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受毛主席10次接见,还被毛主席写进文章,78年被免除所有职务

史海任我行 2024-10-14 11:34:02

1959年的国庆节,在天安门城楼观礼台上,出现了一位打扮很是特别的人。只见此人年约四十上下,上身穿一件黑色对襟褂子,下身穿一件黑色土布裤子,脚上又是照例一双黑色土布鞋,再配上他憨厚淳朴又拘谨的笑容,一看便知是出身乡野的农民。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这人来自河北遵化西铺村,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因为身材高大显眼,穿着又极其朴素陈旧,因此,在准备走上观礼台的时候,这位农民犯了难,他欲行又止。

他看到身边的人们个个衣着考究,再看看自己,愈发觉得灰头土脸,自惭形秽起来,于是,悄悄找到周总理,小声道:“总理,您看我这身打扮,就别让我参加观礼了吧?”

看着他一脸紧张局促,周总理露出了和蔼的笑容,轻轻抬起右手,用宽大温暖的手掌拍了拍他结实有力的肩膀,和颜悦色道:“你代表的是农民,就应该这样!”

不知怎的,周总理也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对他说了一句宽慰的话,却让他顿时就无比自信起来。

一刹那间,原先在他眼里还是穿不出门的黑衣黑裤土布鞋,忽然就如同军功章一般,在他的身上散发出无限光芒来。

带着这份周总理给予的自信,他自豪兴奋地跟随着众人的脚步,一步一步缓缓走上观礼台。

在观礼台上,他见到了身材高大魁梧的毛主席。当毛主席的目光落到他所在的位置,他感觉自己已经兴奋激动到了极点,他眼含热泪,对着毛主席看了又看,拼命鼓掌。

盛大的观礼仪式结束后,他没有想到,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招待会上,他的座位竟然和毛主席、刘少奇的座位相邻。看着毛主席和外国元首们侃侃而谈,谈笑风生,那一刻,他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无以言表。

这位来自河北农村的普通农民,不但被邀请到天安门观礼,还和毛主席坐在一起,并且在1957年至1969年间,曾先后10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两次被毛主席设家宴邀请,还被毛主席写进文章里,认为他“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

这位传奇的农民,名叫王国藩。

“三条驴腿”

1919年出生于河北遵化的王国藩,早年间曾参加过当地抗日武装,于1941年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解放后,王国藩一直在家乡务农,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如果没有在广大农村兴起办互助合作社的热潮,王国藩或许会在家乡的土地上,本本分分默默无闻当一辈子农民。

可是,当互助合作运动的东风吹到河北乡村的时候,党员出身的王国藩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自1950年开始,大规模的土改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两年后,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已顺利圆满完成了土改工作,3亿中国农民无偿分得了7亿亩土地。

这其中,自然也包括王国藩所在的遵化西铺村,延续了两千年之久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被彻底消灭。

按说,无偿获得了土地,这应该是数千年来,对于农民而言,是天下第一件大好事。然而,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土地的农民们却高兴不起来,对于王国藩所在的西铺村的村民来说,尤其如此。

因为,刚刚经历过1949年的水灾,村民们即使手中有土地,也仍然不得不再次走上外出讨饭的悲剧命运。

得知这一情况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广大农民,遵化县更在1951年初,专门派人到西铺村,向他们传达党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试行草案)》。自此,互助合作运动的大幕在西铺村正式开启。

原来,党中央知道农民们虽然都已经分配到了土地,但是,在扩大生产方面,因为资金匮乏,面临种种难题。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毛主席高瞻远瞩,关心农民,要求有关部门将广大农民组织发动起来,走互助合作的农业生产之路。

正是在这一政策背景下,1951年的春天,遵化县工作人员才来到了西铺村。

西铺村是一个拥有145户人家的小山村,全村被分成了11个互助合作社,王国藩所在的合作社,有23户贫农社员,230亩土地,可是,除了“三条驴腿”,啥也没有,根本无法从事农业生产,更别提增产增收了。

为什么叫“三条驴腿”呢?原来在土地革命时期,上级给村里分配了一头驴,可是,这头驴的使用权却不是完全属于他们的合作社,而是四分之三属于入社人,另外四分之一属于未入社人。

因为对这头驴有四分之三的使用权,王国藩所在的合作社就被大家戏称为“三条驴腿”穷棒 子社。

偏偏,党员出身的王国藩被大家推选为合作社负责人。

对于这样一个出了名的穷棒 子社,所有人都不看好,大家甚至直接断言道:“一帮吃救济粮,领救济寒衣的穷棒 子凑到一块儿,早晚得穷散了”。

听到这话,驴脾气上来的王国藩,却偏偏不信这个邪。

摘掉穷帽子

在其位,谋其政。身上有一份职责,就要有一份担当。抱定了这样朴实思想的王国藩,开始思考合作社的出路与发展。

王国藩深深明白,要从事农业生产,就必须要有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而这一切的获得,需要资金。

为了解决资金匮乏的难题,王国藩带着全社19名青壮劳动力,冒着凛冽的寒风,沿着陡峭的山路,步行至位于西铺村三十里外的迁西县王寺峪一带,在深深密林里砍柴卖钱。

这一砍,就是数月之久,人人不辞辛劳,起早贪黑,冒着风霜雪雨,不叫苦不叫累,谁也不退缩,最终靠着肩挑手拿,硬生生砍下4万多斤山柴,卖了430元钱。

有了这430元的合作社启动资金,王国藩给合作社买来了一辆铁轮车、一头牛、一头驴、一头骡子、十九只羊和部分农具。

有了这些生产生活家当,看着活蹦乱跳的羊群,勤勤恳恳耕地的牛,还有拉东拉西的驴和骡子,王国藩的心里静静升起了希望。

他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摘掉合作社的穷帽子,让社员们都过上吃饱穿暖的好日子。

为了开源节流,王国藩给合作社定下了勤俭经营、量力而行、优先发展生产的工作方针。到1953年秋天,合作社夜以继日的辛劳,终于换来了丰硕的劳动果实。

这一年,合作社的粮食亩产127公斤,平均每户分得的粮食达700多公斤,现金达190多元,公共积累资金达2400多元,比单干时增加收入达60%,直接突破了整个西铺村历史上的粮食生产和经济增长最高值,震惊了整个西铺村的村民。

曾经断言合作社一定会“穷散了”的村民们,开始纷纷要求加入王国藩的合作社。都是乡里乡亲的,王国藩当然会乐呵呵地满口答应下来。

这样,原先二十来户的合作社,一下子就发展到83户之多,耕地也由原先的230亩扩大至930亩。原先被大伙儿嘲笑的穷棒 子社,也有了又正式又响亮的名字,叫“西四十铺建明初级农林牧生产合作社”。

有了这一年的大丰收,又有了新社员的大批加入,王国藩的干劲更足了,广大社员们跟着王国藩,更是觉得日子越过越有盼头,越过,心里越舒坦。

大家明显感觉到,幸福的日子已经在不远处,向他们招手了,他们只要再轻轻迈几步,就能尽情采摘幸福的甘果了。

1954年秋,在这瓜果飘香人欢笑的忙人又喜人的季节,建明合作社再一次迎来了大丰收。

这一次,可不仅仅是粮食大丰收,而是农林牧副各业都迎来了大丰收,合作社的社员更是由上一年的83户再次增加至148户,耕地更是扩大至1900多亩,实现了全村合作化。

一时间,建明合作社成了远近闻名的合作社,成了合作化运动的一面鲜明的旗帜。

10次接见

当远在北京的毛主席听说了王国藩合作社取得的巨大成绩和感人故事后,高兴极了,也感慨万分,他说:“遵化县的合作化运动,有一个王国藩的合作社,23户贫农只有3条驴腿,被人称为穷棒 子社。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在三年时间内,从山上取来了大批生产资料,使得有些参观的人感动得下泪,我看这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

有了毛主席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王国藩的建明合作社,一下子就全国出名了。

为了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全国各地都以王国藩的合作社为学习对象,大办合作社,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一时之间,全国各地,到处呈现出一幅热气腾腾的喜人劳动景象。

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这本书中,毛主席再次提笔写道:“我看这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难道六万万穷棒 子不能在几十年内,由于自己的努力,变成一个社会主义的又富又强的国家吗?”

1955年,王国藩的建明合作社集体经济收入达5.26万元,比1953年增长了6.7 倍,充分体现了毛主席倡导发起的合作化运动的优越。

头脑灵活的王国藩,在带领大家种植粮食之余,还办起了加工厂,专门用于各种农副产品的加工出售,合作社社员们的增收渠道又大大拓展了。大家的口袋富了,腰杆也挺直了,说起话办起事来,更有底气,更觉扬眉吐气了。

就这样,名气越来越大的西铺村,成了全国示范村,连国外的考察团,都亲赴河北遵化考察,亲眼见证这一奇迹。王国藩也成了全国的名人。

1957年,王国藩被评为全国首届农业劳动模范。

1959年4月3日,《河北日报》大篇幅介绍了王国藩的先进事迹。其后,《河北日报》还特别刊载了毛主席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书中写到的有关王国藩合作社的按语和重要论述。

也就是在这一年的国庆节,王国藩受到邀请,登上了天安门,和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一道,观看阅兵式。

那一刻,身着朴素衣衫的王国藩激动极了。那一天,他记了一辈子。

此后,在二届全国人大、党的九大、十大等重要会议上,毛主席曾先后接见王国藩达10次之多,8次和毛主席亲切握手。

提及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和毛主席亲切握手,王国藩倍感自豪,一生铭记。

“在我国几亿农民中,要说最幸运的人,我数得上其中一个。自从50年代以后,我曾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曾当面聆听过他老人家的谆谆教诲。宗宗往事,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1960年,王国藩当选人民代表,自1967年走上领导岗位之后,王国藩先后当选中央委员、遵化县委第一书记等职。

王国藩记得,九届一中全会召开期间,他按照姓氏笔画顺序坐在第一排,毛主席刚走进会场,一眼就看到了他,亲切幽默地笑着说道:“吆,姓王的全都来了!”还特意指着王国藩,问道:“你今年多大了?”

“报告主席,我今年50了。”

“五十五,出山虎,五十岁还很年轻嘛。”

1973年,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那是王国藩最后一次见到毛主席。王国藩记得,这一天,当毛主席到达会场时,主动伸出手来,和他热情握手。

后来,大家告诉他,毛主席这一天只和两个人握了手,一个就是他,这是要暗示他,社会主义建设要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

在毛主席的眼里心里,王国藩是农业发展的带头人,是农业发展的主心骨,是代表着国家的形象。

让人颇为遗憾的是,犯了错误的王国藩,在1978年,被免去了一切职务,再次做回了农民。

好在,一向对农村热土怀有深深眷恋之情的王国藩,穿上黑布鞋,扛上锄头,他一样和乡亲们谈笑风生干活去。不管是当官还是被免职,他从未脱离过基层,脱离过农村,因此,回到乡村,他亦不觉得有什么不同。

进入八十年代,王国藩在县水利局工作,每个月有40多元的工资,直到退休。

结语

不大的院落,半旧的房子。院子当中,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笑容满面地站在一株高大的梨树下。

正是盛夏时节,满树结满了黄澄澄的梨子。梨树下的老人,高高的个子,上身着黑色对襟褂子,下身着黑色土布裤子,足上一双黑布鞋。看到有客人推门而入,他笑着走上前迎接。

这是1991年6月间,一名特意前来拜访王国藩的记者,在西铺村见到的朴实无华的农民王国藩。

彼时,王国藩已经从水利局退休,闲来无事,最爱头戴灰蓝色帽子,扛上一把锄头,就去菜园里锄草去。

提及毛主席和周总理,老人总有说不完的话。每天早上,王国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把一条长凳擦拭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因为那条长凳,是周总理来西铺村看望他时,曾经坐过的。说到毛主席的恩情,情到深处,王国藩潸然泪下。

提及当年大办合作社的历史,王国藩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将“勤俭办社”的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1 阅读:205

史海任我行

简介:每一段历史都该被铭记,我要做的就是让历史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