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着悠久深远的祭祀文化,祭祀文化不仅仅表达了古人对于逝者的哀思,体现了古人对于生命的尊重,同时,祭祀文化还能增加整个家族的凝聚力,叮嘱人们不忘记本源。传统节日清明节即将到来,清明节和中元节是古人祭拜祖先的重要节日,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对于清明祭拜祖先,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习俗,当然,有的应该遵守,而有的则应该合理的摒弃,这样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
俗话,也称为“俗语”,是属于古语的范畴,它往往取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涉及的范围和领域非常之广泛。自然也有留下一些关于祭祀文化的俗语,例如今天要讲的这句——“女婿莫上坟,上坟辱先人”,这句俗话流传甚广,了解和听到过的人也有很多,那么,这句古语有没有道理呢?为何说女婿上坟,就是有辱先人呢?
首先,得明确一个立场,既看待古人留下了的俗话,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古人所处环境中去思考,不能通过今人的上帝视角去一味地批判。古人之所以说“女婿上坟,有辱先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是有一定依据的:
第一、古人通过姓氏,来表示血脉的传承,在上古时期是女性氏族社会,而封建时期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男性氏族社会。男性才是家族血脉传承的主体,于此同时,人们通过父系血脉的远近,来规定亲疏关系,而女婿则是没有血脉粘连的外姓人。
扫墓祭祖是本家的事情,自然而然,如果外姓人参与,则显得不合乎礼法。
第二、众所周知,古代是男尊女卑的社会,女孩出嫁后,按照古代的礼教,她已经成为了夫家的人,生是夫家人,死是夫家鬼,最后女子老去,也只能安葬在夫家。女孩子一旦出嫁后,便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她们不能干涉娘家的事情,清明扫墓时,只能跟随丈夫祭拜娘家的坟墓,自然,女婿也不应该出现在其妻子娘家的扫墓现场。
第三、古人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人非常注重自家血脉的传承,而且主要看中的是“男丁”、而不是“女丁”,通过《红楼梦》便可看出,即使到了清朝,扫墓祭拜上坟,也是由家族中的男丁负责的,如果出现女婿上坟,则不就是意味着家族中没有男丁,断了香火嘛!而且女婿不去祭拜自家的坟,则不就是意味着女婿家族衰落到无坟可拜了嘛!
总而言之,在古人眼中,女婿上坟不仅仅会受到周围人的嘲笑,同时也被认为是不好的预兆。
其次、只有一种情况,才能出现女婿上坟的情形,即然女子娘家没有男丁,或者女子娘家中的男丁英年早逝,断了香火,一般这种情况下,古人会通过“赘婿”的方式解决,既女婿是以入赘的方式迎娶媳妇。值得注意的是,在古代,赘婿是一项比较复杂,有着诸多讲究的仪式,一旦赘婿后,女婿则成为了妻子的娘家人,与自己的本家断绝关系,继承妻子娘家的香火,这时候女婿便可祭拜妻子娘家的坟墓了。
最后,这句俗话还受用吗?答案是不受用了,这句俗话包含了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属于糟粕,现在是男女平等的社会,而且为逝者上坟的初衷,是表达后人的一份心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应该打破不必要的陈规,不能让其成为枷锁。
可见,古人留下的俗话,是具有其时代烙印的,对此,要采取辩证的态度看待并传承,让其与时俱进,焕发新生。
什么鬼?还有一句话说“女婿半个儿。”现在又说这种鬼话。
胡说八道,什么年代了还叨叨这些老封建,应封杀[好生气]
时代在进步很多的旧俗都不适用了!我就问一下人家独生女的怎么办?
我不讲究这个,什么女婿不能去上岳父母的坟,氛围好孙婿都上,多年来都是平安无事。
我这种观念的地方,肯定重男轻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