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燕旧事之燕国兴衰:燕国人的君主们,是一群低调的守卫者!

海叔说 2023-07-19 19:44:47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朝阳是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城市,和许多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都有一定的关系,其中与朝阳的关系最密切的就是燕国了。这是因为经过考古学家在朝阳市境内发现了许多燕国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存,比如说春秋时期的青铜短剑墓,燕国先王使用过的“燕侯盂”、 燕长城,燕国时期的冶铁遗址等都是燕国统治过朝阳的有力物证。

春秋战国时期的朝阳人在燕国的统治下,过着不算富有但是还算幸福的生活。和秦国比较歧视商人不同,燕国人对于商人没有那么排斥。春秋战国时期,燕王们赋予了大小城市军事和商业双重功能,戎人来袭时,燕国军人在城市里作战;和平的时候,燕国百姓们拿着货币在集市上购买各种产品。苏秦曾经说过,在燕国的集市上,人们可以买到好吃的板栗和红枣,梅子等果品。事实上,燕国的农副产品远远不止这些。想买粮食,燕国的农民们就会花上几个月的时间种植出稻粮菽麦薯稷这些作物来。想吃肉,燕国牧业发达,燕国北部的草原上奔跑着成群的牛羊。想吃鱼吃盐,燕国东部就是渤海,那里的渔业盐业十分发达。朝阳在那个时候处在辽西地区,燕国的辽西郡以酿酒闻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朝阳人就过着没事整两盅的日子了。

虽然其他六国总是说燕国是苦寒之地,但是朝阳的冬天才是最幸福的。春秋战国时期,燕国手工业发达,人们可以穿着牛皮、羊皮制成的皮衣,除此之外,燕国人还可以在附近的戎狄朋友手中买到野兽的皮毛,换句话说,早在千百年前,燕国的有钱人就穿上貂了。家家有火锅的场景最早是在燕国出现的,考古学家曾经在北京发现一只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火锅,而北京在春秋战国时期正归燕王统治。燕国贵族们吃着青铜火锅里涮出的牛羊肉片,平民百姓则用着陶土烧制的火锅涮着一些低廉的食材。想象一下,在燕北的大雪中,燕国从上到下都吃着火锅,喝着酒,身上穿着皮毛制成的冬衣,没有战争,没有天灾,那样的场景多么平安喜乐。

可惜的是,这样一个燕国却身处在那样一个纷争的时代,强则强,弱则亡。阅读完太史公的整篇燕召公世家,我们会失落地发现,历代燕国君主都没有以傲视他国为燕国的发展目标,他们的目的大多是为了自保,拓土,或者复仇。如果说秦王们是天生的政治家,那么燕国的国君们更像是普通的军事贵族,只要不亡国,绝对不和人死拼。所以在政治权谋上,他们确实比不上其他国家的君主。但是,对于百姓们来说,每一位燕王都能称得上是好王。

在许多历史典籍中,燕国给人们的印象都是弱小,战斗力低。就连太史公也说,燕国能存在八九百年是因为祖先召公庇佑。这种想法十分片面,现在许多人认为有战功的君主才是好君主,能吞并其他国家建立新朝代的君主才是好君主,有政治权谋的君主才是好君主,这是典型的唯功业论,这是建立在统治阶级基础上的历史观。一个好的统治者他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保国利民。自古以来,主战派都是被人们赞美的,好像只要我先发起战争就一定能胜利一样,有谁想过打输了之后,人民的痛苦。即使打赢了,为了快速恢复国家实力,百姓们也要过一段时间苦日子。

燕国国君不是不喜欢军事,燕国有自己的兵制,有军事据点,有自己抵御外侮的长城。在历代燕侯的大墓中,出土的大多是武器。然而,除了为拓土扩张灭掉的蓟国和自己卷入纷争之中的孤竹国之外,燕国却很少主动灭其他的国家。灭掉一些少数民族,多半也是为了自保,维护中原的稳定。燕国周围少数民族居多,为了自保,燕国的兵力多半都投入到了消灭其他少数民族中。作为维护汉族统治的屏障,其他六国对燕国的态度大多数都是保护,吞燕等于自掘坟墓,保护燕国反而对自己有利。即使是虎狼秦国,对燕国的处理方案也都是利用,而非灭国。因为燕国一直以来都是以自保为主,燕国的人才也是以守土为荣,而非欺压他国。

从史料中,我们发现燕国的军事实力忽高忽低。这是因为燕国擅长的战阵和其他国家不同。根据我的推测,燕国的军队应该是以骑兵为主。燕国立国之初打不赢山戎,是因为燕国的骑兵种不发达。后来,燕国的牧业发达起来,有了自己的战马,于是燕国就操练起了自己的骑兵。这是它后来能连续歼灭东胡等少数民族部落的原因。后来乐毅操练的辽东坚兵应该是重骑兵,所以能克制齐国的步兵。这是燕国几次出现兴盛迹象的原因。但是骑兵并非没有克星。燕国的军队不擅长突击战和远征。田单的火牛阵能打败燕军,靠的是火器对骑兵的克制。秦国军队最后打败了赵军和燕军,靠的是先进的远程兵器。燕国吃的几次败仗,多半是被突袭或者是因为长途跋涉。有趣的是,燕国末期出现的两大职业刺客和间者正好一个擅长突袭,一个擅长跋涉。

燕国历史上真正能被称得上是昏君的,我认为只有两人:燕王哙和燕王喜。他们一个听信谗言,胡乱禅让,导致国家陷入了内乱。一个听信秦王的连横之言,胡乱记仇,沦为了秦国借刀屠戮赵国的工具,致使热衷抗秦的太子丹贸然刺秦,国家彻底被灭。都是应该被唾骂的。除此之外,剩下的统治者多半都已经尽到了国君应尽的义务。最起码,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燕国的大多数百姓们都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不用像秦国百姓一样担心被挖鼻子砍脚。(燕国也有刑徒,但是多半都是去官营陶窑服刑,还可以回家团聚。秦国的刑徒被灭口率太高了)。

燕国的统治者中,也有几个比较拔尖的,比如说任用乐毅,成功反击齐国,任用秦开,抵制东胡的昭王;容忍苏秦和自己的母亲私通,鼓励苏秦合纵的易王;重用苏秦合纵保燕的燕国后文公夫妇等。(史书上对苏秦的年龄记载有偏差,对嫁入燕国的两位秦国公主的记载也有混淆。燕国易后被记载成了孝公的妹妹,后文公夫人却是惠文王的女儿,有点不符合常理。所以这两位燕国的王后到底谁跟苏秦私通了还需要历史考证)。他们都对燕国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燕国统治者们崇尚水德,喜欢蓝色,他们的行政作风也多半以安静祥和为主,就好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虽然他们并不能算是出色的政治家,但是他们庇佑了燕国百姓的平安,避免了中原人民被少数民族侵略。哪怕史学家们说他们无能,平民百姓怒其不争又怎么样呢,只要百姓安居乐业,统治者做天下第七也没啥不好。易水悲歌后,秦皇嬴政确实统一了天下,可是秦皇死后留下的有好多骂名啊。这些早已埋葬在青铜短剑墓中的燕国的王侯将相们与他相比,至少还获得了后人的悲悯。三燕旧事系列虽然就这样结束了,但是在下周的文章中,我将为大家带来一个新的系列,继续和大家一起品读小国的历史。

0 阅读:22

海叔说

简介:出版作品《轻松读三国》、《戒定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