。这样的解读并不利于大众了解、预防“微笑型抑郁症”。

01、医学博士得了“微笑型抑郁症”,突然自杀离世

根据张凯好友发布的消息,张凯是家中独子,从小成绩优异,是父母的骄傲。他高考发挥出色,成为了中山大学5年制的医学本科生,后来又在中大攻读2年医学博士,28岁就拿到了博士学位。

跟很多同龄人相比,他在成绩和学历上的优秀可以说是遥遥领先。

根据他好友说,张凯跟高中老同学们相处得很好,一起有说有笑,留下了不少欢乐的合照,照片里的张凯笑得非常开心。

前年,他的一名朋友分手了,陷入失落情绪,张凯还安慰说没关系,自己开心最重要。他的朋友在网上写道:“你说你一边读博一边实验,每天都会接触很多的死亡现场,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你忘了吗?”

谁都没想到,那个曾经鼓励别人要开心、要活着的人,最后却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不过,这名好友也说,张凯平时话不多,想来应该有很多压力没有告诉朋友,也很少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

除此之外,关于张凯的成长经历、原生家庭背景和性格等,网络上没有更多的信息。他具体究竟遭遇过什么事,我们不得而知。

但从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抑郁症的发生发展不是无缘无故的,它的主要根源不是遗传,也不是所谓的大脑神经递质浓度异常,而是患者后天经历了叠加性心理创伤,以及不断自我否定所导致的。

张凯肯定在成长经历中遭受过叠加性心理创伤,有可能主要来自原生家庭中的负面因素,也有可能来自于校园经历、互联网、社会等等。他长期遭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而当他的学历越来越高,表现得越来越优秀之后,他自己也会给自己施加更大压力,要求自己达到家人、师长、同学和朋友的期待,甚至要求自己对得起大众对“博士生”的要求和期待。

所以,从某个程度上看,越是优秀的人,在客观上确实会承受越多的关注和期待,或者说是压力。

如果这部分人没有掌握精准精神心理学知识,不懂得科学、理性地面对这些压力,没找到适合自己的健康解压方式,更没养成宠辱不惊的心态的话,他们确实更有可能被心理压力压垮,出现精神心理问题。

张凯罹患抑郁症的病因还有一个特殊性,来自于他所选的专业——法医学。

网友说,这个专业不是普通人敢学的,因为经常要直面冰冷的尸体、血淋淋的案发现场,令人恐惧;选择这个专业的人,一般都是胆子特别大的、心理素质特别好的。

其实,这个理解不完全对。很多选择这个专业的学生,不一定是因为心理素质强,而有可能是受到一些影视剧的影响,对此感到好奇。有的则可能是觉得当时没有更好的其它选择,所以选了法医。

也就是说,不是所有法医系的学生、或者法医职业人士都能在一开始就完全适应这个学科的内容和实习环境。即使是内心再强大的人,刚开始直面生死、尸体时,也会或多或少受到一些心理冲击,需要一些时间和方法来自我调整。

如果他们能够相对理性、积极地看待这个专业、工作,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区分开来,形成一定的心理隔离,那他们往往就能适应这个专业或职业。这部分人群是比较理想的法医。

可有些法医或法医职业人士可能遭受过叠加性心理创伤,共情能力比较强,当他们在法医工作中接触到一些负性案件,尤其是一些死者的遭遇时,这有可能会激活他们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引起强烈的负性情绪,然后形成新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如果这个新的心理创伤比较大,甚至可能达到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地步,个体会持续地、非常地痛苦。

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法医群体更容易存在精神心理隐患,他们的工伤不仅是躯体器质性上的,更是精神心理上的,相关部门要给予重视。

一些从事调查报道的记者群体也存在着这个风险,他们经常接触到社会和人性的阴暗面,如果部分记者的共情能力很强,以往遭受过一些叠加性心理创伤,他们在采访负性事件中就有可能出现情绪波动,形成新的叠加性心理创伤,逐渐出现比较敏感多疑的偏执型人格异常。如果所采访的事件特别悲惨、恶劣的话,记者甚至可能出现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

那张凯一开始为什么选择法医学?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内心并不是真正的强大,也并不能很好地应对这个专业带来的心理冲击。

他读博、做实验时接触的一些案件和负性信息,极有可能激活了他过去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内心逐渐感到压抑、悲观、绝望。

他能够鼓励朋友“自己开心和活着最重要”,但这有可能只是朋友间表达关心的安慰,他自己并不能真正理解活着的积极意义,尤其是自己的人生意义。

很多人心里压抑了、不开心了,会找朋友说,找兄弟姐妹说,找父母说,或者自己找一些方式释放压力,比如运动、煲剧、旅游、甚至打游戏等等。

但张凯很可能缺乏这些积极的方式。他的父母没能真正走进他的内心,他不愿意跟父母倾诉心声。

他跟朋友相处时话也不多。朋友都觉得他是中大的博士,是前途光明的高材生,那么优秀和厉害的人,能有啥困扰?朋友没有意识到他也有痛苦的一面。像导师、工作领导、亲戚中的长辈这些人,他更加没法去倾诉了。

不仅如此,张凯甚至不愿意将内心的低落、压抑表露出来。这是他罹患“微笑型抑郁症”的最大特征。

他有意识地掩盖自己的真实感受,他知道自己在别人眼中的优秀、积极形象,这个多年来的完美形象给了他很大的压力,他不愿意袒露自己无助的一面。

他可能也意识到法医专业并不适合自己,对自己精神心理造成了冲击,甚至每次看到案发现场都感到恐惧和痛苦。可他认为自己背负着家人和导师的期待,都读到博士了,如果此时放弃,会让很多人失望,他自己也会对自己感到失望。

所以,他哪怕活得很痛苦,读得很吃力,也一直在假装若无其事地强撑着,完成导师给他的任务。他不主动找人倾诉,也不及时释放压力,甚至极有可能没有积极求医治病。他身边极有可能没有人知道他早就出现了严重的抑郁症症状。

他的心理压力和叠加性心理创伤不断累积,最后在强烈的负性情绪下陷入了极端的负性思维,认为自己只有死亡才能结束这样的痛苦,选择了轻生。

02、这种凶险而隐蔽的抑郁症,往往就在每个人身边

过去,大众对抑郁症是否是一种病有争议。不少人觉得抑郁症患者只是“玻璃心”“矫情”,甚至可能是装的,根本不是什么病。

随着抑郁症知识的普及,现在社会上大部分人都知道抑郁症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精神心理障碍。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躯体疾病,但它确实是一种病症,患者无法自控地出现情绪症状。

应该说,社会大众对抑郁症的认识水平是明显有进步的。不过,现在有另一个问题日益凸显:

大众对抑郁症患者有刻板印象,认为他们都会表现得痛苦失落、悲观消极、唉声叹气、以泪洗面的,都是没法正常生活的。

如果个体表面上没有这些症状,大众就会认为这个人没有抑郁症,甚至觉得“TA怎么可能会抑郁?”,他们认为肯定有其它原因,甚至选择相信网络上的阴谋论。

去年7月,一代歌后李玟自杀离世,不仅震惊了乐坛,也震惊了全国人民。李玟一直表现得热情似火、活力四射、积极乐观,怎么可能会得抑郁症?

李玟,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李玟的姐姐在网上发声,说妹妹已经罹患抑郁症多年,最后自杀不治身亡,这又是板上钉钉的事实。李玟死后,她生前的一些语音也陆续流传出来,大众才知道她的笑容背后,原来有那么多难以言说的痛苦和压抑。

可以说,李玟自杀身亡,令很多大众意识到原来真的有“微笑型抑郁症”这回事。上文提到的中大法医博士张凯自杀离世,再次证实了“微笑型抑郁症”的存在和凶险!

而且,可能他的很多朋友、老师、同学、甚至家人,在此之前都不知道“微笑型抑郁症”是什么,就算知道可能也没当回事。

直到张凯去世,他们才亲身体会到“微笑型抑郁症”原来就在自己的身边,悄无声息地带走了一条他们都认识的鲜活生命!

这样的悲剧其实经常上演,甚至可能每天都发生。张凯就曾跟导师做过一个调查,对广东东莞2010年至2013年的所有自杀案例进行法医学分析,发现4年间有1000人自杀身亡,数字惊人。

很多大学、中学都有学生跳楼轻生,老师、同学和死者的父母都感到无比震惊,难以接受,也给老师们和学校领导带来很大压力。这些轻生者其实多数属于“微笑型抑郁症”患者。只不过大部分这样的事件都没被报道出来,像“成都49中学生自杀身亡”那样能得到极大关注的,是极少数。

“微笑型抑郁症”真的急需得到大众的重视,相关的科学知识急需得到传播!

为什么现在的“微笑型抑郁症”似乎越来越多?一方面仍有病耻感的因素,这些患者不愿意、也不敢就医,害怕别人会用有色眼光看待自己。他们甚至不愿承认自己的精神心理出现了问题。

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信息的发达,精神科专家、心理专家在这些患者心目中的权威性已经大大下降。很多青少年、年轻人知道自己如果去就诊,大概会经历什么流程,医生会怎么问诊、作出什么诊断,甚至大夫大概会开什么药,他们都知道。

即使家人带他们去就诊,或者去看心理医生,如果他们想伪装,完全可以蒙混过关,精神科专家或者心理专家从表面上根本看不出来。

而且,这些精神科大夫和心理专家所说的话,可能根本没能说到他们的心坎儿上,他们觉得这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更加不想表露出真实情绪了。

03、自杀悲剧频发,精神心理卫生从业人员急需自我反省

看到张凯的悲剧时,我想到了前不久也因抑郁症自杀离世的诗人牛涛。

今年1月24日,诗人、音乐人牛涛因抑郁症发作而去世,年仅30岁。他除了在诗歌、音乐创作方面小有名气,他还是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教育学硕士、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非常出色。

牛涛,图片来源于网络

牛涛罹患抑郁症多年,他还写过这方面的自白,求医多年都未能真正康复。也就是说,他的父母、亲近的朋友、甚至关注他的读者和网友都知道他是抑郁症患者。

可是,他一直坚持创作,获得各种奖项,出现在公众场合时也显得稳重平和,面带微笑,跟常人无异。知道他罹患抑郁症的人,都以为他在专业的治疗下病情稳定,虽然偶然有些抑郁情绪,但谁都没想到他竟会突然离世。

从这个角度来看,牛涛其实是“微笑型抑郁症”的另一个类型,精神科临床中有很多患者有类似情况。他们就医过、确诊过,也接受过不少治疗,病情反反复复,但一直未能真正康复。

可他们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很正常,甚至积极乐观、微笑示人,如果他们不说,别人根本看不出来他们是抑郁症患者。

有的患者暗自决定自杀时,甚至会对父母、医生、护士极力隐瞒,刻意作出理性、积极的样子,让身边人误以为自己病情好转了。当身边人放松警惕时,他们就趁机采取行动去自杀,成功率很高!

上文的法医博士张凯去世,可能有的精神心理从业人员会说这是他自己没有积极求医,把责任推给患者。

但牛涛早就确诊抑郁症,他父亲带着他求医十多年,他还是没真正康复,这就不能把责任都归咎于患者了。

甚至可以说,牛涛的死亡,是对主流精神科、主流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极大讽刺!是对精神卫生从业人员敲响的一记警钟!

广大精神心理卫生从业人员一定要不断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

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微笑型抑郁症”,这样的患者即使来到精神科大夫面前,为什么会没有诊查出来?为什么对抑郁症病因的解读还是停留在生物学层面?更重要的是,要反思为什么主流的抑郁症治疗方法仍然低效,没法让患者高效康复!

从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法医博士张凯和诗人牛涛罹患抑郁症的根源都不是遗传,也不是大脑神经递质浓度异常,而是他们遭受了叠加性心理创伤,不断地自我否定。

如果能深入到他们的内隐记忆层面,修复主要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引导他们学会综合性归因模式,让他们的父母深刻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他们能够真正、快速地康复。

但是,我们也要反思我们的不足。张凯和牛涛都在广州生活,却很可能并不知道我们,也极有可能不知道抑郁症的真正根源,这说明我们在精准精神心理学知识的科普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

如果他们能了解到我们的文章、视频,即使没有来就诊,没有接受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但他们也能拓宽认知边界,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和精神心理问题有更理性的认知。

因为我们在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中发现,很多患者之所以无法摆脱患病状态,这跟他们无法突破所处的“信息茧房”、缺乏跨学科的人生规划有一定关系。

比如,牛涛和张凯虽然是高级知识分子,但他们对于抑郁症的认识未必是与时俱进的。他们认为这个病没法真正治愈了,一辈子都要活在痛苦当中。

他们对自己的经历、职业、甚至所取得的成绩有很多扭曲的、负性的认知,并不断接触相关的负性信息,认为自己的人生没有意义。

可如果他们能跳出这种认知,甚至进行跨学科的整合,很可能就可以发现自己人生的积极意义,更好地走向康复。

比如法医博士张凯,他接触到很多案件,自杀的、他杀的都有。如果他能结合精准精神心理学,对死者和犯罪者的心理过程、成长经历中的负性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一些家庭教育中的“雷区”和经验,这对于社会有很大的意义。

他甚至会超越国内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因为李玫瑾教授主要是从外显记忆层面去理解犯罪者的行为的,用的是传统的心理学,未能触及真正的心理根源。

至于牛涛,他在文学、音乐上的创作才能是他的优势。如果他能结合精准精神心理学,创造出更打动人心的作品,传播更加积极、理性的人生态度,这也意义非凡。

曾经有一个大学生患者。他挂科很严重,学不进去,非常悲观,觉得自己肯定拿不到毕业证了,这辈子也要完蛋了。

他母亲是我的校友,2018年,她专门约我的时间跟她和儿子见了一面。那天下午,我、他和他妈妈坐在星巴克谈了2个小时,详细地跟他分析他的问题本质上是什么,是怎么来的,可以怎么解决,还对他的人生规划提了一些建议。

本来我还想建议他接受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高效解决学习障碍的问题,可没想到他回家之后很快就找回了学习状态,自信也慢慢恢复了,最后顺利从大学毕业,现在工作表现也很好。

他妈妈感慨,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他没有接受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但他的认知提升了,认知边界打破了,跳出了“信息茧房”,心中也豁然开朗了,成功地实现了自我调整。

希望一个又一个“微笑型抑郁症”的悲剧能够令大众、尤其是父母警醒。别等到这类悲剧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时,才后悔莫及! 

1 阅读:1272
评论列表
  • 2024-03-13 10:20

    求医十多年不能康复,那是心理“医生”的水平问题。

  • 2024-03-13 12:31

    听说初中毕业的人很少有抑郁症

安汐谈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