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大影展上演了一出出"黑屏"闹剧,从侯孝贤到徐克,从《小丑2》到《青蛇》,一批经典电影正遭受史无前例的"阉割"。更让人无语的是,观众似乎已经对这种情况习以为常。这片曾经充满激情的银幕土地,正在变得越来越荒芜。
影院里的暗箱操作
电影院里放映的《小丑2》成了一部"无头无尾"的烂片。连一个普通的亲吻镜头都要被剪得干干净净。连续8次的法官锤被压缩成了1次。这些生硬的删减让整个故事变得支离破碎。
经典也难逃魔爪
在福建平潭的IM两岸青年影展现场,工作人员不得不提前通知观众:"待会儿会有黑屏,请不要慌张。" 这种提醒让人感到一阵荒谬。侯孝贤的《恋恋风尘》在一场放映中出现了三次人为黑屏。
删减已成常态
广州"光影羊城影展"上,《黑炮事件》和《站着啰,别趴下》这样的国产经典也未能幸免。教堂场景被删,准生证相关内容被剪。甚至连年年都在电视上重播的徐克《青蛇》,竹林产子的画面也被一删到底。
观众正在流失
数据显示,今年国庆档观影人次仅有5209万,比2023年少了1000多万,比2021年更是少了2000多万。这个数字背后反映的是观众对电影院的失望。
短视频化的侵蚀
现在的电影越来越向短视频靠拢。当观众在电影院和手机上看到的内容没有太大区别时,谁还会花时间和金钱走进电影院?
评论环境的恶化
电影评论已经沦为了贴标签的游戏。"拉踩"、"屁股歪了"、"夹带私货"、"政治不正确"、"媚男"、"女拳"这些词汇充斥着评论区。
"以前我们不是这样的。在80年代的中国电影界,创作者们还在追求独特的作者性。他们尊重艺术,勇于尝试。"
西影往事
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吴天明曾经说过:
"就算影片极富争议性也毫不反对,这也是西影需要去做的事情。如果社会上有难以解决的问题,那就放到电影里表现出来,不要忽略这些问题,当作不存在。"
现实很残酷
现在的主流价值观似乎在说:电影就是娱乐工具。它的艺术价值被严重低估,它的社会价值被完全忽视。
电影给过我们太多震撼和感动。它告诉我们什么是活着,也告诉我们为什么要活着。这样的艺术形式,值得我们继续坚守。
国内电影市场的未来会怎样?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参考信息来源:《多部影片惨遭删减?徐克侯孝贤也难逃黑屏,国内院线又倒退20年!》--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