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秦始皇,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否定他扫平六合、一统天下的功绩。提起郑庄公,我们则会依稀想起他是齐桓公之前的春秋小霸,曾用箭射中周天子,让天下诸侯从此轻视周室,间接导致了后来的春秋争霸、战国纷争。如果只是这样的话,秦始皇和郑庄公这两个相差五六百年的人应该是没多少联系的,真要说的话,也不过是秦始皇终结了由郑庄公间接导致的东周纷乱。但仔细对比二人的一生的话,我们却能够惊讶地发现,两人居然有一段极其相似的经历——先囚禁母亲,后改正错误,接回母亲,然后称霸群雄。
郑庄公囚禁母亲的故事就是有名的“黄泉之誓”,在解决完自己弟弟共叔段的叛乱后,郑庄公把自己的生母武姜囚禁到颍地,还发誓说“不及黄泉,永不相见”。而五百年后,秦始皇也因为嫪毐之乱做了相似的事情,把“协助”嫪毐发动叛乱的母亲软禁了起来。人可以处于不同的时代,却会有如此默契的共识,多半跟其成长的环境有关。郑庄公小的时候名叫寤生,在宫中不受母亲姜氏的宠爱,姜氏处处都在偏袒弟弟共叔段。而秦始皇出生在赵国邯郸,年少时的生活更可谓是险象环生,若非吕不韦的帮扶,秦始皇连同其可怜的君父多半就死在赵国了。
再仔细挖掘一下的话,我们恐怕更可以发现,连二人所遭遇的叛乱都有点相似。共叔段的叛乱其实一直就在郑庄公的掌握之中,最后看时机成熟后,他故意以朝觐周天子为由,引发了共叔段的叛乱,进而施展雷霆一击。秦始皇的做法也与此类似,虽然他早就知道自己的母亲与嫪毐私通了,但之前他一直隐忍不发。后来,为了让嫪毐肆无忌惮地发动叛乱,他也是找了一个理由离开了国都咸阳。之后,当嫪毐有恃无恐地发动叛乱后,他立刻行动,“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攻毐,战咸阳,斩首数百”,最终让“毐等败走”。
最后还不得不提的就是他们犯下了囚禁母亲的大错之后的事情。对郑庄公来说,他遇到了颍地封人颍考叔,在颍考叔的机智劝谏下,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自己以后想要称霸的事业不利时,在被唤起思念母亲的感情后,他立刻采纳了颍考叔“掘地及泉”的建议,迎回了自己的母亲。而对秦始皇来说呢,《史记》的记载相对简单,但大致意思就是,有个叫茅焦的齐国人,对当时还是秦王的秦始皇说:“秦方以天下为事,而大王有迁母太后之名,恐诸侯闻之,由此倍秦也。”这即是说中原人推崇的是尊尊亲亲,作为国君基本的道德就是要有孝道。意识到这个不利影响后,志在一统天下的秦始皇立刻“迎太后于雍而入咸阳,复居甘泉宫”。
对比了秦始皇和郑庄公这么多的相似经历后,不由得我们不怀疑,这究竟是一个人干的事情,还是两个人干的事情?如果真的是一个人干的事情的话,那么又是谁被黑了呢?是秦始皇吗?如果是秦始皇被黑了,那么黑他的人,究竟是秦汉之际的六国后裔呢,还是撰写《史记》的太史公呢?这是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